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质学   28篇
  2021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论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矿床成因的氦氩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矿床围岩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揭示,蚀变围岩中存在锂元素的高浓集异常,相对于上地壳值(20×10-6)平均富集系数为14.55;在成矿早阶段(主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中,Li+的含量占阳离子总量的20%以上;在假定锂的丰度同地壳一致的前提下,前人依据白秧坪铜钴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中He和Ar同位素值,得出成矿流体中有幔源氦加入的结论。但由于核反应6Li(n,α)3He的存在,其3He/4He值异常于正常地壳值的原因是由于矿区存在锂的元素高浓集。故笔者认为,尚无确切证据推断白秧坪铜钴矿床成矿流体中及成矿过程中有幔源氦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是我国钢铁生产加工的重要区域,其铁矿石需求一直是该地区钢铁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S"形预测法,在中国粗钢供需预测基础上,参照该地区粗钢产量的全国占比和生铁粗钢比,重点测算了河北省生铁产量和铁矿石需求量,进而预测未来京津冀地区的铁矿石需求量.预测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京津冀地区的铁矿石需求量分别...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来,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一带一路"地区地质条件、资源禀赋特征,以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前期基础,提出了创新地学领域合作机制、地学合作填图、合作开展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利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共建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创新地学人才培养机制等合作构想,以期推进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实现"一带一路"能源及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共赢,共享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日本海外矿产资源获取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争夺激烈的今天, 日本海外矿产资源获取能力依然惊人, 这与其获取机制密不可分。日本从政府、矿产资源机构和企业着手, 通过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巩固海外矿产资源供应链。宏观维度,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海外矿产资源获取计划。中观维度, 建立实施政府战略的操作机构, 即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和国际协力银行。微观维度, 以日本最大石油公司, 新日石油为例, 实证分析日本企业海外矿产资源获取内部机制及获取途径。本文通过借鉴上述日本海外矿产资源获取的先进经验, 提出了关于我国在海外资源获取战略、拓宽投融资渠道及提高组织机构运作效率等方面全面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以及生活五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轨迹, 探讨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分析, 运用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预测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35%。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是未来中国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最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产业是镍最大的消费领域,对全球镍消费趋势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逐渐发展,动力电池对镍需求也逐渐得到重视,该领域的镍消费普遍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镍消费领域.本文通过对镍需求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不锈钢及电动汽车领域等重要部门的镍需求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镍需求将由2019年243万t增长至2030年445万t,其中不锈钢领域仍为其第一大消费领域,电池领域上升为第二大消费领域;通过梳理全球镍资源情况及供应开发情况,认为由于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镍矿供需形势紧张状态将有所缓解,但随着未来疫情好转,未来几年内镍仍将处于供需紧张状态;此外,通过梳理镍供应链条,本文认为市场对硫酸镍以及硫化镍矿需求未来有望持续增长,这对镍盐价格将形成有力支撑,对推动全球红土镍矿湿法产能建设也将形成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在增强,矿产资源领域的博弈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阵地,美国出台了危机矿产政策,欧盟出台了危机原材料政策.就战略性矿产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多数相关研究往往过度重视清单厘定方法和清单中包含哪些矿种,忽视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动因和采取的措施;二是将美国的危机矿产理解为关键矿产,错误判断了美国危机矿产的战略意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国外战略性矿产的定位、定义、厘定过程、政策,我国矿产资源形势、我国战略性矿产厘定原则建议、我国战略性矿产厘定的思路建议,以及国内外战略性矿产厘定的共性及差异性,做一些个人的探讨,供矿产资源领域的研究者、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其慎 《地质与勘探》2018,54(6):1091-1098
从进口集中度、进口来源国稳定性、运输通道风险和进口量占世界比例四个指标入手,构建了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2000年至2017年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过去17年,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整体呈不断增长趋势。通过分析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不断提高的原因,研判未来中国海外石油供应风险趋势,提出了提高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对策建议:一是努力提高核能、太阳能、水电、风能等新能源供应比例,力争到2030年将石油消费量控制在总能源消费的13%以内;二是全力保障中东石油供应安全,持续推进中俄石油资源合作,巩固、提升中亚石油资源供应能力,加强与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的石油合作;三是平衡多渠道来源,到2025年,力争进口来源实现中东1/4,俄罗斯及中亚1/4,美洲1/4,非洲及东南亚等地1/4,真正实现中国石油资源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全球矿产资源供应受到较大影响,由于资源供应节点众多,风险因素复杂多变,亟需从产运供应链角度,开展矿产资源供应基地、供应节点、供应链的综合研究.本文立足于全球视野,在长期从事全球矿产资源的风险评价和对策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矿产资源供应链概念、内涵和评价方法,从空间上追溯矿产品从生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