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复杂形体的高精度重力异常正演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介绍一种计算复杂形体重力异常的高精度三维角点法。基本思想是用任意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构成的多面体去逼近实际的任意形体、只要知道多面体各角点的(x.y.z)坐标,便能方便地用解析公式计算出多面体引起的重力异常.因而该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文中对公式作了简明轭要的推导,并附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2.
用Fermat原理作折射波正演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基于Ferm at原理的折射波正演算法,它以模型的离散划分和射线路径搜索为基础,适用于任意地形和起伏折射界面的速度可横向变化的模型。本算法快速且有效,对作沙漠和山地折射静校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在利用1∶50 000 高精度重力资料研究下辽河盆地南部地区的基底构造时,针对该裂谷型断陷盆地基底呈断距较大的破碎断块状格局和盆地下存在上地幔及下地壳隆起的地质构造特点,在分析了布格重力异常成因的基础上, 应用地震测深获得的地壳速度结构和1∶1 000 000 的重力资料,成功地划分出深部地质因素产生的背景异常,并合理地进行了异常分离,从而获得了盆地基底和主要密度界面引起的区域异常。然后采用先二维再三维的重力模拟解释思路,确定了盆地基底的深度。  相似文献   
24.
折射初至同相轴自动拾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折射波的处理、解释,以及地震反射波勘探的折射静校中,都是以折射初至的资料为基础的。因而折射初至的拾取方法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而人工拾取需要大量的工作量,所以研究自动拾取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对实际资料进行试验后,我们发现,在某些地区波的初至特征有较大的变化,或干扰较严重,用目前所发表的自动拾取方法[1],或常用的相关法,拾取的初至都不够准确。本文提出一种“同极性能量比值法”,取得了好的效果,该方法不但对初至波敏感,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因而它能适应复杂地区的情况。本文最后给出了用该方法对某地区实际地震记录中相邻6炮的初至拾取结果的例子。  相似文献   
25.
点源二维电法正演的有限单元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点源二维任意地电断面电阻率法的正演计算是电法勘探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实现了有限差分方法的计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有限单元法是解决电法正演计算又一重要途径,在1971年Coggon首先将有限单元法引进到电法正演的模拟计算中来,以后Rijo等人又发展了这一方法,有限单元法进行电阻率法正演计算的优点,是比较容易拟合实际复杂的地电断电和起伏不平的地形。在实现点源二维地电断面视电阻率异常正演计算的有限单元法中,我们将混合边界条件引入求解,并采朋了若干优化措施,使有限单元法计算视电阻率异常的精度和速度均有进一步提高,获得较好的计算效果。在文献中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这个方法,下面我们较详细  相似文献   
26.
本文首先论述了利用病态方程组奇异值分解法来改善求解等效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试算了过去难以实现的变磁化方向及小磁化倾角时的化磁极,进一步探索用等效源法解决重磁反演问题的可能性。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7.
一、问题的提出如果我们已知一个地区的地电和地形资料,对给定的装置和供电电流值计算视电阻率值,这个问题即是电法勘探的正问题,这是电法勘探定量解释的基础。由于地电条件的复杂性,用一般场论中经典的方法难于求得解答,大量的电测问题目前尚未能得出准确的求解公式,仅对于部分规则的简单地电条件和地形条件可以用公式求解。因此,人们希望从电场所满足的微分方程或积分方程出发,用近似计算方法求其数值解。  相似文献   
28.
复杂构造地区的SVD去噪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VD去噪技术对构造简单地区,特别是地层近水平的情况下的地震剖面的去噪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于构造复杂地区,该法往往失效。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它将同相轴的自动追踪与SVD去噪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次一般的SVD方法是针对整个剖面数据体来计算的,发迹为针对每一样点的邻区,选择小时窗和小道窗的数据体来计算;它利用数据体的旋转方法,来实现同相轴始终保持水平方向;并采取了其他一系列的技术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