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6篇 |
免费 | 302篇 |
国内免费 | 40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2篇 |
大气科学 | 158篇 |
地球物理 | 161篇 |
地质学 | 966篇 |
海洋学 | 150篇 |
天文学 | 26篇 |
综合类 | 117篇 |
自然地理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82篇 |
1978年 | 42篇 |
1977年 | 79篇 |
1976年 | 78篇 |
1975年 | 42篇 |
1974年 | 31篇 |
1960年 | 13篇 |
1959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运用3DEEMs及荧光偏振方法研究pH、离子强度及浓度效应对腐殖酸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3DEEMs)及荧光偏振法研究了3例腐殖酸和1例湖泊溶解有机物(DOM)在不同腐殖酸浓度、离子强度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增大,各腐殖酸样的荧光强度增大,其中垃圾渗滤液腐殖酸和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荧光峰出现红移.随着浓度进一步增大,腐殖酸的荧光偏振值增大,由此推断在此浓度范围内腐殖酸由于分子间的排斥作用使其构型出现伸展.离子强度增大导致腐殖酸及阿哈湖DOM的荧光强度降低.随着氯化钾(KCI)浓度增大,Fluka腐殖酸的荧光峰A蓝移,荧光峰B的荧光偏振值出现减小,推测是由于静电中和作用使其荧光基团发生卷曲造成的.离子强度对其余腐殖酸样和阿哈湖DOM的其他荧光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总的来说,pH值的变化对腐殖酸和湖泊DOM的荧光特征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随着pH值增大,腐殖酸和湖泊DOM的荧光强度增强.而pH值减小时,Fluka腐殖酸和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荧光峰(A峰)蓝移,当pH值降到5时,Fhka腐殖酸的荧光峰突然红移到最大,随后又继续蓝移;垃圾渗滤液腐殖酸和阿哈湖DOM的荧光峰位无明显的漂移.所有样品的荧光偏振值都减小(但阿哈湖DOM的A峰变化不大),但在pHi≤5时又增大,这种现象表明随着pH值降低,腐殖酸和湖泊DOM中有机大分子发生卷曲,但在pH≤5时由于羧基的质子化又以平面伸展构型出现在溶液中. 相似文献
32.
33.
安徽省第二煤田地质勘探队钻探工程科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8(5):62-65
我队施工的南龙山勘探区的地层,是一套以砂岩为主的侏罗纪岩层,其中间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和煤层,层位变化频繁,有时在一个回次里要换层几次;侏罗纪砂岩可钻性级别平均在6级以上,钢粒钻进约占29.3%;钻进效率低,平均时效0.71米;孔壁不稳、取芯困难。在该区施工的205钻机,从1978年10月到1978年8月这十个月时间内,孔内事故率高达28%,事故时间占1882小时,其中包括由于泥浆护孔性能差引起的测井事故(占59.3%),以致八个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所完成的三个钻孔,有两个为丙级孔(表1)。 相似文献
34.
35.
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体表面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从取景变换、消隐、光照模型、纹理映射等方面论述了可视化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西部某铜矿为例,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模型(一个地层矿体综合模型和一个矿体三维模型),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建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地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36.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实验地震研究组 《地质科学》1977,12(2):159-171
前言西南地区(指云南、四川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南北构造带即南北地震带的南段,是地壳运动剧烈、构造形态复杂、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的地区。它西临印度洋板块的俯冲带,东濒古老稳定的四川地台和黔桂古陆,岩层遭到十分强烈的挤压,形成了一系列平行于印度洋板块的巨型褶皱带、深大断裂带及弧形山脉。 相似文献
3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二室一组 《探矿工程》1978,(5):43-44
本文介绍的是我所采用的一种生产金刚石微粉的新装置。它的特点是爆炸能量获得了两次利用。因此,产量高,成本低。比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单飞片装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8.
39.
伸展地区铲式正断层作用及其大地测量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铲式正断层作用是伸展构造区最主要的构造运动形式。本文根据铲式正断层作用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结合华北平原伸展区大地测量观测成果,探讨伸展区构造形变铲式正断层现今活动的地表形变效应及其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