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根据2000-2010年四川地区数字测震台网以及紫坪铺、瀑布沟水库地震小台网地震记录进行地震精定位,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取.研究紫坪铺、瀑布沟水库区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过程中,发现这两个区域地震活动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42.
收集整理了四川、云南、重庆3省市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反演该区域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并利用这些结果采用力轴张量法计算给出5个主要构造带(区)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平均应力场.对比汶川地震前后各主要构造带(区)应力场的状态发现,龙门山构造带南段、鲜水河构造带南段在汶川地震前后局部应力扰动明显,即震后平均应力场方位扰动值相对变化较大;鲜水河构造带南段、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和华蓥山构造带中段震后逆倾型地震明显减少.分析认为,这是巨大地震前后大范围地壳应力状态变化或调整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43.
云南鲁甸3次MS5.0地震破裂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阮祥  程万正 《地震学报》2008,30(1):97-102
地震破裂方向的确定是震源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中强地震,目前一般是根据震源机制解结合余震总体分布走向、野外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或震线长轴方向推测震时的主破裂面的破裂方向.  相似文献   
44.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7.0级地震.根据四川省台网资料和收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我们分析了芦山地震的基本参数、余震分布、序列衰减等特征.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南段,其震源力学机制显示为纯逆冲性质,与龙门山断裂构造特征相符合;芦山地震的余震较丰富,震后15天震区已发生7800多次余震,其中,5级以上余震4次,最大余震是4月21日17时5分芦山、邛崃交界M5.4级地震;余震分布形成的图形显示其长轴走向与龙门山断裂构造走向一致,余震分布显示密集区长轴约40 km,短轴约20 km.与汶川M8.0级地震在震源力学机制、破裂过程、余震空间展布以及地表破裂等对比分析后表明: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震源错动类型、破裂过程、地表破裂以及余震活动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相距90 km,两次地震的余震密集区相距50 km;汶川8.0级地震造成龙门山断裂中北段较充分破裂,芦山7.0级地震则展布于龙门山断裂南段且破裂尺度有限;两者有发震构造上的联系,但两次地震是相对独立的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45.
汶川8.0级地震序列及震型判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万正  阮祥  张致伟 《地震》2009,29(1):15-25
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余震序列, 其特点是: 余震序列丰富, 持续时间长。 余震沿NE向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央断裂条形展布, 深度横剖面为锲形, 呈现地块间强烈汇聚、 挤压活动的特点。 跨不同断裂段, 余震震源机制解有逆冲、 斜滑或走滑型, 反映的局部构造应力场复杂。 汶川8.0级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 文中给出了其判定的主要依据及分析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6.
本文根据主要地震震源机制、震源深度以及序列参数,对最近2年发生在四川省隆昌地区的3次4级以上地震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序列特征及地震视应力计算结果,对区域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7.
马边—大关构造带震源参数及应力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0~2009年马边—大关构造带上的115次3级以上中小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地震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马边—大关构造带平均主应力方向为NWW—SEE,错动类型显示,走滑型和倾滑型的地震所占比例相当。地震活动丛集的3个区段荥经—峨边、马边—盐津、鲁甸—巧家的平均主应力方向分别为NWW—SEE、NW—SE、NWW—SEE,呈现局部构造应力场方向特征。马边—大关构造带视应力分布不均匀,高值出现在云南大关—盐津一带地下20km区域,而利店断裂及以北的地区视应力值相对较低。分析认为马边—大关构造带南段未来存在潜在的强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48.
在平时的辐射观测中,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观测到的数值远远超出实际可能的数值。如直接辐射值大于太阳常数S0,夜间净辐射值出现正几百的值等。这些情况多为硬件问题或操作不当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信号线接线柱插头没有插紧,或插头固定环没有拧紧,使插头有松动现象;信号线接头处未接牢;直表的信号用电刷压环传送信号的电刷压环处有压不紧的地方。由于接触不良,引起0值或“超值”现象发生。因此,安装插头时要先对好口,轻轻插到底,再将固定环上紧;线头接线处要焊接牢,用螺钉固定的要拧紧。②插头和插座不配套。这种…  相似文献   
49.
四川去学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境内,金沙江二级支流硕曲河干流上,库区及附近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结构不稳定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复杂。介绍了该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及监测能力情况,并利用记录的蓄水后近10个月地震数据,对库区及附近的地震活动时空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认为水库监测区域内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位于在大坝及以东且延硕曲河展布,另一个则是大坝以南28~30 km处,沿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分布;利用最小完整性震级ML0.3级以上地震分区进行了时间进程分析,两个区域地震活动强度均较弱,但频度和深度上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大坝附近地震活动水平在时间趋势变化上受水库蓄水有一定影响,需加强跟踪监测库区及附近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