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0篇 |
免费 | 147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篇 |
大气科学 | 247篇 |
地球物理 | 149篇 |
地质学 | 362篇 |
海洋学 | 110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5年 | 4篇 |
1938年 | 2篇 |
1936年 | 1篇 |
1926年 | 1篇 |
192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运用V-3θ图像结构预测方法,可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预报天气的转折性变化.对2000年6月沙澧河流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概括了具有预测意义的大暴雨过程的V-3θ图像结构特征.无探空站的区域强降水,在周围临近站点资料上亦有较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42.
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的限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岩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岩中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振荡生长环带明显,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白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68Ma,为中侏罗世岩浆事件的产物。岩体具有高硅(Si O2=74.61%~80.16%)、富铝(Al2O3=10.59%~13.90%)、贫铁(Fe2O3=0.11%~0.3%)等特征,在化学上属于准铝质-过铝质(A/CNK=0.97~1.13)系列。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锆石的εHf(168Ma)=+7.53~+11.66,二阶段的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595~966Ma之间。上述特征表明,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岩浆起源于新增生加厚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在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衔接地区变质杂岩和冀北-辽西地区区域性地层不整合面的存在,表明大兴安岭西坡-冀北-辽西地区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有关的陆壳加厚过程。因此,研究区内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形成应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过程中的陆-陆碰撞作用有关,而与古环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无关,其形成时代也限定额尔古纳地块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时间应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43.
对海洋上卫星测得的近红外波辐射反映的信息进行理论分析,表明卫星近红外波段图像上反映的海况信息,1996年11月5日陆地卫星TM6图像显示胶州湾海表温度的波状分布,TM2,TM3,TM4波段彩色合成图像显示胶州湾的悬浮泥沙含量分布和泥沙运动。TM4图像显示在海洋波动和风力作用下的海况,并用实测潮汐资料,气象信息解译胶州湾海况,在胶州湾中,西部,悬浮泥沙含量较高,而TM4波段辐射值较低,图像阴暗,较高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东北地区地幔热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而揭示东北地区地幔热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就是研究东北地区玄武岩的成分变异特征.系统总结并对比了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玄武质岩石和新生代玄武质岩石的化学成分变异,以便揭示研究区中生代晚期-新生代的地幔热演化过程.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玄武岩在化学上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以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它们的La/Nb和La/Ta比值分别介于1.8~5.6和30~87,暗示岩浆起源于岩石圈地幔;它们的初始87Sr/86Sr值、εNd(t)和εHf(t)值分别介于0.704 5~0.706 9、-1.52~+3.60和+1.74~+7.77,表明岩浆源区属于弱亏损-弱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早白垩世玄武质岩石的Sr-Nd-Pb同位素成分指示岩浆源区是由DM和EMⅡ型地幔端元混合而成,并经历了俯冲流体的交代.表明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玄武质岩浆源区为受早期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新生代超钾质和钾质玄武岩具有Nb-Ta的弱负异常,87Sr/86Sr值为0.704 7~0.705 7、εNd(t)值为-6.3~-0.8,而地幔捕掳体具有Sr-Nd同位素亏损特征;钠质玄武岩具有Nb-Ta的正异常,较超钾质和钾质玄武岩具有低的87Sr/86Sr(0.703 5~0.704 2)以及高的εNd(t)值(+3.4~+6.6),类似MORB的同位素组成,这些特征说明大兴安岭北段新生代玄武质岩石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和新生代玄武质岩石成分的差异不仅指示其岩浆源区从岩石圈地幔转变为软流圈地幔,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研究区地幔的热演化过程——从早白垩世高的地温梯度到新生代低的地温梯度的转变.这一过程也是岩石圈从中生代晚期到新生代逐渐增厚的过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可以得出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的玄武质岩浆作用与岩石圈伸展、减薄形成的裂陷作用相关,而新生代玄武质岩浆作用则与陆内裂谷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5.
卤虫(Artemia)又叫卤虾 ,卤虫子或丰年虫 ,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耐高盐的小型低等甲壳类动物 ,全长1.2~1.5cm ,卤虫天然栖息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 ,按水中的离子成分来分有氯化钠型、硫酸盐型、碳酸盐型和钾盐型[1]。卤虫不仅营养价值非常高 ,而且生长和繁殖速度快 ,很容易培养。美国专家对24种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定 ,表明卤虫是仅次于大马哈鱼的最适于养殖的水产经济动物 [2]。卤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和丰富的 β 胡萝卜素、核黄素等[3]。卤虫不仅在水产动… 相似文献
46.
滇西潞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保山地体。由于新生代强烈的陆内变形作用,保山地体与青藏高原腹地体的对应关系难以确定。野外观察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潞西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震旦系—寒武系蒲满哨群及下奥陶统大矿山组)大部分碎屑锆石Th/U0.1,说明其大多为岩浆成因。U-Pb年龄跨度较大,太古宙—早古生代都有分布,且具有明显的562Ma、892Ma及2265Ma年龄峰,以及较弱的1680Ma和2550Ma年龄峰。保山地体潞西地区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南羌塘沉积地层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相似,说明其具有相同的物源——冈瓦纳大陆北部的印度大陆。在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保山地体位于印度大陆北缘,与南羌塘、喜马拉雅地体相邻。伴随着俯冲相关的增生造山过程,保山地体形成相应的新元古代末期—早古生代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47.
广西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河发育。本文以西南岩溶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地下河为例,分析岩溶地下水动态特征及计算推测最大洪水位标高,提出几条经济可行的治理隧道水患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不同陆面方案对沪宁高速公路团雾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沪宁高速公路实时监测的气象数据分析了2007年11月24日发生在沪宁高速公路镇江段团雾过程的气象要素变化。通过WRF模式耦合三种不同陆面方案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旨在检验WRF模式耦合陆面方案对镇江段团雾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WRF模式模拟出的团雾天气过程对陆面方案的选择比较敏感,耦合了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后的试验结果更接近实况。(2)水汽参量模拟结果中,SLAB方案比NOAH方案和RUC方案效果好些,NOAH方案与RUC方案差异不大。(3)在地面感热通量变化率模拟上,三者有些区别;在长波辐射变化率模拟上,NOAH方案较优越。(4)在涡度场高值区模拟上,NOAH方案效果比SLAB、RUC方案更好。 相似文献
49.
1.在惠灵顿地区,估计应变已以大板块运动的理论所预期的速率积累起来,总的累积运动在东西方向为40-50mm/a。2.该地区主要走滑断层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占平行于断层走向的板块运动的90%以上,大约为30-35mm/a。我们推断该地区过去所有的走滑大地震(≥7.5级)都发生在这些断层上,未来不将发生在它们之上。3.浅源逆断层地震的运动仅仅占垂直于断层上,未来还将发生在我们推测,剩余的应变量以小于10 相似文献
50.
基于潜标测量的海洋环境噪声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海洋环境噪声测量潜标系统对南海典型海域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海洋环境噪声测量,16通道海洋环境噪声测量系统每小时测量两分钟噪声信号。数据处理结果表明,800~5 000Hz范围内,噪声谱与风速相关性最好,且风速越大相关性越好,噪声谱与风速的相关性好于与浪高的相关性。风关噪声谱级在海水中部基本不随接收深度发生变化,但由于测量水听器阵长度未能覆盖整个水深,因此未给出海面和海底处谱级变化规律。在400Hz以上的高频段整个风速范围内噪声谱级都随风速发生变化,且噪声谱级与对数风速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