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4篇 |
免费 | 304篇 |
国内免费 | 40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2篇 |
大气科学 | 158篇 |
地球物理 | 161篇 |
地质学 | 966篇 |
海洋学 | 150篇 |
天文学 | 26篇 |
综合类 | 117篇 |
自然地理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82篇 |
1978年 | 42篇 |
1977年 | 79篇 |
1976年 | 78篇 |
1975年 | 42篇 |
1974年 | 31篇 |
1960年 | 13篇 |
1959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 《地震学报》1979,1(1):91-107
本文叙述了观测大地热流的方法和仪器, 其中包括在钻孔中测定温度的半导体热敏电阻井温仪和在室内测定岩芯标本热导率的装置.给出了最近几年在华北地区11个地点的16个钻孔中取得的温度和热导率数据以及计算热流值的结果.初步讨论了热流值分布与本区复杂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中国北部及东部地区热流值与世界同类型地质单元相比较具有较高值和较大分散性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22.
刘后昌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4,(6):85-86
湖南"三湘"之一的潇湘,源于永州。永州,又称零陵——现为永州市下辖的二区之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南岭通衢"之称。多数人知道永州,当源于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名篇,尤其是《捕蛇者说》之开头"永州之野产异蛇",黄口小儿皆能背诵。柳宗元被贬永州10年,写了近500篇文章,多与永州有关。其他诸如北宋欧阳修的"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南宋陆游的“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都是吟咏永州的千古名句。可以说,不管是永州,还是零陵,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23.
赤道不稳定波对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道不稳定波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存在于热带东太平洋赤道附近, 通常于每年的春末夏初出现, 以约0.6 m/s速度向西传播, 波周期为20~40天左右, 波长约为1000~2000 km.本文利用一个全球高分辨率海气耦合模式对赤道不稳定波在赤道附近的热量输送进行分析, 表明赤道不稳定波产生指向赤道的热通量, 从而部分抵消了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由Ekman辐散和温度平流导致的强冷却效应, 维持热带地区的热量平衡.其对赤道冷舌区的增暖作用可以消除和减弱气候模式中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系统性冷偏差, 能使冷舌的强度和分布得到合理的改善, 对气候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潜在贡献.赤道不稳定波还可以改变赤道海洋上空低层大气层结稳定度, 导致近地层强的风场辐合辐散, 并进一步影响大气混合层的温度、 风场等气象要素.模拟分析结果还表明, 赤道不稳定波对大气强迫产生二次响应, 改变赤道上空逆温层的垂直位移和逆温强度.研究赤道不稳定波对热带海洋气候及其海气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状况、专业人才队伍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实验室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湖南省第二煤田地质勘探队 《煤田地质与勘探》1976,4(1):39-45,52
我们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伟大教导,依靠群众,分析了以往激发电位的测量方法,初步找到了地层电阻率变化对激发电位测量产生影响的规律。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运用静电学导体等位的理论改进了激发电位测量的电路,基本上克服了地层电阻率变化对激发电位测量的影响。初步攻下了我队十多年来,在下石炭统测水组中、低阻无烟煤只有散射伽玛一种测井参数确定煤层埋深、厚度的难关。初步解决了顶、底板为砂岩的定厚问题,基本上达到了测井规程中两种参数确定煤深、厚度的要求。提高了勘探质量,加快了勘探速度。 相似文献
26.
27.
利用位于海南富克(19.5°N,109.1°E)和广西桂平(23.4°N,110.1°E)两个台站两年多的OH全天空气辉成像仪观测数据,对中国低纬地区的重力波传播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富克和桂平的气辉成像观测中, 分别提取了65和86个重力波事件.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水平波长,观测周期和水平相速度分别集中分布在10~35 km, 4~14 min和20~90 m·s-1范围.重力波传播方向,在夏季表现出很强的东北方向传播.然而,在冬季主要沿东南和西南方向传播. 同时,结合流星雷达风场观测和TIMED/SABER卫星的温度数据,也发现在中层-低热层中传播的大多数重力波表现为耗散传播.且低层-中层大气中背景风场的滤波作用和多普勒频移可能对纬向方向传播的重力波产生的各向异性起到重要的调制作用.然而,经向方向传播的重力波产生的各向异性可能同时被低层大气中波源的非均匀分布以及潮汐变化所影响. 相似文献
28.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现代地质》2000,14(1):78
1 研究内容和目标“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 82 0 -0 3 -0 4 )”研究课题属于国家 863计划海洋技术研究领域。该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负责 ,参加单位有中南工业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同济大学和长春科技大学。该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我国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为即将开始的我国海域区域地质调查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为发展我国的海洋电磁探测奠定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1 )海底大地电磁仪器的研制 ;( 2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研究 (包括理论和海上作业技术研究 ,以及海上试验研究 ) ;( 3 )海底大地电磁数据处理和解释系统研… 相似文献
29.
数字地面模型(DTM)是GIS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数字地球的提出,迫切要求DTM适合网络化的要求。根据地学领域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利用VRML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一般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基于VRML的TIN和DEM三维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和动态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30.
刘后昌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3,(12):92-92
邵阳古称昭陵、邵陵、邵州、邵阳、宝庆,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已有2500余年。西汉初(前202)置昭陵县,这是邵阳有史以来第一个县名,也是第一个汉民族政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