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40篇 |
免费 | 1587篇 |
国内免费 | 11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53篇 |
大气科学 | 999篇 |
地球物理 | 1160篇 |
地质学 | 3555篇 |
海洋学 | 1019篇 |
天文学 | 56篇 |
综合类 | 558篇 |
自然地理 | 7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2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211篇 |
2019年 | 235篇 |
2018年 | 260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214篇 |
2015年 | 214篇 |
2014年 | 317篇 |
2013年 | 253篇 |
2012年 | 263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292篇 |
2008年 | 271篇 |
2007年 | 282篇 |
2006年 | 254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233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254篇 |
1999年 | 233篇 |
1998年 | 265篇 |
1997年 | 256篇 |
1996年 | 275篇 |
1995年 | 238篇 |
1994年 | 215篇 |
1993年 | 214篇 |
1992年 | 211篇 |
1991年 | 186篇 |
1990年 | 159篇 |
1989年 | 116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59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55篇 |
1982年 | 59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20篇 |
1976年 | 8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赤道不稳定波对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道不稳定波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存在于热带东太平洋赤道附近, 通常于每年的春末夏初出现, 以约0.6 m/s速度向西传播, 波周期为20~40天左右, 波长约为1000~2000 km.本文利用一个全球高分辨率海气耦合模式对赤道不稳定波在赤道附近的热量输送进行分析, 表明赤道不稳定波产生指向赤道的热通量, 从而部分抵消了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由Ekman辐散和温度平流导致的强冷却效应, 维持热带地区的热量平衡.其对赤道冷舌区的增暖作用可以消除和减弱气候模式中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系统性冷偏差, 能使冷舌的强度和分布得到合理的改善, 对气候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潜在贡献.赤道不稳定波还可以改变赤道海洋上空低层大气层结稳定度, 导致近地层强的风场辐合辐散, 并进一步影响大气混合层的温度、 风场等气象要素.模拟分析结果还表明, 赤道不稳定波对大气强迫产生二次响应, 改变赤道上空逆温层的垂直位移和逆温强度.研究赤道不稳定波对热带海洋气候及其海气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共识,正在积极制订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这对解决"农村空关房"问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3.
1983年英国学者库柏来中国讲授零通量面方法,并开始了中国学者的有关实验研究。笔者认为,现在还未彻底搞清楚土壤水分运行机制的前提下,确认零通量面理论,只能是人为的简化的数学推导。而且在实验中忽略了闭塞空气的胀缩作用;忽略了水平流对垂直流的影响;用负压计测定的土壤水分势,无法判定土壤水分(重力水、毛管水、汽态水、植物根系中的导管水和筛管水等)的运行方向。因而零通量面理论并没有得到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94.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岗上石榴石橄榄岩岩体: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卫星孔(CCSD-PP3钻孔)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大陆科学钻探在江苏岗上超镁铁岩体上打了一个卫星孔(CCSD-PP3),孔深705m,穿透428m厚超镁铁岩体,其下主要为不同类型片麻岩及少量榴辉岩。该岩体产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面积1370×700m,上覆约10m厚第四纪盖层。岩心柱可以粗分为4段,370m上部超镁铁岩,50m片麻岩夹榴辉岩,60m下部超镁铁岩,225m片麻岩类。榴辉岩夹在片麻岩中,片麻岩有正、副之分。榴辉岩石榴石中发现柯石英假象,表明岩石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镁铁岩主要岩性为纯橄岩和含石榴石纯橄岩,含石榴石纯橄岩出现3层,总厚度仅90m,与不舍石榴石的纯橄岩无截然界线。岩相学研究观测到石榴石中保留橄榄石、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等超高压变质之前的矿物组合,以及退变质矿物替代石榴石的现象。岩石化学成分总体变化小,SiO242.17-44.79,平均43.78;MgO46.35-48.98,平均47.42,Mg#值(=Mg/(Mg Fe)×100)为91.89-92.75,平均92.4,属于高Mg型;Al2O3和CaO丰度低,分别为0.66-0.27,平均0.43,和0,01-0.35,平均0.13;REE总量较原始地幔亏损,但LREE相对HREE富集。结合矿物组合特征,说明这套岩石属亏损型,但可能经历了流体热液的改造;纯橄岩和含石榴石纯橄岩成分的一致型,说明后者是前者经变质改造形成。SHRIMPU-Pb定年测得含石榴石纯榄岩中锆石存在两组年龄,超高压变质阶段新形成的锆石时代为240±2.7Ma,核部残留岩浆锆石给出726±56Mao前者与区域上超高压变质年龄十分吻合,后者与大别-苏鲁区域上新元古代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位时代。岗上超镁铁岩体可能记录了早期侵位到地壳,在陆陆俯冲碰撞阶段被俯冲岩片带入到柯石英形成深度,以及随岩片折返到地表的整个历史。 相似文献
95.
96.
基于GTP的地下工程与围岩一体化真三维空间构模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针对地下工程开挖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真三维建模要求,在广义三棱柱(GTP)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采用E—GTP模型来构建地下工程开挖体的真三维模型。通过与其围岩地质体的G—GTP模型的耦合,实现了基于GTP的工程开挖体与围岩地质体的一体化建模。该模型将地下三维空间实体抽象为点、线、面、体四类对象,通过结点、TIN边、侧边、TIN面、侧面和GTP体元共6个基本几何元素进行统一表达。该文重点讨论了E—GTP的建模原理与方法,并介绍了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一体化空间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97.
武当地区构造格架及其对矿产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认为,该地区地壳结构极其复杂,表现为由近南北向地幔变异带,隆-滑构造和NWW向大型线性构造带交切而成的“立交桥”式三维构造格架特点。提出地幔变异带控制银金,多金属和稀土矿带的展布,NWW向大型线型构造带与近SN向构造带的迭加或复合形成的弧形构造控制矿田的分布,顺层滑脱变形带及叠加褶皱控制矿床的产布。 相似文献
98.
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与《国际年代地层表》(2015/01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精确定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并制作"国际年代地层表",为国际地学研究提供共同语言。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承担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信息服务之职能,尤其是"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更新与发布。"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更新主要源于几方面的因素:有新的年代地层单位被正式确立,各级年代地层单位有新的划分方案被认可,或是获得了新的地质年龄数据等。自2013年起,"国际年代地层表"每年至少更新一次,以反映国际年代地层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地层学者长期积极参与国际年代地层研究工作,并认真开展"国际年代地层表"的引进和汉译工作。在本文中同时发布了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2015/01版)的中文版。 相似文献
99.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response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system to the spontaneous precipit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egetation and the atmosphere on multiple scales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based on measured data of the ecological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n the Ordas Plateau of north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biomass and the energy use efficiency of photosynthesis ar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strong and complex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vegetation and the atmosphere on multiple scales leading to supernormal thermal heterogeneity of the underlying surface, the strong vortex movement and turbulence. This study can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the influenc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s well as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It also aids in improving the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of turbulent fluxes of a heterogeneous underlying surface for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 climate models.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