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湘南癞子岭花岗岩体分异演化和成岩成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南癞子岭花岗岩岩株侵位于燕山早期,其锆石U-Pb年龄为154~155Ma,以富含Li,Rb,Sn,W,Nb,Ta等稀有金属元素,Pb,Zn等贱金属元素以及H2O,F等挥发份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自下而上,在450~500m的垂直距离范围内,从黑鳞云母花岗岩带,经浅色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锂白云母花岗岩)带、钠长石花岗岩带、云英岩带、到块状石英和黄玉伟晶岩带,各带岩石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都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高度发育的岩浆分异和热液演化,是稀有金属和贱金属元素及挥发份逐步富集并成矿的关键机制。虽然大多数癞子岭花岗岩的样品都具有过铝的特征,但由于该岩体特别是其较深部位的黑鳞云母花岗岩中Zr,REE,Y,Nb,Th,U等高场强元素含量高,锆石的εHf值偏高(在-5.9和-1.9之间,平均-4.2),Hf模式年龄tDM值偏低(在1.32Ga~1.58Ga之间,平均1.47Ga),都显示有地幔物质的明显参与,推测癞子岭花岗岩的原始岩浆,可能来源于深部铝质A型骑田岭花岗岩基,或者是与骑田岭岩基相类似的铝质A型花岗质岩浆体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大别山地区的主薄原,天柱山,白马尖三个花岗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到弱过铝质(ACNK=0.78-1.05),为轻稀土富集型,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以及稀土元素La,Ce,Nd,Sm,通过花岗岩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在个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属I型花岗岩,其构造背景为碰撞后环境。  相似文献   
103.
滇西云龙混合岩及其与锡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化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等研究认为,滇西云龙铁厂锡矿区含锡围岩是崇山群(前寒武纪)在加里东期经过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混合岩成岩方式以交代作用为主,主要表现为多期多阶段的钾化、钠化、硅化。早期深部来源的热液诱发了混合岩化作用的发生,混合岩化热液主要来源于原岩本身分异出的富含钾、钠、硅的流体,交代作用的过程中硅、钠、钾起主导作用。空间上与混合岩密切伴生的锡矿床是混合岩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崇山群是锡的矿源层,混合岩化作用使地层中锡活化转移并富集在有利部位形成工业矿床。笔者将这类矿床称之为混合岩型锡矿。  相似文献   
104.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11  
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硫成矿带,存在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及与其伴生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冬瓜山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产于晚泥盆世砂岩和晚石炭世碳酸盐岩之间,具明显的层控特征,矿体下盘发育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化以及硅化和绢云母化,矿体中伴有热水沉积岩,矿石具典型的沉积构造.燕山期岩浆热液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石成分.黄铜矿交代黄铁矿变斑晶呈环斑结构或脉状交代结构,交代磁黄铁矿呈交代假象结构或交代残留结构.矽卡岩型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值为0.09‰~0.83‰,集中在0.23‰~0.83‰.层状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值为0.45‰~0.78‰,与矽卡岩矿体中黄铜矿的65Cu值大致相当,这说明两类矿体中的铜具有相同的来源.铜、氢和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冬瓜山矿床铜来自岩浆岩,叠加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提出了冬瓜山矿床属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生成因的成矿模式:在晚石炭世,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硫、铁为主;燕山期岩浆热液一方面对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改造,致使其富集铜等成矿物质,另一方面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05.
湘南矿集区长英质岩脉的特征及其成矿、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地区不仅广泛出露花岗岩,而且还广泛分布着长英质岩脉。本文选择湘南矿集区的奇古岭、香花岭、荷花坪、千里山、新田岭和瑶岗仙6个不同类型、不同演化程度的长英质(流纹质、微粒花岗岩质、细晶岩质)岩脉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岩分析、电子探针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等结果,对比总结了这些长英质岩脉的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奇古岭和香花岭是其中演化程度最高的2个岩脉,富含Li和F等挥发组分,含有黄玉和铁锂云母等特征矿物,全岩和锆石的Zr/Hf比值均较低,同时它们还富集成矿元素,并以不同产状氧化物(锡石、金红石和铌钽矿物)形式存在。其它4个岩体成矿信息不明显,仅见由于后期绿泥石化形成于绿泥石解理缝中的次生矿物金红石(富集Nb和W)。除了千里山以外,岩脉与寄主或相邻的花岗岩体大多属于同一时期的产物,但从年代学并不一定能够体现出它们与各自主岩体之间的相关性。这些岩脉都是花岗岩的次火山相或火山相的类似物,包括了斑晶矿物和基质矿物,快速的冷凝结晶的过程导致形成了特殊的岩石结构、矿物组合和成分特征,它们记录了岩浆-流体体系的活动过程。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印证,证实了奇古岭岩脉与骑田岭花岗岩来源于不同的源区,香花岭431岩脉可能是癞子岭花岗岩进一步高度分异结晶的产物,千里山岩脉与主体花岗岩也是不同成因的岩浆活动,荷花坪、新田岭和瑶岗仙岩脉与主体花岗岩未能判断明确的成因联系和成矿信息。因此,长英质岩脉,尤其是高演化的岩脉也能成为在南岭地区寻找成矿花岗岩的新窗口,它能够提供更直接的深部信息,特别是本身即为矿体的岩脉,可以指示深部或周围存在成矿作用。它们有可能与寄主岩体相关,也有可能来源于深部不同的岩浆房,这对与提供寻找隐伏岩体和矿体的证据、找矿勘探工作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重点研究丹巴地区的格宗和东谷花岗岩体,从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方面论证了这两个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和成因以及喜山期构造热事件作用的影响.它们是晋宁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其源区物质为中元古代中、晚期形成的低成熟度的火山沉积岩系,后者实际上也代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古老基底.包括丹巴地区在内的整个扬子板块西缘的晚元古代造山带应是古扬子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7.
氨基酸溶液浸取金的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景荣  陆建军 《地球化学》1996,25(2):190-195
氨基酸溶液金的实例表明,地质体中广泛存在的氨基酸(或其他有机酸)对Au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其中以组氨酸(碱性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最强;温度、浓度、酸碱度及氨基酸的类型是影响配合金的重要因素。不同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都各自有没的最佳条件(温度、浓度、酸碱度)。在pH为6-8和80℃的条件下,氨基酸对金的溶解能力最强。氨基酸可将水体和岩石中分散的Au迁移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聚集起来,在扬子板块周边微细侵染  相似文献   
108.
王家庄铜矿位于山东省邹平县境内,处于鲁中隆起与济阳拗陷之间,是一地下隐伏矿床.地表为第四纪覆盖,仅有白垩系下统青山组的中亚组和上亚组部分火山一次火山岩在矿区西部及南部出露,构造为一中心式角砾岩筒,平面近于圆形,面积约8 km2左右.岩浆岩发育,与铜矿有关的为石英闪长岩类.矿床成因可分为早期斑岩型和晚期角砾岩型两类,早期矿体规模较小、个数多且分散,品位贫;主要集中于岩体中部的钾硅化-强钾硅化带内.晚期矿体规模较大,集中赋存于北部角砾岩体之上,矿体水平断面呈椭圆形,剖面形态呈平卧的透镜状,产状近水平,呈锅盖状赋存于早期矿体之上.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次为斑铜矿和辉钼矿及少量的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和钛铁矿.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铜石英闪长岩型,含铜蚀变岩型,以及含铜角砾岩型.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晶粒状结构、半自形至他形晶粒状结构和鳞片状结构、交代结构、斑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脉状结构、角砾状构造.  相似文献   
109.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首例独立碲多金属矿床。包裹体的相态和成分特征表明,矿石和变质分异脉体富含CO2、CO2-H2O(低盐度流体)和CO2-H2O-NaCl(高盐度流体)三种体系的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与前两种体系的流体有关。薄片中普遍存在包裹体的自然爆裂现象,大多数包裹体在均一前发生泄漏或爆裂。矿物温度计表明,磁黄铁矿阶段成矿温度约500℃, 辉碲铋矿阶段约400℃ ,流体密度变化在1.04~0.76 g/cm3之间,成矿压力分别为450~500 MPa和240~300 MPa,矿化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0.
蒙脱石伊利石化对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常高压带是含油气系统研究和资源勘探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东营凹陷为例,定量研究了牯土矿物成岩作用对地层压力聚集的贡献。在系统分析粘土矿物组成、成岩物理化学条件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蒙脱石伊利石化的动力学过程,计算了脱水造成的体积变化和硅钙释放量。指出脱水作用造成的体积变化不是形成异常高压的重要因素,但硅钙的释放可能对封隔层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地层异常压力的积聚和保持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