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张良  李广伟  郑小礼  安平  陈兵宇 《岩石学报》2016,32(8):2465-2476
胶东金成矿省目前已探明黄金资源储量超过4000t,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容矿的单金成矿省之一。三山岛金矿床位于该金成矿省西北部,是产于早白垩世郭家岭型花岗中的世界级金矿床。锆石U-Pb数据表明该矿床内赋矿围岩郭家岭花岗岩侵位于~128Ma,其后郭家岭花岗岩快速冷却并普遍经历了亚固态韧性变形。已有绢云母Rb-Sr数据表明,该矿床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和脆性变形发生于约117Ma。本次获取的1件~99Ma白云母~(40)Ar/~(39)Ar年龄揭示了主期成矿后一期微弱的构造-流体活动。4件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中相对较老的单颗粒锆石年龄组分90±10Ma说明,该矿床大致于该时间段冷却至锆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240±50℃。13件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布于69.8±7.2Ma~46.1±4.8Ma之间;8件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集中于13.1±0.2~12.3±0.2μm,并且呈单峰型略带负偏态的分布,说明该矿床大致于70~50Ma单调缓慢冷却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125~60℃。最终,该矿床缓慢冷却剥露至现今近地表温度。相对缓慢的成矿后冷却和剥蚀以及新近深部钻探成果说明,三山岛及其周缘金矿床主断裂下盘脆性变形和热液蚀变作用叠加部位成矿潜力巨大,为有利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2.
Vertic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is a promising device to extract energy from ocean curr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turbine is the connecting arm, which can bring abou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pan of the turbine blade, herein we call it 3D effect. However, so far the effect is rarely reported in the research, moreover,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3D numerical model of the turbine with the connecting arm was developed by using FLUENT software compiling the UDF (User Defined Function) comm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pan of blade with the connecting arm model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without the connecting arm. To facilitate the validation of numerical model,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NACA aerofoil connecting arm and circle section connecting arm.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rbine with NACA0012 connecting arm has the best start-up performance which is 0.346 m/s and the peak point of power conversion coefficient is around 0.33. A further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and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aerofoil and thickness of connecting arm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n the power conversion coefficient of the vertic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滇西户撒盆地煤田资料二次开发利用,文章首次提出"潜在储铀层"的概念,即煤田等勘探钻孔测井资料中自然伽马值显示高于50γ(或3.5PA/kg或150API或12.6纳库(n·C)/Kg·小时)时所对应的砂岩、砾岩层,并筛查出主要赋存在新近系芒棒组一至三段的潜在储铀层40层。自然伽马异常等厚图与等值线图指示盆地北东部姐来-小寨地区、中部曼统-曼燕地区、南西部帕董-老汪寨地区可作为首选钻探验证靶区,验证孔当优先部署在以上区域。芒棒组一、二段因赋存的潜在储铀层数量多、伽马异常厚度较大、伽马异常值高,赋矿潜力大,可作为重点验证层位。  相似文献   
34.
通过剖析接收机内部信息流,明确了GNSS授权接收机中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各类信息及相应的部件,结合当前国内外芯片破解技术的进展,归纳出了GNSS授权接收机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性能评估方法,为授权接收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5.
镇江市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研制及雨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镇江市1980—2013年连续34 a的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数据审核处理建立暴雨统计样本。对镇江市近34 a的暴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存在较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具备开展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研制的必要。基于此,采用年最大值法展开修订,基于皮尔逊III型分布确定概率曲线并进行参数推求,研制了镇江市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在此基础上,开展镇江市短历时暴雨雨型设计研究。统计发现:短历时暴雨以单峰型分布为主,其雨峰位置大部分出现在整个暴雨过程的前半段。进而采用芝加哥法雨型进行雨型设计,确定雨峰位置系数,得到镇江市短历时暴雨的雨型设计过程,短历时暴雨的瞬时雨强最高达5.9 mm/min,过程累计降水最高达105 mm。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介绍了在湖南某矿山建立GPS控制网过程中,通过修改中央子午线的方法,解决了在GPS控制测量中忽略投影改正的问题,从而使老资料与新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7.
民乐-山丹地震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青藏块体北缘地区2001~2003年GPS水平运动资料和1988—2003年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改进的负位错模型及断层形变应变强度比一时变曲线,研究了与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Ms6.1,Ms5.8地震孕育有关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异常。分析表明,在昆仑山Ms8.1大震引起的大区域形变调整-短期松弛-开始恢复的背景下,民乐-山丹地震震源位于可能反映应变能积累加速的块体边界压性锁定段之间的剪应力强度增强段北侧;距震中最近的石灰窑口跨断层短水准流动场地在震前3个月呈现显著应变强度比异常,而震前10余天至数月内整个监测区异常个数、震前3个月相对近源区异常集中与局部增强均是对这两次地震的某种预示。  相似文献   
38.
张晓亮  江在森  陈兵  王琪  张希 《中国地震》2005,21(4):463-468
本文提出的将拟准检定法与DDA正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区域活动块体的划分,改善了观测资料缺乏区域的活动块体划分结果,为完整地研究区域活动块体运动变形提供了一种思路。另外,以川滇地区为实例,对该方法的具体实施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9.
川滇地区现今块体水平运动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川滇地区1991,1999和2001年GPS测量数据,利用DDA正分析基本原理,结合现有的地质资料,对该地区近年来的水平构造运动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川滇地区水平运动整体速率在1999~2001年期间明显减弱;川滇决体主压应变以顺时针旋转为主,方向为SE—SEE;其南部是运动变形相对剧烈、易于积累能量的区域;未来一两年内,该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不会太高。  相似文献   
40.
总结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前的地壳形变异常特征,研究了跨断层形变异常及其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地震发生了隆起区边缘的形变高梯度带上,有明显的地形变前兆,说明大面积地形与断层形为观测相结合对一些较大地震作出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