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346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该地区自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和构造演化机制一直是地质研究的热点。为精细刻画青藏高原板块、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的拼合关系及差异性隆升特征,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端的碧口地块进行了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测试,以及热史模拟和岩石冷却速率计算。结果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在(118±5~265±29)Ma和(29.0±2.7~54.0±7.0)Ma之间;碧口地块东北缘及北缘冷却速率接近,在3.125~3.448 ℃/Ma之间,东缘冷却速率相对较低,为2.041~2.273 ℃/Ma。结果表明,中、新生代以来,碧口地块及其周缘总体上经历了持续隆升过程,但不同地区隆升特征具有差异性:碧口地块北侧在早、中侏罗世(151±7)Ma经历了构造挤压和隆升过程;东部相对较晚,在晚侏罗世(143±11)Ma经历了构造隆升阶段;东北端在早白垩世才与华北板块拼接并进入持续构造隆升阶段。进入古近纪(54.0±7.0)Ma隆升阶段,即始新世早期后,碧口地块东缘在始新世中后期(44 Ma)开始发生构造隆升,北缘自渐新世中晚期(29~32 Ma)开始发生显著的构造隆升。上述区域在10 Ma(中新世晚期)共同进入快速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92.
研究目的】甲玛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最重要的斑岩成矿系统之一,具有斑岩、矽卡岩、角岩、脉状金矿四位一体矿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矿物种类和多样的金属矿化。其中,磁黄铁矿作为重要的金属矿物之一,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金矿化的耦合关系一直不明确。【研究方法】此次,以甲玛斑岩成矿系统外围和远端的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镜下鉴定,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方法(LAICP-MS)对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开展测点分析和扫描分析,详细揭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甲玛矿床磁黄铁矿主要富集Co、Ni、Cu、Zn、Ge、Se,弱富集Pb、Bi、Sb、Te、Ag、As,而Mo、Cd、In、Sn、Ba、W、Au、Tl、Th、U等元素含量较低。其中,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具有较高的Co/Ni比值,能有效揭示其岩浆热液成因,而角岩中磁黄铁矿可能继承了一定的沉积特征。【结论】甲玛矿区磁黄铁矿的Cu、Zn、Pb含量变化特征与矿床空间矿化规律一致。矽卡岩中的块状磁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主要呈他形、不规则的独立金矿物产于磁黄铁矿的孔隙和粒间。同时,金的富集和沉淀可能与富铋的熔体有关。创新点:磁黄铁矿是甲玛超大型斑岩成矿系统中典型的金属矿物之一,其微区原位分析清晰揭示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成因,同时,证实矽卡岩中磁黄铁矿的高品位金与成矿流体中的富铋熔体有关。  相似文献   
93.
甘肃成县庙沟—大沙湾铅锌矿区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的西成铅锌矿田内,矿区的铅锌矿化受安家岔组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和条带状大理岩的控制,喷流沉积(成岩)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为喷流沉积的SEDEX型矿床,同生沉积特征明显,具热水沉积特征,发育有硫化物岩、重晶石岩、硅质岩等。预测靶区为马蹄沟一带近EW向岩相突变带。  相似文献   
94.
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及其模拟和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是开展多学科、多圈层集成研究的重要平台,其发展是国际地学领域特别是全球变化领域竞争的前沿。中国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10年得到快速发展。研发格局上已经形成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和高校三足鼎立的局面。文中在简要回顾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早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加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9个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技术特点,初步评估了中国4个模式对全球和东亚气候模拟的基本性能,分析了其在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对全球降水与温度的预估变化及其与平衡态气候敏感度的联系。最后,结合国际态势,从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中国气候模式研发工作需要加强的8个方向。   相似文献   
95.
新参考系的引入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观测、参考架、模型、时间尺度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被引入使用,IAU2000年大会决定从2003年起采用新的天球中介极(CIP)、新的天球中介原点(CIO)、新的岁差一章动模型和新的UTI定义等,并定义了新的中介的运动参考架,由此给天体测量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天体测量学的内容和实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据此,对天体测量学的术语、概念和定义的变化作了描述,并讨论了变化的原因和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新的一套天体测量理论和方法正在变更之中,我们应及时跟上这个领域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6.
近1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天体测量学研究的内各以及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描述近10年来国际天体测量研究的进展和前沿课题;叙述我国天体测量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基础,以及近10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其他科学组织支持下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10~2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97.
古生态学对于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和找矿工作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横县六景泥盆系各门类生物化石极为丰富,组合面貌和生态类型多样,属种分异度高,与岩相关系密切,变化明显,许多学者对各门类化石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地层对比较为成熟,是综合古生态研究的理想剖面。 六景地区在早古生代经过漫长的隆起剥蚀后,到晚古生代初才开始接受新的沉积。整个泥盆纪大致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海水进退旋迴,古地理面貌由初期的滨晦,浅海陆棚变为浅海碳酸盐台地直到晚期浅海潮坪环境。海水进退导致各种生态环境的产生和变迁,生物群面貌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早泥盆世莲花山期为潮上—潮间带环境,主要为广盐度的潮间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一种无线数据传接口及控制装置。装置中采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串—并、并—串变换及频率调制、其硬件成本低廉,工作可靠,可用于速率为50、300、600或1200bps的数传通信。  相似文献   
99.
天球参考系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学  金文敬 《天文学进展》1992,10(4):283-290
  相似文献   
100.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1983年学术讨论会,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于4月24日~26日在武汉召开。参加单位有中国科学院所属各天文台,南京大学和北师大天文系以及测绘部门的代表共76名。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