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位于北极Svalbard群岛新奥尔松(Ny-lesund)的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首个物质平衡年(2005/06年度)的冰川表面物质平衡及其运动特征进行研究,并阐述了Austre Lovénbreen冰川末端位置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Austre Lovénbreen和Pedersenbreen冰川净物质平衡分别为-0.44和-0.20m w.e.,年消融量分别为0.99和0.94m w.e.,对应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分别为478.10和494.87m。(2)两条冰川符合Svalbard地区跃动冰川运动的特征模式。运动速度矢量的水平分量表现为:向主流线辐合或平行于主流线。下游运动速度较慢,而在中上游运动相对较快。Austre Lovénbreen冰川表面各观测点的运动速度平均值为2.28m·a-1,运动速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91和0.81m·a-1;Pedersenbreen冰川表面观测点运动速度平均值为6.74m·a-1,运动速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8.13和5.49m·a-1。运动速度矢量的垂直分量表现为:消融区冰川消融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弱,Austr...  相似文献   
72.
为了有效地监测南极菲尔德斯海峡断层的地壳运动 ,利用 GPS定位技术 ,将原有的二维平面形变监测网改造成三维空间形变监测网 ,并对 GP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作了综述和分析 ,获得了水平方向优于 3mm,高程方向优于 6mm的监测精度。建立 GPS空间三维监测网在南极环境中研究地壳动态形变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大多数属于亚极地型(sub-polar)或多热型(polythermal)。Austre Br(?)ggerbreen和Midre Lovénbreen冰川(<10km~2)长时间系列物质平衡研究显示,自小冰期结束以来几乎所有的观测年中夏季消融比冬季积累更大,导致冰体稳定地减小;而面积更大、海拔高度更高的冰川如Kongsvegen冰川(105km~2)则更加接近稳定态的平衡。斯瓦尔巴群岛冰川流动速率一般较低,但跃动相当频繁,控制跃动型冰川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冰川长度、基底岩性和多热场。可通过冰川水文特征、钻孔温度测量和无线电回波探测获取斯瓦尔巴群岛冰川热场的信息。斯瓦尔巴群岛冰川的低流速和多热性结构对冰川上的排水系统相当重要,整个群岛淡水径流的四个主要来源分别是冰川消融、雪融化、夏季降雨和冰崩解,经验回归方法和模式方法用于计算淡水径流量。因夏季融水渗浸作用、采样分辨率低和化学成分分析有限,早期斯瓦尔巴群岛冰芯的准确定年受到严重影响,但最近的研究显示,来自斯瓦尔巴群岛冰帽的冰芯数据仍然能够提供重要的气候和环境信息。通过我国北极黄河站2005年度科学考察,我们已初步建立了Austre Lovénbreen冰川和Pedersenbreen冰川监测系统,并计划在Austre Lovénbreen冰川进行钻孔温度测量、冰川气象要素观测、冰川前缘水文观测以及冰川厚度和内部结构测量,重点开展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基本特征和发育条件、冰川表面能量和物质平衡、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关系、淡水径流年际和季节性变化和气/雪/冰界面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南极菲尔德斯地区重力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用拉柯斯特-隆贝格G型重力仪进行的南极长城站((?)=62°12′.9S,(?)=58°57′.8W)重力基准点国际联测和南极菲尔德斯地区重力及形变监测网建设和观测情况.测得长城站重力基准点重力值及精度为:982208.682±0.021mgal.极地重力网由18个重力点组成,其控制面积近40平方公里,用闭合环式方法观测.网的平均测段精度为±0.029mgal,并对不同运输情况下的观测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75.
利用ASTER立体像对提取Grove山地区相对DEM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利用ASTER L1A级数据中的两个波段(3N,3B)进行南极Grove山地区立体测量,将其结果与在2000年由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GPS实测的数据和InSAR技术生成的DEM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结果证明利用ASTER立体影像提取DEM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能够用于南极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6.
DataprocessingandanalysisofcrustaldeormationmonitoringintheFildesregion,WestAntarcticaTX@陈春明@鄂栋臣@邱卫宁Dataprocesingandanalysisofcru...  相似文献   
77.
Gravity measure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height datum in Antarctica.The absolute gravity measurement was carried out at Great Wall Station, Antarctica, using FG5 absolute gravity instrument.The gravity data was processed with corrections of earth tide, ocean tide, polar motion and the atmospher, and the RMS is within +3 x 10 -s ms-2.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gravity gradients were measured using 2 LaCoaste & Romberg (LCR) gravimeters.The absolute gravity measurement provides the fundamental data for the valid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satellite gravity projects such as CHAMP, GRACE and GOCE, and for the high accuracy geoid model.  相似文献   
78.
1 Introduction TheAntarcticcontinentissurroundedbyPacificOcean,theAtlanticOceanandthe IndianOcean,itistheisolatedcontinentfarthestfromthemankind.ItsSpecialgeography andclimateenvironmentmakethemankindverydifficulttobeclosetoit,whichlimits mankind'sinvestigationofitandstudytoagreatextent.Restrictioncausedofthegeograph icalenvironmentandtheclimatecanbebrokentoagreatextentwiththeaidofthemodern remotesensingtechnology,itdemonstratesincomparablesuperioritythatremotesensing technologyisusedin…  相似文献   
79.
南极洲是南极大陆和周围岛屿的总称,位于地球最南端,按面积来说,它是地球七大洲中的第五大洲.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国界、属人类共有的一块圣土,许多地方至今尚未有人类到达.因此,它的大片空白地就存在着地名命名问题. 南极地名的命名原则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南极地名的命名涉及国际性、科学性、政治性等许多复杂问题.为了使南极地名渐趋统一化、规范化,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地球科学常设科学组(GSSG)组成南极地名工作组,负责协调世界各国对南极地名的命名问题.  相似文献   
80.
在中山站至Dome A条带区域,利用2002-10~2007-09的Envisat RA2数据,对交叉点分析中的单一法、静态法与动态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动态参考算法优于其他两种算法;②反射能量是影响卫星测高确定冰盖高程变化的重要因素;③研究区域冰盖高程长期变化整体处于平衡,但其分布不均匀,恩德比地地区存在明显正增长,与ICESat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