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1979年6月东亚和南亚上空的水汽通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79年随着印度季风的建立,亚洲季风区上空的水汽输送场经历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一条强水汽输送带从阿拉伯海经印度南部、孟加拉湾和南海,然后向北进入华南和日本。由于垂直积分的水汽通量(Q_2)的强烈辐合而形成明显的降水。6月16~20日.孟加拉湾和南海Q_2辐合突然加强。同时,在上述两地区和菲律宾,向外长波辐射(OLR)急剧下降,对流指数(I_c)迅速上升。这些变化表明,季风在印度、孟加拉湾、南海和菲律宾几乎是同时建立的。在东亚,6月5日左右,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的强水汽输送带在日本南部建立。同时.Q_2辐合加强,OLR下降,I_c上升。这些变化表明,日本雨李早在印度季风建立以前约两个星期就开始了。季风前后两个时期Q_2的较差也指出有两条水汽通道。一条与南亚季风相联系;另一条则与东亚季风相联系。对Q_2、OLR和I_c的分析表明,1979年东亚与南亚季风是相对独立的系统。  相似文献   
252.
甘肃黑山含铜镍硫化物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山褶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南部边缘。近年来,北山发现了一系列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如坡北、红石山、罗东、笔架山、旋窝岭等。这些岩体大多形成于二叠世(260~290Ma,姜常义等,2006;李华芹等,2006;Suet al.,2010,2011;Qin et al.,2011),与新疆其他岩体(如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白石泉、天  相似文献   
253.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海军地理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产生了一些新的观念。本文探讨了在新时期海军地理探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4.
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对农作物干旱、生态系统保护及能量循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中以天山新疆 段为研究区,利用MODIS地表温度(Ts)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并建立温度 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探究天山新疆段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格局,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和高程对TVDI的 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Ts-NDVI特征空间,其散点符合三角形关系,TVDI与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呈负相关关系,该 地区,除了水体外,永久性冰川雪地土壤湿度最高,沙地最低;高程越高TVDI越小,土壤湿度越高。总体而言,TVDI 应用在天山新疆段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区域的土壤湿度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天山新疆段土壤湿度动态监测和水资源 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55.
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除多  张镱锂  郑度 《地理研究》2005,24(6):869-877
根据西藏拉萨地区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点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分析了未来20年内拉萨地区的土地利用情景变化,并与90年代制定的拉萨地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1)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广泛的是牧草地。变化方向主要由牧草地向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水域转变,其中变成林地的面积最大,为2338.25hm2(占变化面积的94.093%);2)拉萨地区未来20年中土地利用类型发展趋势是耕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林地、园地和居民点面积将进一步增加;3)土地利用规划面积与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结果比较吻合,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对制定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到众多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未来土地利用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内大型工程项目及其他人类活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会发生变化,使得基于马尔科夫过程模型预测的精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56.
首届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国际会议 (ICII2 0 0 1—北京 )于 2 0 0 1年 1 0月 2 9日~ 1 1月 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CAS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电子学会(CIE)、IEEE北京分会、IEEE北京中心、ATM论坛、北京英纳特研究所主办 ,中国电子学会、北京邮电大学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 1 5个国家的 3 4 0多名代表 ,其中 ,中国代表 2 68人。本次会议设立遥感、通讯、计算机与智能、信息与控制、信息网络、发展战略和国际合作及应用等 7个专题。会议优选论文近 60 0篇 ,形成 6本文集 ,每册文集均…  相似文献   
257.
里弼东 《海洋技术学报》1994,13(2):100-102,62
海洋或陆地上的某些制图要素存在着某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些变化可能是周期性的、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由于近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对这种现象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即制图要素的四维表示。海洋测绘要素的特点及海洋制图的现实性要求,有可能使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领先于其他测绘领域。本文结合某些专题海图出现的四维制图现象和数字海图在这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58.
以2011年8月11日在伽师—阿图什交界处发生的5.8级地震为例,利用MODIS的LST产品数据,采用STL分解法有效地去除地表温度时空数据中的年变趋势及季节因素周期性的影响,对其余的残余项进行GESD异常检测,并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的LST异常及其他地震的关系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趋势;利用STL分解法可以看出震前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增温现象经历了"出现-扩大-分散增温-增温幅度达到极值-消失-发震"等几个阶段。(2)发震前四个月研究区周围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2月10日发震断层周围出现大面积异常,异常特征持续2个月后的4个月发震,峰值距发震时刻时间间隔较长。(3)余震分布与断裂带和热红外异常分布特征相关,震后大部分余震主要分布在主震发生的震前出现热红外异常的断裂带附近。(4)通过对比同地区相似震例发现,本次地震与2018年9月4日伽师县MS5.5地震的热异常特征有许多共同点,其中相同的峰值距发震时刻的时间间隔具有一致性,为震前热红外异常特征的归纳提供典型的参考信息。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显著,进一步验证了...  相似文献   
259.
层间氧化带精细结构的量化表征对揭示砂岩型铀成矿规律至关重要.利用系列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编图对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结构进行了量化表征,发现该矿床层间氧化带主要由红色砂岩、浅黄色砂岩、灰白色砂岩、灰色含矿砂岩和原生灰色砂岩构成,分别对应于强氧化亚带、弱氧化亚带、微弱氧化亚带、过渡带和还原带.铀矿化与层间氧化带内部结构关系密切:工业铀矿体主要发育在过渡带,微弱氧化亚带矿体连续性相对较差,弱氧化亚带发育零星铀矿化,还原带靠近过渡带一侧发育低品位的零星铀矿化.铀储层内部结构和沉积相对层间氧化带发育具有重要制约作用:辫状河砂体及辫状分流河道砂体是氧化带发育区域;辫状分流河道边部及分流间湾中决口扇砂体是过渡带发育区域.   相似文献   
26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下垫面冻融过程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藏高原腹地安多站土壤观测资料,根据10cm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将冻土分为融化过程、完全融化、冻结过程和完全冻结四个阶段,并结合感热通量、积雪深度、相对湿度和降水资料定性的探讨了冻融过程对地气热量、水分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层土壤在东亚季风爆发前期由上至下完成融化过程,10月中旬~12月上旬完成冻结过程,融化期普遍长于冻结期。土壤湿度大值区在时间上集中在高原雨季,空间上10cm深度以上为湿度大值区,而且上层土壤的温度梯度要明显大于下层。在融化阶段整层土壤的温度长期保持0℃的等温相变现象,此时,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为全年最大,最高日变幅达22.5℃。安多站地面除12月个别天数和1月上旬是冷源外,全年为地面热源,近地面感热通量从1月开始增大,到6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小。同时,感热通量的变化对相对湿度、降水和积雪的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