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480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井钻遇多层天然气显示层,并对井深2946.0~2951.0m井段射孔压裂,获天然气9.15×104m3/d(无阻流量)。对浅层天然气显示层确定为白垩系银根组无异议,但获得工业气流的产层时代归属尚存争议。通过镜质体反射率(Ro)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利用钻井岩心实验分析获得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物源区沉积环境的判别,约束了二叠系与白垩系巴音戈壁组的不整合界面位于第9次取心(岩心底深2593.80m)与第10次取心(岩心顶深2909.60m)之间;地球物理测井自然伽马、电阻率等曲线在2792.0m出现突变,确定二叠系与白垩系巴音戈壁组的不整合界面为2792.0m。明确了Y井天然气产层为二叠系,指示了二叠系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区内今后油气勘探应以二叠系为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72.
The formation of the Mufushan granopegmatit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te Yenshanian multiphase and multistage magmatic activities,More than one generation of beryl and aquamarine occur in different types of pegmatite in the granites.The presence of melt and melt-fluid inclusions strongly indicates a melt-solution character of the pegmatitic magma.Forming temperatures of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beryl in a Na^ -K^ ,Ca^2 -CO3^2--Cl^--SO4^2- solution ranges from 990℃to 200℃.Aquamarine was formed at 720-180℃.The contents of alkali metals(Na^ K^ )in th ore-formming solution of aquamarine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beryl,but the contents of alkali earths(Ca) and salinity are higher,The granite was generated by remelting of the basement formation(meta-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Lengjiaxi Group)which also served as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Beryllium in the pegmatite was transported mainly in the form of Na[Be(CO3)2],with part of it being complexed with Cl^- and SO4^2-.During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egmatite,equilibrium might have been reached in the solid-melt-fluid or solid-fluid system.The intergranular solutions may have reacted with the early crystallized minerals,resulting in potash-feldsparization,albitization and muscovitization during which the ore-forming elements were mobilized and transported in favour of ore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73.
属于地表没有露头的矿床,有矿体与围岩均被年轻的沉积所复盖的被复矿床,和矿体在现代侵蚀剖面上还未露出地表的隐藏矿床.本文主要是以东北某铅锌矿床为例,讨论如何根据赋存盲矿体的地质构造特点及地面标志来决定这类矿床的勘探方法问题.一、隐藏矿体的地面标志对盲矿体的地面标志,我们不准备从理论上去分析.为了讨论方便,仅对该矿床的地质情况作如下扼要说明:东北某铅锌矿床赋存于云母片岩复盖下的瓦层带(云母片岩与白云石大理岩瓦层,以后简称瓦层带)及基部白云石大理岩的上部.矿脉生成与断裂密  相似文献   
74.
辽西兰家沟钼矿区成矿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豫才 《矿产与地质》1999,13(3):135-140
根据兰家沟钼矿区控矿旋卷构造特征、燕山期花岗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和成矿元素含量,讨论了该矿区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岩浆演化分异作用在钼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5.
对河西走廊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演化、生烃条件、储集条件、生储盖组合类型和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是值得重视的油气勘探新层系。研究区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以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前黑山组—太原组发育多套暗色泥岩或炭质泥岩为主的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中等—较高,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烃源岩演化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储集层以碎屑岩为主,成岩作用强烈,原始粒间孔隙不发育,但不乏溶蚀孔隙较发育的中等—较好的碎屑岩储集层,而且碳酸盐岩也是区内重要的储集层类;中生界为区域盖层,石炭系—二叠系内部的砂泥岩组合构成纵向上的储盖组合;可形成内生连续式、上生下储式、潜山式等多种生储盖组合类型。石炭系—二叠系广泛分布的油气苗或钻井油气显示,为存在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的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近几年来,随着宝石热的兴起,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天工造美的宝石、矿物晶体及晶簇等观赏石的欣赏,收藏新潮流。本文是从地质和经济的角度来讨论关于某些重要类型观赏石的一些问题。天工造美的各类观赏石是在地质营力作用下自然形成的具有观赏意义和收藏价值的自然产物,即具备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纹饰奇特,结构构造独居一格的岩石、矿物晶体和晶簇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等地质体。其质量标准可概括为“美、特、奇”三个字。所谓“美”就是天然颜色、外观漂亮,给人以自然美的感受;“特”是说在天然地质营力作用下形  相似文献   
77.
为了改善潮流能水轮机叶片表面流动分离问题,提高其升阻比,本文通过在潮流能水轮机叶片表面加装涡流发生器,来研究涡流发生器对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以NACA4418翼型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含VGs和不含VGs的三维模型,利用CFD方法研究了VGs的高度、长度以及相邻一对VGs之间的间距等多个方面对该翼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Gs可以有效地提高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相邻VGs间距的增加对流动分离的抑制有积极影响。此外,通过对尾迹区流线和旋涡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尾迹区的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78.
目前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已进入高峰期,为弥补钻井岩心资料不足,进一步认识井下岩溶发育规律及发育模式特征,开展塔北露头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研究表明,岩溶发育主要受控于岩性因素和不整合面,主要发育层位为一间房组地层;主要岩溶作用期为吐木休克组/一间房组沉积间断岩溶期。为井下岩溶缝洞系统的认识及岩溶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大量研究表明,蓝离散星的形成可能有多种机制,目前比较流行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密近双星系统的质量传输及双星并合、密集星场的恒星碰撞,以及包含双星系统的恒星间 (双星-单星、双星-双星)相互作用导致的恒星并合。与此同时,蓝离散星在各类恒星系统中的普遍存在,也使得研究这类恒星的形成及演化成为追踪恒星系统动力学演化、化学演化及积分光谱性质变化的有效指针。  相似文献   
80.
不同恒星系统(银河系晕、疏散星团、球状星团、矮星系)中蓝离散星所表现出的观测特性各不相同,这与恒星系统动力学环境及相应的蓝离散星主导形成机制直接相关。因此,分析研究蓝离散星的不同观测特性,也就成为研究蓝离散星形成机制、恒星及双星系统演化以及恒星系统动力学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