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天山南北缘分别发育了库车前陆冲断带和乌鲁木齐前陆冲断带,南缘前陆冲断带发育4排褶皱冲断构造,北缘前陆冲断带发育3排褶皱冲断构造。天山南北缘前陆冲断构造形成时间的对比研究表明,南缘第一排构造带起始时间为23.3Ma,构造形变从山前由北向南依次展开;北缘第一排构造带的形成时限为10~8Ma,构造形变从山前开始由南向北依次展开。平衡剖面研究表明,天山南北缘地壳缩短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南缘前陆冲断带地壳缩短率为31%~59%,北缘前陆冲断带地壳缩短率为15.13%~23.74%,南缘构造缩短量要大于北缘,这种差异正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距离构造效应从南向北传播造成的,也真实反映了天山的陆内造山过程。目前天山南缘前陆变形构造中已经发现几个规模较大的油气田,北缘虽有多处油气显示和油气田的发现,但数量和规模均较南缘少和小。天山南北缘生储盖等石油地质条件基本相似,大型油气藏形成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天山南北缘前陆冲断带启动时间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2.
郭召杰  谢艳霞  马军 《地球科学》1999,24(4):383-386
红柳河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层具有强烈的韧性变形现象.用 T E M 观察辉石的超显微位错组态特征,其自由位错从直线状、弓弯状、环状及具尖点、三结点结构直至漫散结构的胞结构,位错壁组态表现为由直线形和环形位错排列而成的两种类型,还可见清晰的亚颗粒构造.显微与超显微特征表明,辉石以晶内位错滑移为主导变形机制.利用动态重结晶的辉石- 斜长石矿物对讨论了糜棱岩形成的温压条件:温度大约为420 ℃,压力150 M Pa ;用动态重结晶颗粒大小对古差异应力进行估算,平均为85 .78 M Pa.认为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是在洋盆扩张过程中,洋壳上部冷的刚性层与下伏较热的塑性层拆离,沿拆离面韧性剪切形成的.  相似文献   
93.
新疆吐拉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召杰  张志诚 《地质科学》1999,34(3):357-364
吐拉盆地侏罗纪时是柴达木盆地的一部分,其原型盆地是北断南超的箕状坳陷,由于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的左行走滑活动,形成吐拉盆地现今构造面貌。吐拉盆地侏罗系暗色泥岩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应具有生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吐拉巨厚油砂岩的发现,证明吐拉盆地已经生成一定规模的油气藏,建议进一步开展吐拉盆地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94.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控藏作用及大型油气藏勘探方向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代以来准南前陆地区发育一系列冲断褶皱带,本文对该褶皱带的生长地层识别、地震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恢复,并结合前人磁性地层学年龄结果,对准南冲断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准南山前三排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自天山向盆地逐渐变新,其中第一排的构造发生时间为~7 Ma,第二排构造为~2 Ma,第三排构造在1 Ma之后.系统...  相似文献   
95.
塔里木东北缘的一个早——中侏罗世拉分盆地——焉耆盆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郭召杰  张志诚 《地学前缘》1995,2(4):255-256
  相似文献   
96.
中天山早古生代岛弧构造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7.
阿尔金断裂带东端40Ar/39Ar和裂变径迹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酒西盆地北缘阿尔金构造岩中3件钾长石加40Ar/39Ar同位素和沿赤金堡到下天津卫石油河剖面花岗岩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定年研究,获得了断裂带内构造岩220~207Ma的钾长石40Ar/39Ar激光探针概率年龄,其中锆石裂变径迹定年也获得了233±19Ma以及192±26Ma的近似同时的年龄,代表了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快速的冷却事件,其可能与羌塘和昆仑地块的碰撞有关.锆石裂变径迹定年记录的149~135Ma年龄,也可能反映了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冷却事件的存在,这一冷却剥露伴随而来的早白垩世的广泛沉积作用.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值年龄主要介于42~28Ma,这一年龄结果和热史模拟表明晚始新世到渐新世,40~30Ma的冷却事件.研究区经历了类似于青藏高原北缘地区的冷却降温历史,其隆升和剥露演化受控于欧亚板块南部昆仑、羌塘、拉萨地体的碰撞拼合和印度碰撞后持续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98.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中生代以来经历了逆冲上隆,构造反转和再生前陆盆地斜坡带3个阶段,分别与库车前陆盆地构造运动强、弱、强的演化历史相对应。塔北隆起的大型负反转构造形成于白垩纪-中新世。白垩纪之前,塔北断隆作为库车前陆盆地和北部坳陷的相邻单元,发育两组背冲断裂以实现其缩短。在构造宁静期(白垩纪-新第三纪吉迪克期),岩石圈回跳,前缘隆起局部伸展,早期逆冲断块沿着原逆冲断层面下滑形成负反转构造。中新世以后,塔北地区成为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斜坡区,负反转构造得以保存且有进一步加剧之势。塔北隆起上伸展应力场的产生与深部岩石圈同步挠曲变形过程中波峰和波长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
塔里木北缘库车盆地冲断构造平衡地质剖面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库车盆地位于天山与塔里木之间,在盆内发育有一系列冲断推覆构造,其主要构造样式为沿倾角2.5°基底拆离面上发育的背驮式冲断构造系,逆冲方向由北向南形成时代为中新世—第四纪.应用平衡地质剖面原理,建立了该冲断构造带的两条平衡地质剖面和复原剖面,结果表明,库车盆地冲断构造缩短率达到35%~45%,但缩短量不一致.三叠系—侏罗系缩短40~50km,白垩系—上新统缩短27~37km  相似文献   
100.
地质学研究的新思维──历史地质学方法郭召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地质学的新思维,历史地学方法1传统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将今论古"1830年英国人莱伊尔(C.Lyell,1797~1875)地质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地质学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