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无居民海岛进行物种登记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和任务。针对《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规范编制》任务,从立项决策、项目执行和成果验收3个方面设计问卷,并面向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经费来源、技术支持、组织和实施、调查范围、成果要求、报告编写等问题,受访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具有参考价值;对于调查对象、环岛水域扩展范围、调查的时长/频次、调查结果的有效期、标本采集等问题,受访专家意见存在分歧,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试点,再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2.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属于半干旱自然地理环境且仍在干化,自山前至滨海的山麓堆积-河流沉积-海陆交互沉积序列的平原地貌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以高Ca、Mg、F,低Se、Mo、I和弱碱性为特征且正在经历酸化过程,潜水环境以淡水-微咸水-弱碱性为特征且有碱化的趋势。人为作用与自然作用一起构成了本区水土地质环境演化的双重驱动力,但在表现形式和区域分布方面驱动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土壤环境质量良好但潜水环境质量较差且均在恶化。  相似文献   
13.
将土壤和潜水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提出了研究区土壤酸化及地下水碱化、土地沙化、湿地退化、土地盐渍化等主要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系统地研究了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土壤、潜水等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土壤剖面实测数据为基础,认为土壤环境主要受自然因素的控制,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以地下水监测数据为基础,认为潜水环境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的控制。为研究区水土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山前-滨海表层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轶  曹峰  李瑞敏  马忠社  郭海全  马浩 《地质通报》2010,29(8):1210-1214
对海河平原北部地区不同地质地貌类型的表层土壤粒度、矿物成分和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山前至滨海表层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原生沉积环境的相关关系,在空间上表现出随着地质地貌和沉积环境特征的变化而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测鱼-桃园地区地物化遥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GIS的技术平台,提取预测变量因子,运用加拿大数学地质学家Agterberg提出的证据权重模型对该地区铜矿资源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为该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郝俊杰  郭海全 《矿物学报》2007,27(Z1):415-417
邯邢式铁矿是指矿床主要分布在稳定的华北地台范围内,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期辉长-闪长岩和闪长-二长岩类杂岩体,一般呈现复杂的层状体侵入在以中奥陶统为主的碳酸後盐岩地层中.主要矿化层位是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部分为中石炭统和寒武系砂(页)岩中的灰岩夹层.由于岩体呈分枝状插入围岩中,形成复杂的接触带,因而往往有多层矿体产出.矿石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次有少量的黄铁矿、假象赤铁矿、镜铁矿、和黄铜矿等.铁矿伴生的金属元素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钴,少数有铜、金.部分与辉长岩类侵入有关的铁矿床,其矿化金属元素组合为Fe(Cu)-Co-Ni,个别矿区还有Pt、Pd.近矿岩体的钠质交待现象明显(钠长石化、局部有方柱石化)(程裕淇,1978).  相似文献   
17.
随着GIS技术被引入地质科学领域,其在成矿预测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基于GIS技术的预测评价方法,比如证据权重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经验模型和概率分布模型等等,并且都在一定的地区和矿种预测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井打眼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又极大,我队同志下了决心要闯过这一关;经过领导,老工人,技术员共同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吊锤打眼机。又试验了几个  相似文献   
19.
杨志宏  谢汝斌 《中国地质》1999,(4):31-35,21
北岔沟门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发现,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地质找矿的一项重大突破。在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过程中,物探、化探勘查方法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仅根据D5号激电异常所发现的三个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石家庄城市土壤为对象,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及污染特征进行评价,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是Cd>Zn>Hg>Cr>Ni>Pb>Cu>As,其中Cu、Pb、As都处于清洁安全状态,Ni绝大部分样点处于清洁安全状态,只有0.45%处于警戒状态,Cd、Hg、Zn、Cr元素都出现污染,其中Cd污染面积最大,达到1.36%;综合污染评价土壤环境整体良好,清洁、安全、警戒、污染土壤面积比例分别为65%、31.82%、2.73%、0.45%,其中警戒及污染土壤面积为3.18%,其形成可能与工业生产及人类活动有关;各重金属元素中,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Hg、Cd,已分别达到强潜在生态危害和中等潜在生态危害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综合考虑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性,其轻微生态危害、中等生态危害、强生态危害、很强生态危害的百分比分别是38.6%、53.2%、7.3%、0.9%,整体表现为中等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