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珠穆朗玛峰北坡二叠纪动物化石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通过三年(1966-1968)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我国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层系统。他们对该区南部的二叠系合称为色龙群,认为采到的化石属于早二叠世茅口期,可能包括部分晚二叠世龙潭期。同时指出:“至今没有在剖面上发现Gangamopteris植物群”;“对(该区)相当我国南方栖霞期的沉积和相当喜马拉雅西段的Talchir冰碛层,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22.
6月3日,随着老牛河宏丰建材厂、上白作建材厂两家持证到期矿山企业被关停,为焦作市解放区辖区内的持证矿山企业关停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23.
The chorophyll fluorescence ratio F685/F735 in vivo can be a useful indicator for stress detection inhigher plants and seaweed. DCMU [3 - (3, 4 - dichlorophenyl ) - 1, 1 - dimethylurea] treatment influencesthis ratio. Th effects of DCMU on F685/F735 of marine red, brown and green algae under excitationlight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were investigted. In the brown algae, Laminaria japonica and Undariapinnatifida,DCMU did not increase this ratio under blue light excitation but increased the ratio slightlyunder excitation by green light. For the red algea, Halymenia sinensis, DCMU increased the ratiomarkedly under both blue and green ligh excitation. The percentage increase could reach 50% (undergreen light excitation) and was due to unequal enhancement at the two emission maxima by DCMU. Afraction of chlorophyll which contributed to fluorescence in the 735 nm region was less sensitive toDCMU and was likely from photosystem I of red algae. In the green alga, Ulva pertusa, DCMU causeda slight increase in F685  相似文献   
24.
青岛市东海路绿化美化工程荣获1999年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其中一项重要的单项工程——青岛名人精品雕塑园护岸工程,由青岛港湾工程勘察设计院设计,由中港一航局二公司施工。青岛港湾工程勘察设计院被青岛市政府授予“青岛市东海路绿化美化工程先进单位”青岛东海路工程荣获“鲁班奖”@金玉  相似文献   
25.
乐平统底界全球界线层型(GSSP)已经被确定在中国广西来宾县的蓬莱滩剖面,这一界线以牙形类化石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 Mei&Wardlaw的首次出现为标志,位于蓬莱滩剖面的茅口组顶部来宾灰岩的6k层之底,层型剖面点位于C.postbitter hongshuiensis至C.dukouensis的演化谱系内,大致与阿布萨罗卡巨层序(Absaroka Megasequenses)的中部与上部之间的界线相当。层型剖面点位所在的来宾灰岩代表了一套界于茅口组和合山组之间的低水位沉积,在这一界线附近,类、腕足类、珊瑚类和菊石类等动物群均发生了重大更替;同时,δ13C值和87Sr/86Sr同位素比值也有一个明显的降低。从瓜德鲁普世晚期的磁性正常极性带向吴家坪早期反向极性带的转变也发生在这一界线附近,因此,这一界线可以很好地用于进行全球海陆相地层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