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465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8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4篇
  1933年   18篇
  1932年   3篇
  1931年   4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贵州开阳地区是我国富磷矿集中分布区。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实现了磷矿理论创新,推动了该区磷矿找矿突破;厘清了开阳地区磷矿成矿受黔中古陆长期剥蚀夷平的平缓海岸型的无障壁海滩(缓坡浅滩)环境控制;建立了富磷矿"三阶段"动态磷矿成矿模式,阐明了"富"的成矿作用过程,即原始生物-化学、波浪波选(机械)暴露淋滤、磷质沉淀胶结成矿作用。建立新的磷矿区域成矿模式和地质找矿预测模型,开展找矿预测,通过工程验证,估算磷矿资源量(333+334?) 54892万吨,取得了富磷矿找矿新的重大突破。预测区内富磷矿还有8亿吨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2.
王寨盆地是大武富水地段的一个特殊补给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示踪试验对该区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次示踪试验采用钼酸铵作为示踪剂,历时75天,钼离子浓度历时曲线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地下水视流速平均值为23373m/d。通过试验揭示了王寨盆地岩溶发育特征为溶孔、溶隙、裂隙、管道、溶洞并存,地下水径流通道有单一管道型、单管道有水池型、多管道型和多管有水池型,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主要的地下水径流通道有3个,均汇入淄河断裂带;地下水流向以西南、东南、正东(东北)为主,整体流动较为缓慢,溶质的运移以正东(东北)方向最快;王寨断层和边河断层具有良好的导水性。因试验在枯水期进行,降雨量较小,地下水开采的日周期性影响也相对稳定,故试验时段地下水流场较稳定,试验结果所揭示的水文地质问题也较准确。  相似文献   
153.
邓毛颖  邓策方 《热带地理》2021,41(4):760-768
存量建设土地再开发过程中对增值利益的合理分配是推动城市更新实施的关键,而多方参与主体为此进行的复杂利益博弈,则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阻力。鉴于此,以广州城中村改造为例,基于利益主体博弈视角,分析城市更新政策演进中利益分配格局的转变,并从价值导向、权益认定和管理体系三方面阐释影响城市更新主体利益平衡难、博弈周期长的难点,进而从促进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实施的目标出发,结合改造方案编制的技术要点、审批流程与制度设计,从“公共优先、权益共享、一体化实施”3个方面提出了利益统筹的对策,以及引导价值转变,到合理认定权益,并通过管理体系统筹利益分配的实施路径,以加快城市更新共识的达成,实现存量土地价值盘活。  相似文献   
154.
謝家榮 《地质论评》1937,2(5):453-460
民國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作者應前冀北金礦公司王子文先之約,同赴遵化一帶金礦作短期攷察,同行者尚有該公司工程師孫德卿先生。是日清晨乘汽車自北平出發,午後抵馬蘭峪東魏進河礦塲。當日即攷察附近地質,二十六日赴侯家溝桃園塔兒峪等金礦調查,返駐魏進河。二十七日經遵化縣城至馬蹄峪金礦攷察  相似文献   
155.
The geology, of the southeastern part or Hupei has been studied by Mr. Seijirro Noda of the Japanese Geographical Society in 1912. A geological map in the scale of 1:400,000 was prepared by him, covering the districts Ta Yeh, Yang Sing, O Cheng and Wu Chang. Mr. Noda classified the sedimentary rocks into the following series:  相似文献   
156.
Opinions often differ among coal petrographers as to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of the thin sections and the polished sections.In reality both of themare useful and they should be used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get a clear and  相似文献   
157.
Mr.T.F.Hou,geologist of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brought back in 1931 from Liaoning province,a specimen of subbituminous coalin which are included patches or aggregates of small oolites.This interestingspecimen was given to the writer for microscopical investigation.Both polished  相似文献   
158.
The Western Hills of Peking are,since very remote times,well knownfor coal production and Mentoukou is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districts amongthese hills.On account of its economic importance it was visited by several  相似文献   
159.
此係第十二屆地質學會年會專題讨論關於脉動學說前之引言,承葛先生允許將譯文在本刊發表。  相似文献   
160.
發刋辭     
中國地質學會於創辦之初,卽發行會誌,刋載會員平時調查研究之所得,及每屆年會與常會宣讀之論文,因所載多爲專門著作,爲便於國際流傳計,率多用英德法三國文字發表,此實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