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王涛  王宗起  闫臻  闫全人  张英利  向忠金 《岩石学报》2009,25(12):3241-3250
秦岭造山带以商-丹构造带为界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构造带.大堡组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由灰色-深灰色的泥岩、粉砂岩和炭硅板岩,以及夹含炭硅质岩、灰岩和基性火山岩块体组成.在大堡组中出露的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夹于黑色的泥岩之中,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iO_2含量为41.53%~53.59%,富TiO_2为2.14%~3.58%,REE的总量为∑REE=282.3×10~(-6),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La/Yb)_N=8.34],略显Eu正异常(Eu~*=1.13~1.25),具有较高的Ti/Y(300~622)和Zr/Y(3.8~7.4)比值.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相对富集,无明显的Nb和Ta异常,其Nb和Ta值为N-MORB标准值的10~20倍,为典型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锆石SHRIMP Ⅱ U-Pb测年获得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体分别形成于446Ma和455Ma.这些资料进一步表明,奥陶纪时期南秦岭存在着古洋盆.  相似文献   
32.
陕西汉南三花石群和西乡群的时代仍存很大争议。在陕西西乡地区三花石群白勉峡组灰色、灰黑色砂板岩中发现较丰富并具有时代特征的陆生植物孢子(spores)22属40余种。其化石组合大致可与中国华南、西南和西秦岭中泥盆世孢子带比较。亦可以与欧洲、北美老红砂岩大陆及其邻区中泥盆世早期孢子带比较,时代为中泥盆世,并可能为中泥盆世早期,大致相当于西欧中泥盆世早期艾菲尔期。  相似文献   
33.
陕西汉南三花石群和西乡群的时代仍存很大争议。在陕西西乡地区三花石群白勉峡组灰色、灰黑色砂板岩中发现较丰富并具有时代特征的陆生植物孢子(spores)22属,40余种。其化石组合大致可与中国华南、西南和西秦岭中泥盆世孢子带比较,亦可以与欧洲、北美老红砂岩大陆及其邻区中泥盆世早期孢子带比较,时代为中泥盆世,并可能为中泥盆世早期,大致相当于西欧中泥盆世早期艾菲尔期。  相似文献   
34.
西秦岭楔的构造属性及其增生造山过程   总被引:27,自引:17,他引:10  
西秦岭楔是叠置于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基础上形成的并插入祁连和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内部的楔形地质体,以大面积出露三叠系并发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大型韧性剪切带、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和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为典型特征,具有增生造山作用的典型特征。这些蛇绿混杂岩带和岛弧钙碱性火山-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均具有向南逐渐变年轻的空间演化特征,显示了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海沟具有向南撤退的基本特征。砂岩碎屑组成以及源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秦岭楔三叠系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其碎屑沉积物来自于古特提斯洋北侧的增生杂岩及岛弧。丰富的岛弧钙碱性火山-岩浆岩和沉积组合以及赋存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均与东昆仑及南秦岭相一致,呈现出相似的岩石组合类型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事实表明,三叠纪时期,东昆仑、西秦岭以及祁连造山带是一个有机整体,自西向东存在一条三叠纪增生岩浆弧。锆石Hf同位素及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结果则表明,该增生岩浆弧部分岩浆来自于俯冲增生杂岩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35.
王洪亮  徐学义  陈隽璐  闫臻  李婷  朱涛 《地质学报》2011,85(8):1284-1290
鱼洞子杂岩是秦岭造山带出露的重要太古宙基底,也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复杂地质体.鱼洞子杂岩主要由变质地层(鱼洞子岩群)和规模不等的花岗质变质侵入体(花岗片麻岩)组成.各地质体间多以构造面理接触.鱼洞子岩群是重要的铁矿产出层位,铁矿及其赋矿围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没有可靠的依据.本次选择小沟山矿区磁铁石英岩分选出大量锆石.CL影像特...  相似文献   
36.
方爱民  李继亮 《地质科学》2000,35(2):212-218,T001
依沙克群是80年代建立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由于缺乏可信的古生物学证据,因此关于该套地层的时代一直颇有争议。近期,笔者首次在该套地层上部4 复理石中发现了早古生代和晚泥盆-早石炭世2个放射虫组合。两套含有化石的地层间为冲断接触。结合前人对依沙克群下 下部岩笥段基性熔岩形成年龄的研究,笔者认为依沙克群已不能以为一个统一的岩石地层单元存在,而应予解体。  相似文献   
37.
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生楔,(viii)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等组成 部分.其中大地构造相(I)-(v)记录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向北消减,欧 亚大陆向南增生的历史,而大地构造相(vi)-(viii)记录了羌塘地块北部被动陆缘沉积 大地构造演化、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消减以及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拼贴并最终焊合的历史.大地构造相分析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存在复杂的多岛海-增生弧 造山作用.这种复杂的多岛增生作用是欧亚大陆向南增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鲁西地区煤田的主滑面和次级滑面构造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次级滑面的发育型式对煤层赋存状况的影响。结合区域火山活动和构造演化认为,该滑动构造为伸展背景下的掀斜断块型,其滑动时间为白垩纪—新生代。   相似文献   
39.
分布于东昆仑南缘的早三叠世洪水川组系一套由砾岩、砂岩、页岩和鲕粒灰岩等浅海相和河流相沉积物构成的弧前盆地沉积组合.砂岩碎屑组成、重矿物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和古水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洪水川组砂岩物源主要来自于北侧的岛弧带,同时南侧的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带也为其形成提供了部分物源;源区主要出露长英质岩石、变质岩和硅质岩.  相似文献   
40.
成矿系列是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一种学术思想,主张用系统论、活动论的观点研究在地质历史发展的各阶段、各特定地质构造环境中成矿作用的过程及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本文基于对西昆仑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结合研究区境内外地质和矿产勘查研究新进展,尤其是大批成矿年龄精测数据和对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认识,将西昆仑及邻区内生金属矿产资源划分为8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1)古元古代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系列;(2)中元古代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成矿系列;(3)志留纪沉积变质岩系有关的Fe矿床成矿系列;(4)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层控碳酸盐岩型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5)石炭纪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成矿系列;(6)晚石炭世层控碳酸盐岩型锰矿床成矿系列;(7)侏罗纪-白垩纪层控(MVT)和沉积喷流型(SEDEX)型铅锌矿床成矿系列;(8)中新生代与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叙述了各个成矿系列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矿床组合、时空分布规律和典型矿床特征等。本次成矿系列的划分,强调以重大构造事件作为背景,突出以重大构造事件与大规模成矿的耦合关系作为出发点,力求从更大尺度上认识矿床形成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值得指出的是,研究区幅员辽阔,不少矿床的成矿系列具有明显空间递变性,如与特提斯洋闭合和碰撞有关的成矿事件横跨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阶段;北昆仑地体为塔里木古陆的一部分,记录从古元古代早期到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对Rodinia 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响应。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西昆仑及其邻区形成了独特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