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37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2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1.
本文祥详细记述了山东省首次发现的虎化石的特征及出土地点和剖面的基本情况,论证了化石出土地层剖面的时代,应当属于晚更新世,并阐明了该化石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有限元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是合理设计阴极保护工程的必要条件和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有限元素法(FEM)计算海洋平台复杂节点表面的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在实验室通过边界条件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海水中被保护的I,Y,K型复杂节点电位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得很好,说明FEM能够应用于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计算,所获得的边界条件合理。  相似文献   
13.
14.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5.
LU  Yongjun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1):107-122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idal current and sedimen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Oujiang Estuary and the WenzhouBay. This model accomodates complicated features including multiple islands, existence of turbidit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ize distribution of bed material.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non-uniform suspended load and bed load transport arepresented in a boundary-fitted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numerical solution procedures along with theirinitial condition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movable boundary technique are presented. Strategies for computation of thecritical condition of deposition or erosion,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non-uniform bed load discharge, etc. are suggested.The model verification computation shows that, the tidal levels computed from the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data at the 18 tidal gauge stations. The computed velocities and flow directions also agree well with the values measuredalong the totally 52 synchronously observed verticals distributed over 8 cross sections. The computed tidal water throughputsthrough the Huangda‘ao cross section are close to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computed values of bed deformation fromYangfushan to the estuary outfall and in the outer-sea are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observed from 1986 to 1992.The changes of tidal volumes through the estuary, velocities in different channels and the bed form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reclamation project on the Wenzhou shoal are predicted by means of this model.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地面塌陷分布特征与人为致灾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市地面塌陷频繁发生,近10年来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塌陷类型分为岩溶塌陷和工程地面塌陷两种,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广花盆地的花都区、白云区,工程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地面塌陷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承灾体脆弱,灾害后果严重,人为因素是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岩溶塌陷主要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或矿山疏干排水、地下采空、暴雨触发所致;工程塌陷主要是人类工程行为所致,其主要致灾因子包括排水疏干与突水(突泥)作用、人工加载、人工振动、人工开挖桩基、地表渗水、地铁等地下工程盾构掘进等。  相似文献   
17.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广泛发育,呈东西向带状展布,自北向南可分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早白垩世硅质岩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三叠纪至白垩纪硅质岩带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区白垩纪硅质岩带.按照野外的沉积建造特征,分为蛇绿岩_硅质岩建造、火山岩-硅质岩建造、改造型硅质岩建造(构造断块型和构造混杂型)和浊积岩-硅质岩建造等多种类型.按照岩石学特征分为块状硅质岩、层状硅质岩、角砾状硅质岩和结核状硅质岩等四大类.  相似文献   
18.
华南是中国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达100多种,特别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贵金属、放射性元素等矿产在全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湖南柿竹园特大型钨-钼-铋多金属矿床、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河台金矿、高明富湾银-金矿、廉江庞西洞银-金矿、仁化铀矿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大型矿山.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油气包裹体的特征和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结合烃源岩生烃史和地层埋藏史,分析了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断阶带具代表性的油气藏的成藏期次。断阶带内油气富集程度较高,不同构造带或同一构造带不同断阶带油层的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油源岩为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和(或)泰州组的油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的特点,如祝庄油田D34井阜宁组三段油层第一期充注的时间为26-21Ma,第二期开始充注的时间约为12Ma;草舍油田中-南断块S198井阜宁组三段油层第一期充注为14-8Ma,第二期为5-2Ma;草舍油田北断块S120井三垛组一段油藏第一期充注时间为17-4Ma,第二期无法找到对应的成藏时间。而油源岩为阜宁组四段的油藏为一期充注,如角墩子油田S228井三垛组一段、戴南组一段油层开始充注的时间约为14Ma.一直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诱发招远市金矿区崩塌的自然和人为因数,然后运用遥感技术对金矿区遥感图像进行处理,提取诱发崩塌的条件因子,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各项诱发因子进行诊断分析,以此作为判断条件,在G 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诱发崩塌的条件因子进行空间分析,预测出招远金矿区发生崩塌的危害程度,为防治崩塌提供科学依据。预测结果表明,招远金矿区崩塌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其中,高危险区有36820 m2,中易发区有50 610 m2,低易发区有67 200 m2,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