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篇 |
大气科学 | 58篇 |
地球物理 | 74篇 |
地质学 | 336篇 |
海洋学 | 88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78篇 |
自然地理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在 2 0 0 1年全省气象局长会议上 ,四川省局党组提出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全省气象部门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 ,要求采取“拓展领域、整体推进、推出重点、局部超越”的策略 ,建设好国家气象系统、地方气象事业和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这三大支柱 ,促进四川省气象事业的发展。目前 ,各个部门内正在加大改革力度 ,推出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意图创造出一种合适的环境 ,使之能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这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依靠这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气象科技的创新 ,利用科技的力量实… 相似文献
212.
本文通过调研大量文献,系统梳理了前人关于中上扬子地区震旦纪灯影期古海洋环境特征的研究方法和主要认识,特别是关于古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古温度和古盐度等3个要素。结果表明,震旦纪灯影组沉积时期,中上扬子地区的古海洋是一个水深较浅、并逐渐趋于氧化的浅海水体环境;古海水温度为7.0 ℃~38.6 ℃,且在灯影组晚期升高,主要为亚热带气候;海水盐度较新元古代早期有降低的趋势,但仍为海相环境,且灯影组二段和灯影组四段时期盐度相对更大。震旦纪灯影组沉积时期的古海洋环境在地质演化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时空意义,能够为解释当时地球的气候条件和生物演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提供依据。现阶段研究中的问题包括:1)缺乏同时期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区域对比;2)古海水绝对深度的研究十分薄弱;3)缺乏古海水盐度的直接指示依据。建议开展高分辨率古环境指示参数垂向序列和多剖面横向对比的研究,尝试定量分析氧气浓度随古海水绝对深度的变化规律,探索指示古海水盐度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213.
214.
SARS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中国当前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防治工作的迫切需求,作者基于其在地理信息科研领域具有大型国产GIS软件平台(SuperMAP)及其在辅助决策空间信息模型工具等方面的科研优势,紧急研制了“国家SARS疫情控制与预警信息系统”。该系统由5个子系统构成,是一个将空间定位、空间信息管理、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了前后端一体的SARS疫情实时传输、处理、分析和分布完整的信息系统。在SARS疫情的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及其防治与监控措施的发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5.
216.
本文根据储集岩样品的显微特征,分析了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下第三系中一深部储层中孔隙的成因类型、微观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原生孔隙、混合孔隙及次生孔隙3个发育带。中一深部储层中原生孔隙所占比例很小,以次生孔隙为主,随埋藏增大,次生孔隙所占比例相应增加。中深部储层中主要分布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其深度分别为3200~3500m,3600~4000m,4200~4500m。次生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也可见到铸模孔和微裂缝。导致原始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压实和胶结作用,次生孔隙形成机理主要包括长石、方解石的溶解作用和矿物的转化等。本文还讨论了储层岩相、岩性特征、地层水中有机酸浓度的改变、早期方解石的充填、烃类注入、异常高压及微裂缝等地质与地球化学因素对中深部储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17.
218.
219.
根据对GMS-4地球静止卫星所发定位网格数据的分析,发现同一纬线上两定位格点间象素分辨率的变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可以利用等比级数的原理计算象素分辨率,从而确定象素的地理位置。据此设计的非线性插值方法明显优于线性插值法。 相似文献
220.
全球范围内超深层油气的不断发现,对经典的生烃理论提出了挑战,外源氢加入的有机-无机复合生烃过程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地质观察统计数据,分子氢在沉积盆地中分布广泛,形成机制复杂。在地质环境中,水和水-岩反应、深部流体等途径产生的无机氢是最主要的外部氢源。可控加氢模拟实验揭示了沉积盆地的氢逸度水平是调控烃类产物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干酪根的加氢裂解是沉积盆地中易于发生的生烃过程。外源氢介入生烃过程的前提是环境氢逸度大于沉积有机质本身的氢逸度,其有效范围受生烃母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制约,约起始于生油高峰之后,约终止于沉积有机质H/C=0.3之时。亦即,有机-无机复合生烃作用是沉积盆地超深层生烃的有效途径。在其有效发生的范围内,油气资源类型依然由生烃母质类型(化学组成和结构)、成熟度和受热历史等因素决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同于经典理论的生烃模式。外源氢的参与,在成熟阶段可小幅度提升生油产率;在高—过成熟阶段可显著增加天然气产率;在高成熟阶段,加氢脱烷基作用最大可增加50%的轻质油/凝析油产率;在过成熟阶段,加氢脱甲基-开环作用最大可增加约5倍甲烷产率。有机-无机复合生烃模式的确立,丰富了传统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