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破坏烃量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演化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晚加里东构造运动造成了志留系油藏的严重破坏.早期成藏规模及后期破坏烃量的大小是关系志留系油气勘探前景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体积法,在确定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及原油演化为沥青的恢复系数后,计算了形成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古油藏破坏烃量(86.30×108t).有效沥青砂岩厚度主要采用岩心观察、物性测定、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及定量颗粒荧光(QGF)指数等方法,通过对沥青砂岩中的"黑砂"与"白砂"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白砂"没有油气进入或进入的油气量很少;在大量志留系不同源原油、沥青物性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假定原油形成沥青过程中非烃和沥青质不变的原则,获得了原油形成沥青的恢复系数.计算结果更科学和接近实际,比前人计算结果量小,预示志留系具有更大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含氮化合物咔唑类探讨塔中、塔北地区在第一期成藏时志留系油气藏的烃类的运移方向, 为建立古油藏成藏模式, 预测原生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研究表明, 塔中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向西南—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志留系, 然后沿不整合面或顺储层从北西向南东和从北东向南西2个方向向志留系在塔中地区的尖灭线附近运移.塔北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也主要来自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首先向北西方向进入塔北隆起的志留系, 然后在志留系储层内或不整合面沿上倾方向继续向北西方向运移进入圈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油气地球化学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地,概括性地论述了目前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理论研究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包括非常规油气藏地球化学,油藏地球化学和天然气地球化学三个方面,其中,在非常规油气藏部分又分陆相低熟油气地球化学,高-过成熟油气地球化学(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生成)和煤成油气地球化学三个部分讨论。  相似文献   
14.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major oil-gas-bearing basins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basins in tectonic setting, age, litholog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feature and potential were also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Lieiliang Mountains-Dalou Mountains as the boundary, source rocks in the East basins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ree NNE-trend subsiding belts, and those in the West basin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Qilian Mountains. They are mainly NWW trending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basin groups.  相似文献   
15.
大港油田奥陶系原油金刚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港油田孔古3井奥陶系原油的研究,首次发现该原油含丰富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并有较高的成熟度指标,表明油藏具有后期奥陶系二次生烃产物的充填。原油中完整的正构烷烃分布也证明了油藏存在后期充填。即孔古3井重油是奥陶系原生油藏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遭受次生改造,再经后期深埋熟化并充填有奥陶系高戏类而形成的多期次充填的复合成因的原油。  相似文献   
16.
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支链烷烃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含有丰富的支链烷烃化合的,特别是高碳数单甲基高位取代支链烷烃,主要反映了该套酸盐岩的蓝菌类生物质输入。  相似文献   
17.
石油运移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油运移研究的新方法刘洛夫毛东风(石油大学北京昌平102200)关键词咔唑类化合物石油运移石油含氮化合物的研究已从单一的石油化工领域延拓到石油勘探领域,这是石油含氮化合物研究的重大进展。近年来,国外学者〔1〕成功地应用中性吡咯含氮化合物中的咔唑类来...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群5井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群5井原油芳香烃化合物的详细分析研究,认为该井油藏的均一性好,油藏各部位的油气有相同的来源。该井原油成熟度高,被认为来自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海相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生油岩。原油经过长距离的运移在下石炭统巴楚组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地震资料等详细研究了黄骅坳陷歧北凹陷沙三段底之下的层序0的古构造发育特征并对该套地层进行油气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20.
无机盐类对干酪根生烃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岩石热解评价仪(Rock-Eval)和热解气相色谱仪(Py-GC),对采自东营凹陷和松辽盆地的烃源岩干酪根进行了热模拟实验,探讨了地层水中所存在的无机盐类对生烃过程的影响,求得了不同盐类作用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无机盐类对干酪根的热解生烃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氯化盐类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催化作用,其他盐类表现出正的催化作用。这种催化作用是通过降低热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或提高反应的频率因子而表现出来的。最后,对无机盐类的催化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电子诱导效应理论可以初步解释无机盐类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