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新疆提灯藓科(Mniaceae)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年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85份提灯藓科(Mniaceae)标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分类方法,对新疆提灯藓科的种类进行了整理、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新疆有提灯藓科植物6属、24种,包含北灯藓属Cinclidium(2种)、曲灯藓属Cyrtomnium(1种)、提灯藓属Mnium(7种)、匍灯藓属Plagiomnium(11种)、毛灯属Rhizomnium(1种)、疣灯藓属Trachycystis(2种),其中密集匐灯藓Plagiomnium confertidens(Lindb.et H.Arn.)T.Kop.、粗齿匐灯藓Plagiomni-um drummondii(Bruch et Schimp.)T.Kop.、小刺叶提灯藓Mnium spinulosumB.S.G.为新疆新纪录种。并根据种类的形态特征,列出了新疆提灯藓科植物的分属、分种检索表,以及每种的生境和地理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2.
本文企圖根据文獻上的資料來說明地磁与地震現象關係的問題的現狀。人們所以對地磁與地震现象的關係問題感覺興趣,是因为它和地震預告問題有關係,而且根據地磁現象的各種特性來解決這一問題,現在已經顯示着三條可能的途徑。  相似文献   
73.
乌鲁木齐城市灾害特征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乌鲁木齐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特征,成因及经济损益分析,并就减灾问题提出预防对策,乌鲁木齐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复杂的地质,地貌和地形,多变的气候,加上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乌鲁木齐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各类灾害,随着城市人必集和社会发展,生命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市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和灾难将会以更大的比例增长,因此,研究如何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城市的破坏,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4.
新疆阿克苏市13种绿化树种滞尘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疆阿克苏市水泥厂(污染区)和柯柯牙城郊防护林区(对照区)的13种绿化树种叶面滞尘量,运用ANOVA单因素方差的LSD比较13种树种叶面滞尘量的差异,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滞尘效果好、抗风沙能力强的适地树种。结果表明:13种绿化树种的叶面滞尘量可以分3类,第1类的滞尘量最高,包括法国梧桐,滞尘量为5.537~7.598g·m-2,可作为污染地区的绿化树种;第2类的滞尘量较高,包括桑树、圆冠榆,分别为3.427~5.174g·m-2、4.671~6.153g·m-2;第3类的滞尘量较低,包括新疆杨、垂柳、大叶白蜡、香梨、沙枣、樱桃、葡萄、杏和石榴等,滞尘量为0.736~3.483g·m-2。污染区树种叶片滞尘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5.
2021/2022年冬季新疆大部气温偏高,影响新疆冷空气活动频次少,并非拉尼娜事件对新疆冬季气温的典型影响特征。成因分析表明:2021/2022年冬季北极涛动(AO)为正位相,欧亚中高纬度500 h Pa位势高度西高东低,新疆上空700 hPa南风距平优势明显。2021/2022年冬季“拉尼娜”非典型影响新疆气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东部型弱拉尼娜事件对北大西洋涛动(NAO)和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而对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是来自东部型拉尼娜事件对冬季AO的不确定性影响,冬季AO正位相有利于新疆气温正距平。2月300 hPa区域纬向风异常偏弱,削弱了NAO正位相对新疆气温的影响;70°E以东中纬度高度场负距平是冬季气温阶段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6.
通过野外调查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植株及其沙堆形态指标,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了绿洲-沙漠过渡带花花柴沙堆的形态特征及沙堆与植株形态间的关系,初步估算了花花柴植株可固定的沙量.结果表明:(1)花花柴沙堆形态依据其发育时期的不同主要分为早期的盾形沙堆和较稳定时期的半球形沙堆.盾形沙堆的长度与宽度、底面积与高度间均呈直线线性相关,半球形沙堆则呈二次线性相关.盾形沙堆在向半球形沙堆发育的过程中,沙堆长度缩短,但是其高度、宽度以及体积仍随着植物的生长而不断地增长.(2)沙堆的发育与植株的形态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早期发育的盾形沙堆长度约为植株长度的2倍,体积为植株体积的1.5倍,半球状沙堆的长度和体积均约为植株的0.5倍左右.(3)通过估算,在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上,花花柴草丛沙堆体积可达约50 000m3·kmm-2,表明花花柴沙堆截留了绿洲外围大量的流沙,是绿洲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77.
利用新疆1961年1月-2016年12月资料完整的8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中国气象局201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QX/393-2017)的单站冷空气等级,计算近56 a来新疆各单站不同等级冷空气过程的发生频次、降温幅度、持续天数,应用线性趋势、EOF分解等分析方法,对新疆各单站不同等级冷空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单站不同等级冷空气年平均频次和年累计天数均表现为中等强度冷空气最多、寒潮次多、强冷空气最少,空间分布都呈现为北疆多、南疆少的分布特征;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强冷空气区域平均的年平均频次和年累计天数的年际变化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寒潮均呈显著减少趋势,而空间分布上不是整体呈减少趋势,甚至个别地区呈显著增加趋势;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强冷空气在秋季前期和春季后期发生较多,寒潮则在冬季发生较多;中等强度以上冷空气年累计降温呈现北疆大、南疆小的分布特征,区域平均的年累计降温呈显著减小趋势;新疆年寒潮频次和年累计降温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3%、39%,远远大于其它模态,第一模态(即主模态)的空间分布二者均表现为整个新疆为一致的正值,说明其变化趋势在全疆具有一致性的特征,另外北疆特征值较大,南疆特征值较小,说明北疆更容易出现异常,南疆不易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78.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印度季风、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假拉  周顺武 《高原气象》2003,22(Z1):132-137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印度洋海表面温度距平(SSTA)进行分解,分析了印度洋海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合成分析、奇异值(SVD)分解等方法,结果表明,前期和同期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场与夏季高原降水相关显著,西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赤道地区的SSTA与高原夏季降水联系最密切;当春、夏季印度洋西部海温出现明显负(正)距平时,当年印度夏季风偏强(弱),高原夏季降水普遍偏多(少).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沉降的准确数据.分析地基在不同荷载作用下随时间沉降的规律,为高层建筑物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数据保证.通过对建筑物野外观察及沉降数据讨论,分析建筑物沉降原因.  相似文献   
80.
基于多源数据的西藏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巴桑  杨秀海  拉珍  郑照军  旷达  拉巴 《冰川冻土》2012,34(5):1023-1030
利用1980—2009年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 北半球NOAA周积雪产品和2001—2010年500 m分辨率的EOS/MODIS积雪产品等多源资料, 从不同角度对近30 a来西藏区域积雪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资料分析均显示, 近30 a来西藏地区积雪不断减少, 尤其以近些年较为明显. 近30 a积雪日数、 最大积雪深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从秋冬春季节的积雪变化趋势来看, 冬、 春两季的积雪在减少, 而秋季在增多, 这些变化趋势都与各季节的气温和降水密切相关. NOAA资料显示, 近30 a来西藏地区的积雪覆盖面积正在逐步减少; 季节变化略有不同, 春、 秋两季略呈上升趋势, 冬、 夏两季在减少, 且夏季减少趋势较明显. MODIS资料分析表明, 近10 a来西藏地区的积雪总体呈下降趋势, 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下降明显. 秋季的积雪在增加, 冬、 春、 夏三季的积雪趋于减少, 且春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 其次为冬季, 夏季的减少幅度最小. 不同海拔的积雪都有减少趋势, 最明显的是海拔4 000~5 000 m的积雪, 其次是海拔5 000~6 000 m段. 按地理区域分析, 近10 a来西藏东、 西、 中3个区域的积雪都呈减少趋势, 其中西部的下降趋势最明显, 其次为中部, 东部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