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对南海西南陆坡区SA08-34柱状样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并采用古生态转换函数FP-12E计算各样品所代表的海水表层古温度(SST),结合14C测年和CaCO3分析结果,揭示了该海域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末次冰期以来SST具有较大的变化,其中冰后期SST冬季为24.85~26.23℃,夏季为28.81~29.36℃,季节温差为2.66~4.47℃;末次盛冰期SST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SST冬季为23.60~26.86℃,夏季为28.45~29.63℃,季节温差为2.34~5.09℃;末次间冰段SST冬季为23.48~27.57℃,夏季为28.82~29.73℃,季节温差为2.16~5.34℃。南海西南陆坡区在末次冰期出现6次明显的海水表层降温事件,其中"新仙女木"事件的年代约为11.75~12.38 kaBP,H1-H4事件的年代分别约为15.51~16.76、21.15~22.40、26.79~27.42和34.31~34.94 kaBP。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2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的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影响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揭示了控制沉积物特征的地球化学作用。结果表明,岛(陆)架--岛坡区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较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受沉积区离岸远近和水深大小等因素控制的钙质生物、硅质生物和陆源碎屑的沉积作用,其次为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作用与基性火山碎屑的沉积作用;海槽--陆坡区有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主要由硅质碎屑沉积和粘土质陆源、火山碎屑在时空旧的交替沉积所控制,宇宙源沉积、自生沉积、碱性火山碎屑沉积、热液作用等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3.
莺歌海盆地陆架区作为南海北部的一个重要地质构造单元,记录了第四纪以来沉积和海平面变化的丰富信息。通过对研究区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深水区钻孔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特征,研究区浅部地层划分出层A和层B 2套地层单元,并进一步对研究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3种沉积亚相的地震特征进行了解释分析。钻孔AMS14C与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三角洲形成于晚更新世65~56 ka,即MIS4晚期—MIS3早期。结合钻孔岩性和有孔虫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地质、沉积背景等资料,开展了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认为莺歌海盆地的构造和古地貌、海南岛隆升、物源供给、海平面变化、古季风对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西部的GX149重力活塞柱状样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粒径以假单畴(PSD)为主。天然剩磁强度分布范围为(1.07~6.51)×10-7 Am2,平均值为3.33×10-7 Am2。经过0~80 mT交变场退磁后,几乎所有样品均可获得稳定的特征矢量方向,且磁倾角绝大部分为正值,表明整个GX149柱状样处于布容正极性期。样品的磁倾角普遍存在浅化现象,且从顶到底,磁倾角变浅程度逐渐增强,与沉积物的压实作用有关。通过与相邻海域柱状样的对比,估算出GX149柱状样的平均沉积速率在0.79~2.42 cm/ka之间,其底界年龄在256.2~781 ka之间。  相似文献   
35.
为了进一步查明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砂矿资源潜力,在海南岛东南部平均水深30~100 m的海域,通过对815 km的单道地震资料处理解译,发现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发育大量三角洲沉积,为有利砂矿沉积区;并通过在该区域采集的70个表层及23个柱状样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研究,计算了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独居石4种有用重砂矿物的品位, 讨论了这4种有用重砂矿物平面上和纵向的品位状况。结果表明,有用重砂矿物主要矿种为锆石和独居石,其次为金红石和钛铁矿;有用重砂矿物的富集受到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物类型、水动力分选等多种因素控制。最终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划分了2个潜在的有用重砂资源成矿远景区,其中黎安港-港坡港近海重砂矿物成矿远景区,平均水深30~60 m,面积为1 019.19 km2,沉积厚度约1.5 m,保守估计重砂矿潜在资源量为4.92×108 t,具有较大资源潜力,为将来开采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6.
点源激发瑞利波的半空间波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  钟和  谭海平 《物探与化探》1999,23(2):128-132
用改进的Cagniard-Dehoop方法导出均匀弹性半空间表面点源激发的瑞利波波场位移精确表达式,由此式求得弹性半空间任意点的位移,描绘了稳态和瞬态震源激发的瑞利波波场.  相似文献   
37.
冰后期钱塘江口沉积层序和环境演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百余个钻孔资料的分析,辨别出代表古河谷、古河谷边缘和古河间地等三种不同的冰后期沉积层序。由沉积层序的特征、厚度、分布确定了末次冰期钱塘江古河谷的范围、深度和主河道的位置,分析了冰后期海侵过程中古河谷的充填、古海湾的形成,以及河口湾的发育和演变。钱塘江河口湾基本的发育趋势是逐渐束狭变浅。  相似文献   
38.
综合分析了研究了采自布兰斯菲尔德主体海槽中PC10孔的全部室内外资料;岩芯,粒度特征,矿物组分,生物尸体等年代学等,指出了整个岩芯柱代表了区内112.5ka以来冰-系环境的沉积。沉积作用包括生物硅质宙积,火山碎屑沉积和浊流沉积等。  相似文献   
39.
南海及邻域具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物源,为海洋固体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堆积环境。为系统查明南海及邻域砂矿资源分布情况,本文通过对南海及邻域260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碎屑矿物鉴定,以及重矿物的品位计算,分析了南海及邻域有用矿物砂矿资源以及建筑用砂资源分布特征并预测了远景区,总结了砂矿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南海及邻域具有远景的矿种主要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锐钛矿、独居石和石榴子石等;重矿物高品位矿点主要集中在南海东北陆架、菲律宾海盆、南部陆架,重矿物异常区主要位于周缘陆架浅水区以及越东外陆架浅水海域、菲律宾海盆。锆石品位异常区的范围最大,达到工业品位的面积也最大;其次是磁铁矿、钛铁矿、独居石的异常区;锐钛矿、金红石异常区的面积相当;石榴子石品位异常范围最小。根据砂矿的分布规律、大地构造背景、成矿条件以及成矿元素特征,圈定了24个有用重矿物砂矿成矿远景区和6个成矿带。沉积物中砂(0. 063~2 mm)含量大于50%的建筑用砂的远景区9个,主要分布于海南岛西南面到台湾海峡南部一线以北海域,其次为南海南部礼乐滩、万安滩、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其余海域极为罕见。基于南海砂矿资源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近岸型、潮流砂脊型、古河道埋藏型、峡口型、陆架坡折带型等五种砂矿成矿模式,为海砂资源进一步勘查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0.
前人提出南海晚第四纪碳酸钙含量变化存在“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两种基本类型,本文利用δ18O、CaCO3含量、Al2O3含量、SiO2含量、浮游有孔虫丰度及钙质超微化石丰度,来表征南海与台湾东部海域13个柱状样的碳酸盐旋回特征。CaCO3含量和SiO2含量通常是表征碳酸盐旋回的良好指标,二者的变化常呈相互消长关系。研究区碳酸盐旋回包括“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两种标准型式,但也存在不规则形态。“大西洋型”碳酸盐旋回与海平面冰期-间冰期升降旋回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的具有该旋回特征的柱状样主要分布在南海水深3000 m以浅区域,其中南海北部碳酸盐旋回很可能伴随着海平面下降(上升)期间富集陆源较粗(细)颗粒物的过程。“太平洋型”碳酸盐旋回在南海现今碳酸钙溶跃面上下很大水深范围都有分布,碳酸钙溶解作用旋回不是“太平洋型”碳酸盐旋回的根本原因。本文研究的台湾东部海域柱状样碳酸盐旋回既不属于大西洋型,也不属于太平洋型。研究区浅地层沉积速率变化与碳酸盐旋回的型式关系不大,主要受控于水深和冰期旋回中海平面变化。随着水深增大,沉积速率趋于增加。MIS2期平均沉积速率大约是MIS1期平均沉积速率的2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