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139篇 |
地质学 | 13篇 |
海洋学 | 4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设计适用于人工地震宽角折射/反射测深数据,以走时残差为阈值迭代计算一维速度结构的线性反演流程,并编制相应程序LIAE1D。其特点:1)建立自适应的初始模型|2)运用广义逆矩阵法求解线性方程。该方法和程序可行有效,其结果可为后续二维反演提供较为优化的初始模型。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双台脉动记录的相关系数估计福建地区瑞利面波的群速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福建省数字地震监测台网中8个宽频带台站的速度型脉动记录,计算两两台站之间垂直分量的脉动在相同时间窗(窗长为5分钟)的相关系数,按照移动窗技术得到各个不重叠窗口的相关系数,并对其进行相干叠加,依此计算出两个台站之间瑞利面波的群速度及其在福建地区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叠加结果的信噪比随叠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时间段叠加结果波形相似;峰值到时稳定,台风不会对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利用这个方法得到的福建地区周期约为3~5秒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在2.9~3.1km/s之间,这和传统方法得到的瑞利面波的传播速度很接近。 相似文献
113.
基于强震观测的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防灾减灾中心大楼是一栋高约40m,安装有强震观测系统的隔震大楼,目前该结构台阵已记录到30多次地震引起的大楼地震反应。本文利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功能的ETABS软件建立大楼结构模型,同时考虑隔震结构的楼梯和填充墙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台阵记录验证大楼结构模型线弹性地震反应的可靠性,说明隔震大楼结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大楼的地震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楼原型动力性能实验的实测参数,以大楼自由场地的三个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人,对大楼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楼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14.
水平成层场地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先推导了李小军积分格式(中心差分与Newmark平均加速度法相结合)的增量形式,并据此离散动力平衡方程,同时,采用Pyke提出的土动力本构模型以及多次透射人工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水平成层场地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方法,并据此编制了计算机程序。数值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土层在强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15.
116.
1 INTRODUCTION Helium is a trace element in natural gas and the lightest element of all rare gases. It is formed during natural nuclear processes and it is chemi- cally stable. Because of its strong diffusibility and permeability, it is used as a very sen… 相似文献
117.
118.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e soil response of the Xiangtang borehole seismic array under real strong ground motion, reveal the site response, verify the technique of borehole exploration, and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in-situ test and laboratory tes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 methods. One is the layered site seismic response method, whose layer transform matrix is always real. The other is a global-lo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hich uses genetic algorithm (GA)-simplex method. An inversion of multi-component waveforms of P, SV and SH wave is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By inverting the records of three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obtained from the Xiangtang borehole array (2# ) site, the soil dynam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cluding P velocity, damping ratio and frequency-dependent coefficient b, which has not been given in previous literatures,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S wave velocity of the Xiangtang 2# borehole is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at obtained from the 1994 in-situ test, and is close to the velocity of the 3# borehole, which is more than 200 m away from the 2# borehole. Meanwhile, perceptible soil nonlinear behavior under peak ground motion of about 60×10-2m/s2 is detected by the inversion analysis. The presented method can be used for studying the soil response of other borehole array sites. 相似文献
119.
120.
目前研究地震动空间变化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密集台阵(如SMART1台阵等)的强震观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由于地震动观测资料的不足,因而缺少基岩及不同场地类别地震动相干函数模型. 本文利用数值方法了模拟理论地震图,进而研究采用震源位错模型的基岩随机地震动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考虑震源破裂速度、子源个数、震源深度和介质传播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具体思路为:首先对应于每个样本,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弹性半空间近场地震动场,而后对所有样本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给出了一个走滑断层情形下的近场基岩表面及沿基岩竖直方向水平分量地震动的相干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