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766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2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本文祥详细记述了山东省首次发现的虎化石的特征及出土地点和剖面的基本情况,论证了化石出土地层剖面的时代,应当属于晚更新世,并阐明了该化石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有限元法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是合理设计阴极保护工程的必要条件和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有限元素法(FEM)计算海洋平台复杂节点表面的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在实验室通过边界条件试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海水中被保护的I,Y,K型复杂节点电位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得很好,说明FEM能够应用于海洋平台复杂节点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计算,所获得的边界条件合理。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自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引入地震勘探领域,无论是地震资料的采集,还是资料的处理解释都日趋于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勘探精度和可靠程度。但这仅限于反射波法地震勘探。而对于折射波法发展较慢,尤其是在资料处理解释方面更是如此。对于浅层初至折射波法,由于数据量较少,其资料处理解释工作仍用人工来完成。本文根据这一情况,讨论在IBM-PC机上对浅层初至折射波地震资料进行自动解释并在绘图仪上绘制解释成果图件的实现原理与方法。并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经与人工解释的成果资料对比,两者非常接近。因此,用微机对初至折射资料进行自动解释代替人工解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岸风成沙ESR测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ESR测年的基本原理,并讨论风成沙Ge心测年的可行性、风成沙E'心的特征、测年误差及可靠性等问题。1992-1993年在渤、黄、东、南海沿岸采集的100余个风成沙样品ESR测年实验表明,绝大部分海岸风成沙的年龄为1-7万年。  相似文献   
16.
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是体现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个侧面。在布莱克海岭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区域里(ODP994#、995#、997#)就利用这点来评价成岩作用。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点揭示了三个独特的成岩分带:(1)在上部20mbsf (bsf:below seafloor,海底以下深度)处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没有显示成岩作用的存在。这个区域的方解石FOC和8180值(PDB)反映了海相碳酸盐的特点,是与海水平衡的条件下沉淀形成的;(2)在20mbsf和100mbsf深度,方解石的FOC值明显呈现负数(低至-7.0‰),自生白云石较普遍可见(2—40wt%),δ^13C值在3.6‰~13.7‰之间;(3)在,100mbsf以下,白云石从含量丰富减低至微量分布,而分散状的菱铁矿成为主要出现的矿物。菱铁矿的δ^1C和δ^18O值分别在5.0‰~10.9‰、2.9‰~7.6‰之间变化。把溶解无机碳(DIC)的δ^1C剖面分布特点和孔隙水的浓集梯度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和δ^18O值对比,我们发现,自生碳酸盐矿物在一个独特的深度区域里形成,呈带状分布。在20mbsf深度及以下,无机碳的δ^13C DIC出现最小负值(≤-38‰)、方解石白云石出现δ^13C负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孔隙水碱度的增加、硫酸盐的亏损和孔隙间Ca^ 2 、Mg^ 2 离子的减少一起发生的,这表明自生方解石和自生白云石的形成是在硫酸盐还原带的底部开始(21mbsf左右)而在100mbsf附近深处大量出现。菱铁矿的形成很显然是在120~450mbsf之间发生,这个区间在气体水合物赋存的沉积物区域内和上部(赋存区域200—450mbsf)。菱铁矿的δ^13C和δ^18O值从它们出现的薄层一直到沉积物底部都几乎一致。然而,现在孔隙水中的δ^13C DIC仅仅与120~450mbsf间的菱铁矿的δ^13C值相似。此外,从菱铁矿中计算出来的与之平衡的δ^18O值与120~450mbsf区段处菱铁矿的δ^18O测量值很好地匹配起来。该区段以高碱度(40-120mm)、低Ca^ 2 、Mg^ 2 浓集度为特征,这符合菱铁矿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7.
LU  Yongjun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1):107-122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of tidal current and sedimen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Oujiang Estuary and the WenzhouBay. This model accomodates complicated features including multiple islands, existence of turbidit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ize distribution of bed material.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non-uniform suspended load and bed load transport arepresented in a boundary-fitted orthogon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numerical solution procedures along with theirinitial condition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movable boundary technique are presented. Strategies for computation of thecritical condition of deposition or erosion,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non-uniform bed load discharge, etc. are suggested.The model verification computation shows that, the tidal levels computed from the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data at the 18 tidal gauge stations. The computed velocities and flow directions also agree well with the values measuredalong the totally 52 synchronously observed verticals distributed over 8 cross sections. The computed tidal water throughputsthrough the Huangda‘ao cross section are close to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computed values of bed deformation fromYangfushan to the estuary outfall and in the outer-sea are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observed from 1986 to 1992.The changes of tidal volumes through the estuary, velocities in different channels and the bed form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reclamation project on the Wenzhou shoal are predicted by means of this model.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搬迁建设导致大量高切坡的形成。未及时治理或治理不当的高切坡,不同程度地发生破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引发了地质灾害。因此,科学认识及治理高切坡十分必要。重庆市万州区高切坡主要有风化及差异风化、崩塌和土体滑塌等破坏形式。影响破坏的因素主要为工程地质条件、气候及时间效应。针对高切坡不同的破坏形式,以安全、经济及环境和谐的人文理念作为设计指导思想,充分论证了高切坡的防护方案,即:削坡、排水以及格构防护较适合万州区高切坡的防护。这些措施,既能很好地解决高切坡的防护问题,又能兼顾环保、降低造价。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三峡地区高切坡类地质灾害防护设计的参考。也可为其它流域类似问题借鉴。  相似文献   
19.
边坡工程需要合理确定加固区与非加固区,在施工过程中,要动态调整设计方案。加固需求度方法将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与现场实际的位移监测结果结合起来,依靠专家经验知识,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在边坡加固需求度的基础上,引入影响权值,对某水电站右岸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出一段位移监测期内边坡各部分的加固需求程度,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抗滑桩设计推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推力是抗滑桩设计推力的重要依据,工程中通常使用剩余推力法来计算滑坡推力。为了比较准确合理地计算出抗滑桩的设计推力,提出了在剩余推力法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取值方法。分析极限平衡状态下和工程安全要求下各条块的剩余下滑力,选择合理的桩位,使得抗滑桩位于滑坡体的抗滑段;然后调整桩后滑体的剩余下滑力,其调整量一方面保证桩前桩后滑体满足工程安全要求,另一方面则作为抗滑桩设计推力的修正依据,其过程由程序实现。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对今后抗滑桩设计推力的合理取值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