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61.
针对老三维地震资料品质难以解决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中浅层岩性复合圈闭的圈闭有效性、圈闭规模和多套砂体叠置的问题,开展针对目标的地震勘探采集参数优化设计以提升二次三维地震采集资料品质。首次提出针对岩性勘探应采用垂直于砂体展布方向采集的方案。首次在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获得针对岩性勘探的"高分辨率和高密度"采集结果。通过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证明方法的合理性,对后续针对岩性圈闭的采集参数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2.
浅地层剖面系统在海洋工程勘察、海洋矿产资源探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EdgeTech公司生产的3200系列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Chirp信号浅地层剖面系统,该仪器原始记录的JSF格式数据与传统的SEGY地震数据格式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具体体现在文件头和道头部分,特别是数据记录方式上它同时记录了包络信号和振幅信号两种类型的数据。因此,编写适用的C程序代码将JSF原始数据转换为包络信号和振幅信号两种类型的SEG-Y标准地震数据,并运用该程序读取并转换了南海北部某区域的实测浅剖数据,并分析了浅剖资料解释中采用包络信号数据的原因,为利用振幅信号数据反演海底反射系数等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3.
潮汕坳陷是中生界地层为主的沉积坳陷,是南海油气勘探突破的重要领域.LF35-1 1钻井证实了潮汕坳陷存在大套中生代海相地层,但未获油气发现,在钻至目标层前钻遇了侵入岩体,凸显了中生界钻前预测的重要性,本文对收集到的一条穿越潮汕坳陷长排列地震测线资料进行了多次波压制和AVO反演处理,获得了清晰的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了两个中生界AVO异常带.研究区中生代速度普遍较高,但折射波速度计算表明这两个异常带中生界纵波速度低于背景速度,可能具有有利储集物性条件,因此作为AVO分析的选择区.但是AVO反演的纵波速度反射率剖面上显示为很大的数值,因此异常带成岩程度较高,可能不是油气成因的异常.地震偏移剖面也显示异常区受到切穿海底的高角度断裂影响,下部反射模糊杂乱,可能还有岩体侵入的影响,都不利于油气储集.  相似文献   
464.
苏锡常地区地下水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苏锡常地区地下水同位素(氘、氧、硫、氮、氚和碳-14)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苏锡常深层承压水总体上未受到污染,而浅层地下水则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认为常州地区和苏州无锡地区深层地下水(主采层)可能属于2个不同的含水层系统,含水层系统互相不连通或连通不畅;苏锡常地区由于长期过量超采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侧向迳流显示出向开采中心流动的特征,但是地下水流动仍是极其缓慢;深层地下水总体处于半封闭一封闭状态,深层地下水年龄在10-38ka不等,其中,沿苏锡常三城市一线(即开采中心区域)地下水年龄最老,向两侧地下水年龄则逐渐变新.  相似文献   
465.
介绍了“十五”地电阻率观测运行实时监控、数据超差报警、数据常规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软件的主要功能、应用范围、运行环境、推广使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466.
阿巴通德拉扎卡地区钒钛磁铁矿位于马达加斯加中部,产在稳定太古代Manampotsy组Ma4地层中,矿体品位高,规模大.矿区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经工程验证为大型岩浆型钒钛镁铁矿床.  相似文献   
467.
基于矩匹配算法的山区影像地形辐射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山区遥感影像地形辐射校正问题,应用现有模型(如C校正)进行地形辐射校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引入矩匹配算法,利用DEM数据计算坡度、坡向等地形信息,以特定坡度和坡向数据为参考依据,对影像进行地形辐射校正。通过北京房山区SPOT5影像进行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地形阴影,更好地反映阴影区域的细节信息,同时光谱特性保真程度较好,原模糊的影像区域通过处理基本上达到有效识别地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8.
311P/PANSTARRS是一颗活动小行星, 具有小行星和彗星的双重特征, 是中国``天问二号''的探测目标之一. 311P/PANSTARRS直径较小, 约为400 m, 非引力效应可能会对其长期动力学演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假定不同表面组分, 研究了Yarkovsky效应对311P/PANSTARRS轨道演化的影响, 讨论了密近交汇、 非破坏性碰撞和YORP (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效应等非引力效应, 计算了小行星与大行星密近交汇及碰撞概率, 估计了311P/PANSTARRS达到自转周期分裂极限的时标. 模拟结果显示与纯引力模型相比, Yarkovsky效应可能会加快311P/PANSTARRS离开当前共振区域, 大约在10Myr以后311P/PANSTARRS会离开当前所在共振带, 在表面覆盖风化层的情况下有机会通过v6长期共振成为越火小行星; 在考虑YORP效应的情况下, 311P/PANSTARRS在2 Myr时标内可达到自转周期分裂极限; 在考虑Yarkovsky效应及YORP效应等因素的情况下, 311P/PANSTARRS在10 Myr时标内仍可保持其动力学稳定性, 且YORP效应不会显著影响其半长径偏移量.  相似文献   
469.
通过综合分析南沙海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依照板块理论的层块思想,对南沙板内新生代沉积基底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在南沙板内划分出了南薇-安渡和礼乐-半月两套倾滑-层滑-走滑基底断裂系统及其所围限的相应的基底层块。从多元动力成因观出发,分析了南沙板内盆地的成因机制,提出中壳塑流作用是南沙板内盆地的主要成因动力。根据动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划分了南薇-安渡、费信-南华、礼乐-北巴拉望3个主要的板内盆地群。分别就南薇-安渡、礼乐-北巴拉望板内盆地群的成盆机制提出了“基底层块对向倾滑-拆离”和“基底层块单向倾滑-拆离”模式。本研究对全球构造分析和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0.
滇西南发育很好的特提斯地质记录,是研究原、古特提斯的热点地区.本文对保山板块至思茅地块之间的地层学、沉积学及岩浆岩地质记录,进行了历史大地构造分析,重建了该地区原、古特提斯的演化历史.原特提斯蛇绿混杂岩沿云县-勐海一线断续分布于临沧花岗岩基边部及内部,为原特提斯缝合造山带经古特提斯改造形成的残留体.原古特提斯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在寒武纪苗岭世晚期(~505Ma)开始发生俯冲,奥陶纪末期至志留纪初期(约450~442Ma)原特提斯洋盆及残余盆地因两侧陆块碰撞逐渐消失,主碰撞发生在志留纪早期(约442~430Ma),志留纪中期至石炭纪初期(430~355Ma)原特提斯造山带进入后碰撞伸展裂谷盆地演化阶段.泥盆纪早-中期,为古特提斯裂谷盆地演化阶段;古特提斯洋壳形成于泥盆纪晚期,于晚石炭世中期(~310Ma)向东发生俯冲,二叠纪末期(~253Ma)发生初始碰撞,主碰撞发生在二叠纪末期至中三叠世拉丁早期(约253~238Ma),拉丁晚期至侏罗纪早期(约238~196Ma)为后碰撞伸展演化阶段.滇西南古特提斯是在原特提斯后碰撞伸展裂谷盆地基础上演化形成,地幔柱活动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