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南山区某铁路隧道口上部广泛分布着高位危岩体,对下部隧道建(构)造物具有严重的威胁.采用Rockfall Analyst软件对该隧道上部五类不同尺寸的高位危岩体进行三维运动轨迹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研究区的高位危岩落石具有弹跳高度大、速度快、冲击能量高的特点;弹跳高度、运动速度与危岩落石的质量无关,冲击能量大小与落石质量...  相似文献   
92.
新时期城市群理论内涵的再认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体城市本身的规模属性,而是越来越取决于城市参与分工协作的地位以及多尺度空间的功能联系,尤其表现在城市网络化、集群化的竞合态势,而城市群已经成为该背景下具有全球意义的空间组合模式.在系统梳理了中西方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的内在关联基础上,论文认为,中国的城市群概念具有尺度伸...  相似文献   
93.
中国斑岩铜矿与埃达克(质)岩关系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比研究了中国26个主要斑岩铜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结果表明其中25个矿床与埃达克(质)岩有成因联系,且多数与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C型)有关,现有数据表明土屋-延东和普朗斑岩铜矿可能与俯冲板片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O型)有关。容矿斑岩的初始锶值为0.7034~0.7090,均大于洋中脊玄武岩和亏损地幔的初始锶值,多数与EMI的初始锶值接近,推测其源区或源岩主要为玄武质下地壳,少数为洋中脊玄武岩,并受到中、上地壳不同程度的混染,这与两类埃达克岩的源区基本一致。虽然埃达克质岩浆具有形成斑岩铜矿的巨大潜力,但并非所有埃达克岩都能成矿,不同岩体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4.
正交子空间投影(OSP)方法广泛用于目标与背景的分离之中,对于高光谱影像,OSP可用于目标提取和混合像元分解,但缺点是需要端元的先验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OSP的原理提出了一种非监督快速端元提取方法。实验使用模拟高光谱数据和由OM ISⅠ获取的真实高光谱数据,结果精度令人满意,证明了本文算法进行端元自动提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作者通过对冀西北张家口-赤城地区广泛出露的所谓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地质、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它们是太古代的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并且认为它们不是变质的火山-沉积岩,而是地壳中先存的镁铁质角闪岩或麻粒岩的重熔岩浆在固结或半固结状态下被长英质麻粒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混合、交代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96.
Trade facilitation is one of the five main agenda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s helped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trade networks, but existing studies tend to overlook the fact that not all bilateral trade relations are equally important to a country. To fill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op 2 trade relations networks to illuminate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BR trade relations,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rade communities(e.g., the community leaders) and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trade between them. We find rich dynamics over time both inter-and intra-communities. The overall international trade networks of BR countries experienced a leadership change from Russia to China on one hand, some temporary communities experienced emergence, disappearance(e.g. the Kuwait-and Thailand-led communities) or reemergence(e.g. Poland-led community), and a community membership was generally consistent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the future impacts of China's BRI will depend on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he connected regions, some countries with stable and high centrality indices(e.g. Russia, Singapore, Serbia, Greece, Turkey, Iran, Poland, Hungary and Romania) could be selected by China as strategic regional partners, and countries with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but weak trade links(e.g. Myanmar, Pakistan, and Belarus) should be prioritized.  相似文献   
97.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中的硅质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河组沉积岩中,有少量与火山岩共生。通过分析硅质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把熊耳群硅质岩分为热水成因和非热水成因两类。热水成因硅质岩表现为低TiO2、MgO、Al2O3和∑REE含量,以及低的A1/(A1+Fe+Mn) 比值的特征;其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分配模式平坦,但具有Ce负异常与Eu正异常,U/Th>1,反映沉积速率快,受陆源物质的影响小。非热水成因的硅质岩的∑REE含量高,轻稀土富集(LaN/YbN=1.41~9.04),U/Th<1,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大。熊耳群硅质岩的Cr/Th比值变化小,表明物源区成分比较单一;其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相似的REE配分模式图和蛛网图,也说明物源为熊耳群的英安—流纹质火山岩和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的混合。硅质岩的Al2O3/(Al2O3+Fe2O3)比值为0.44~0.64、以及Ce/Ce*(0.77~0.94)、LaN/CeN(1.18~1.47)的特征表明,熊耳群硅质岩主要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熊耳群硅质岩主要形成于海相、海陆交互相等环境。早在古元古代熊耳群时期,熊耳—中条拗拉谷发生强烈的扩张裂解作用,华北陆块南部遭受海水入侵,豫南有些地区已经处于海相环境,晋南垣曲有些地区处于海陆交互相环境,局部地区还处于陆相环境。  相似文献   
98.
木落稀土矿床位于印度-亚洲陆陆碰撞带之东部转换带,是四川冕宁-德昌稀土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与喜山期岩浆碳酸岩关系密切.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矿床中主要稀土矿物氟碳铈矿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成分的LRM分析和包裹体中子矿物相的SEM/EDS分析等,对与稀土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稀土迁移与沉淀的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稀土成矿有关的流体为富CO2、H2、K 、Na 和SO2-4的中高温、高压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对稀土的迁移起到重要作用,温度、压力降低造成的超临界流体中CO2相与水溶液相的分离是造成稀土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
针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建设问题,该文以江西省,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为例从多源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的整合、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设计与实现两个方面开展。对土地、房产、草原、林地、海域等多行业的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形成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平台总体框架由基础保障系统、不动产历史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数据管理平台、政务基础平台、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登记信息公示平台7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0.
新疆东天山斑岩铜矿带的新进展   总被引:48,自引:9,他引:48  
新疆东天山发现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及矿带,预计3-5年内铜金属资源量有望超过千万吨,将形成一个远景巨大的铜矿带,该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为泥盆纪火山岛弧(390Ma左右),岩浆-热液演化是高氧化(fo2=10^-20-10^-8)控制之下的,高位斑岩体形成时代为360Ma,辉钼矿形成时代为322Ma,闪长玢岩经研究后属于一套从钙套性-碱性的玄武质过渡到英安质的火山杂岩,成矿9兴度推测达4-6km,大约与多宝山相当,故大部分矿化体产于围岩中,土屋,延东和灵龙等矿床类型属于斑岩型的地质证据占优,这些矿床也有后期叠加的热液蚀变和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