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509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东昆仑金水口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晓平  金巍  葛文春  余能 《地球化学》2006,35(4):367-376
金水口岩体出露于东昆仑北坡,岩性主要为含石榴子石的过铝花岗岩和不含石榴子石的二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自该岩体从金水口群解体以来,其形成时代一直制约着该地区构造演化的恢复。对锆石内部结构、阴极发光图像特征和Th/U比值的研究表明,金水口岩体中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个别含有残留锆石核。锆石U-Pb同位素LA-ICPMS和SHRIMP原位分析结果显示,金水口电站周围的石榴堇青花岗岩及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分别为(411±17)Ma和(396±18)Ma,说明金水口岩体为早泥盆世的花岗质侵入体,是在早古生代末由柴达木地块基底富Si和Al的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该套S型花岗岩记录了古元古代的两期源区物质信息(约1.63Ga和约1.78Ga),代表了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末期的一期重要岩浆热事件。  相似文献   
382.
文章从粤北诸广南部岩体内棉花坑、东坑等典型富铀矿床成矿期黄铁矿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着手,对富铀矿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黄铁矿206 Pb/204 Pb为20.02~60.88,207Pb/204Pb为15.80~17.70,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放射性成因铅富集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铀岩体;同时,黄铁矿中异常富集U、Pb等元素,∑REE含量低,富集HREE及部分LREE,亏损La、Nd;高场强及过渡族元素变化较大,Zr/Hf、Nb/Ta、Y/Ho、Hf/Sm等比值显示两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不同性质,且均受到不同来源热液体系的混染。  相似文献   
383.
阿尔泰造山带喀纳斯地区出露一套钾质富镁英安岩,锆石U-Pb定年显示其形成于早泥盆世(411±4 Ma)。该套英安岩富SiO_2(64.71~67.77 wt%),MgO(3.28~3.53 wt%)和K_2O(2.12~2.75 wt%),贫Na_2O(1.70~1.85wt%),K_2O/Na_2O比值介于(1.20~1.53),具较高的Al_2O_3(14.12~15.33 wt%)和较低的CaO(1.12~1.28 wt%),ASI指数1.8,显示过铝质钙碱性岩浆系列特征,明显不同于初始的高镁安山质岩浆。样品具有中等的Cr(134×10~(-6)~153×10~(-6))、Co(17.47×10~(-6)~18.65×10~(-6))、Ni(71.64×10~(-6)~80.76×10~(-6))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U、Th、Pb及LREE,发育Sr、Ba及"TNT"(Ta、Nb、Ti)负异常,显示俯冲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其高的Mg~#(51.71~52.47)和低的ε_(Nd)(t)值(-4.6~-4.2)说明该套火山岩可能来自遭受强烈交代作用的地幔楔部分熔融。样品具有较高的Ba/La、Pb/La比值和较低的Th/Yb、Nb/Y比值,显示地幔交代作用以俯冲沉积物熔体的交代作用为主。以上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喀纳斯钾质富镁英安岩可能主要是受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的上覆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阿尔泰泥盆纪处于俯冲作用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此外,该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制约了其下覆的哈巴河群沉积上限,显示哈巴河群沉积于早泥盆世之前。  相似文献   
384.
埕岛地区馆上段地层精细对比及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极浅海大型整装油田-埕岛油田拄力开发层系,上第三系馆陶线上段(Ng上)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划分,以地震反射和钻井录井的标准层,辅助标准层作控制,以沉积旋回的级次为依据,以电测同线为基础,参照原划分方案,综合考虑纵向油层分布状况及油水关系,同时兼顾海上开发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了对比,并对有代表性的油砂体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85.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纳入到更大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在充分研究认识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全球变化响应或影响机制,为喀斯特生态系统优化调控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研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是研究植物适生性、物种优化配置和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机理的关键基础。在介绍前人工作基础的同时,本文全面而概括地总结了我们近年利用元素、同位素(如δ13C、δ15N、δ34S、87Sr/86Sr)示踪和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不同界面和流域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喀斯特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跃,相互耦合,并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相互制约;人类活动正干预流域物质的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并导致相应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全球变化科学深化有赖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及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这些认识是我们将来系统深入开展喀斯特以及其他流域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86.
2010年,美国铀矿总共施工7 209个钻孔,总进尺1 493 520 m;生产铀1 628.55 t;铀矿业总支出费用为2.773亿美元,其中铀矿地勘费支出为3 450万美元,占铀矿业总费用的12.44%。铀矿地勘钻探费用为4 460万美元,占铀矿业总费用的16.08%。  相似文献   
387.
河道洪水预报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河道洪水预报方案与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预报可靠性作了分析。分析了预报中的不确定性来源以及在率定模型中对它们的处理,应用可靠性分析方法评价了各种不确定性对预报结果的影响,估算了超过目标洪峰流量的概率,对预报结果作了定量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388.
麻粒岩相变质流体及麻粒岩相岩石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能  金巍  龙晓平 《世界地质》2004,23(4):321-325
流体在麻粒岩相地钵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争议的。麻粒岩相变质流体目前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碳变质模式、无流体变质模式和高盐度流体变质模式。碳变质模式强调幔源CO2在麻粒岩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式在许多麻粒岩相地体得到了肯定。但碳、氧稳定同位素的不均一现象、峰期矿物组合热力学计算结果以及富CO2流体对硅酸盐的搬运能力低使碳变质受到了质疑。无流体变质模式强调部分熔融降低H2O活度的绝对重要性,但却无法解释普遍存在的麻粒岩相原生富CO2包裹体。而高盐度流体变质模式的确有潜在的优势,如低H2O活度、较强的碱金属、LILE及硅酸盐的搬运能力,但这一理论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89.
新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岩浆活动记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新疆北部最为重要的金属矿床成矿期.西准噶尔的区域大地构造、蛇绿岩、沉积岩、花岗岩、埃达克岩、富镁闪长岩以及广泛出露的中基性岩墙研究显示,该地区直到早二叠世早期(290Ma)仍有残余洋盆存在,并可能存在相关的俯冲活动.在290Ma之后,伴随着红色磨拉石的产出,西准噶尔地区进入碰撞造山阶段,伴有地壳快速...  相似文献   
390.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计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方式,不断驱动着人地系统的演化,同时农民作为广大农村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其所采取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人类生计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关系成为当前人地关系研究的热点。在对生计内涵和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农户生计改变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反作用。重点阐述了生计的非农化和多样化驱动着土地利用不断变化,而生态保护政策或措施、土地流转以及土地质量等的变化同时亦促进农户生计的不断调整,提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户生计向非农化和多样化转型的趋势。最后针对当前生计与土地利用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