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91.
基于MODIS的青藏高原季节性积雪去云方法可行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青藏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区,季节性积雪分布破碎,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可为该地区提供每日积雪监测数据,然而云是光学遥感最大的影响因素,为研究MODIS每日积雪产品去云方法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根据原理将去云方法归纳总结为五大类,并对每种方法的“潜在假设”开展分析讨论。结果显示:基于时间连续性的方法适用性强,去云效果明显,上下午积雪连续的平均概率为72.5%,而2~5d的连续积雪的概率为5.6%~43%不等,可靠性差;临近像元法可去除零散分布的云,平均正确率达到95.5%,但去除云量较少;基于高程的去云算法在山区适用性好,而在高原腹地由于坡度较小而错判概率较大;采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去云则依赖于微波对云的识别率,往往误差较大;采用数学方法拟合积雪边界在积雪破碎、降雪融雪较快的青藏高原地区,物理意义较弱。通过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区MODIS日积雪产品的去云,需综合多种算法的区域适用性,充分考虑青藏高原地形及积雪本身的特征,逐步完善每日积雪去云工作。  相似文献   
92.
近4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库车、沙雅、新和气象站1961~2000年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观测资料,分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40年来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年均日照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为31.64 h/10a,减少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夏、秋和春季;近40年来年均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增长倾向率约0.17℃/10a,年内冬、秋两季呈上升趋势,春、夏两季呈下降趋势;近40年来年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倾向率约10.16 mm/10a,年内除秋季外,夏、春、冬季降水均呈增长趋势;近40年来年蒸发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约149 mm/10a,年内蒸发量减少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夏、春、秋和冬季.  相似文献   
93.
以公众对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的认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公众对地质灾害的分类与识别、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未来发展等两大方面的认知现状,并剖析了地质灾害相关问题的公众认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背景的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超过60%的公众只能辨别出滑坡和泥石流这两种地质灾害,一半以上的公众不知道我国有专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且公众对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水平还不是很满意,据此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及其防治领域的宣传、教育和群测群防落实等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认知问题,文中从公众自身、社区组织和政府机关等三个方面探寻了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对推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
基于1961~2017年青藏高原腹地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4个站(拉萨、日喀则、泽当和江孜)夏季(6~8月)月平均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气候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并探讨了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总云量和地面水汽压的联系。结果表明:(1)1961~2017年该地区夏季气候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气温(相对湿度)显著升高(下降),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本世纪初气温(相对湿度)均发生了显著的突变。(2)该地区夏季气候因子间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密切关系:气温与相对湿度和降水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降水与相对湿度为正相关。(3)该地区夏季气候因子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同期总云量和地面水汽变化有关。1961~2017年总云量持续减少是气温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温的显著升高和降水变化不明显又造成了相对湿度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5.
对于开鲁盆地姚家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晚白垩世孢粉学资料,而且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钻孔QIV-48-61深315~447 m井段的岩心做了详细采样、描述,并进行了孢粉化石的处理、鉴定和分析,在其中的10个层位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73属88种,并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Schizaeoisporites-Cyathidites-Tricolpo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Taxodiaceaepollenites和Schizaeoisporites-Exesipollenties-Tricolpopollenites,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及与外区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将其时代划归为晚白垩世Coniacian晚期-Santonian早期,其层位相当于姚家组.根据孢粉母体植物形态和生态特征、干湿度环境和气候环境,将其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植被、干湿度和气候带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第1演化阶段(405.9~413.2 m)沉积时期植被面貌大体为针叶林与草本共生,对应于湿润、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第2演化阶段(389.7~405.9 m)植被面貌演化为以高大乔木型针叶树种占优势地位,并出现一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对应于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第3演化阶段(336.0~389.7 m)植被面貌与第1阶段相似,为针叶林与草本共生,干旱化有所缓解,对应于半湿润-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96.
利用试验资料,对蒸散面积2 m2和4 m2两种尺寸蒸渗计测量蒸散量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 m2蒸渗计与4 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2 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总体要略偏大,日蒸散量平均偏大4%,月蒸散量平均偏大10%,年蒸散量相对偏大5%;典型天气条件下,2 m2蒸渗计和4 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的日变化过程基本相同,小时蒸散量的差异表现为晴天时白天显著偏大、夜晚略有偏小,阴天时白天略偏大、夜晚较接近,雨天时白天、夜晚均非常接近的特征。晴天和阴天时,2 m2蒸渗计比4 m2蒸渗计测量日蒸散量分别偏大1.78 mm和0.12 mm,雨天时偏小0.11 mm;2 m2蒸渗计比4 m2蒸渗计测量蒸散量总体偏大的原因,主要是2 m2蒸渗计土壤温度显著高于4 m2蒸渗计和建造时间不同导致土体内部土壤湿度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97.
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识别并统计引起数据曲线发生畸变的干扰因素,认为主要有气压、降雨、地下水、雷电、电源干扰等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干扰特征,以便识别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异常。  相似文献   
98.
1981-2010年青藏高原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 作为冰冻圈最为活跃和敏感因子, 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备受国内外关注.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1981-2010年地面观测积雪日数资料, 较系统地分析了近30年来高原积雪日数的时空变化特点. 主要结论如下: (1) 近30年内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减少趋势, 减少幅度达4.81 d·(10a)-1, 其中冬季减幅最为明显, 为2.36 d·(10a)-1, 其次是春季(2.05 d·(10a)-1), 而夏季最少(0.21 d·(10a)-1); (2) 30年间, 积雪日数较少的年份多数出现在本世纪初10年内, 且2010年属于异常偏少年, 高原积雪日数在1997年左右发生了由多到少的气候突变; (3) 在空间上, 北部柴达木盆地及其附件区域部分气象台站观测的年积雪日数出现了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之外, 高原91.5%的气象站年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 且高寒内陆中东部和西南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等高原历年积雪日数高值区域减少最为明显; (4) 由于受到气象台站所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表类型、海拔高度、局地气候以及大气环流等综合影响, 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的空间差异很大, 最多达146 d, 最少的则不足1 d, 平均仅为38 d, 其中高寒内陆中东部是积雪日数最长的区域, 而东南部海拔和纬度较低的干热河谷地区积雪日数最少.  相似文献   
99.
一种基于GIS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候学方程建立的多元回归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持下,实现了西藏拉萨地区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空间网格化。得出,上述方法对拉萨地区等山地地区气象要素的空间网格化方面是有效的手段,该方法对气温的空间插值精度优于降水。   相似文献   
100.
根据1:1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所获资料,分析了育王山山前断层的几何结构和新活动时代。断层北起岙张水库大坝东北,向南经河头蕉-竺家-陈家-钱家-俞家-王家一线以西,止于詹家西南,由2条次级段呈羽列式展布,北段为岙张水库-红岩水库段,南段为红岩水库东南-詹家段。剖面上断层地貌显示清楚,西侧为侏罗系构成的育王山低山,东侧为大楔盆地。各条断层皆由多个断面构成宽几米-几十米的断层带。根据探槽、天然剖面特征和OSL、ESR样品年龄测试结果综合分析,断层至少有两期活动,早期活动性质为逆断层,时间为早更新世,晚期活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兼正断或逆断层,时间为中更新世,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通过探槽揭露,确定育王山山前洪积扇陡坎是人类活动造成,而非断层陡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