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7篇 |
免费 | 532篇 |
国内免费 | 3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4篇 |
大气科学 | 311篇 |
地球物理 | 417篇 |
地质学 | 1105篇 |
海洋学 | 275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229篇 |
自然地理 | 1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9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试验井位于汕头市衡山路,观测系统为井下宽频地震计TBG-60B和地面宽频带地震计TDV-60B,频带为60S~50 Hz,选取的地面观测数据与对应的井下观测数据都是同一时间的,使用童汪练研究员的地噪声分析软件和MATLAB绘图工具,研究台站环境地噪声随观测井深度的变化特征,得到井深与观测地噪声之间的对比关系,为井下地震台站勘选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发现地噪声水平从覆盖层进入到基岩有很大变化,从强风化层进入到中微风化层也有明显变化,考虑钻井建设成本和台站建设地噪声水平要求之间的综合效益,在粤东地区典型的地质结构条件,较佳的平衡点应该是至少需要进入完整中微风化层基岩10 m。 相似文献
43.
1977年,我们在秦岭北坡柳林沟花岗闪长斑岩西部磨子沟地段化探异常检查中,发现了几处爆破角砾岩,次年又作了一些地表工作。鉴于秦岭地区爆破角砾岩的报道尚少,故将所获资料整理成文,予以介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我队汪昭祥工程师对本文的写作给予 相似文献
44.
本文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方法、意义、现状及发展,提出了简单对比检查的GIS属性数据质量控制模型,并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借助缺陷率这一指标,采用一般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统计模型计算缺陷率来对属性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研究。 相似文献
45.
46.
针对中亚地区的强生态脆弱性、高敏感性特征,有必要开展广域、长期的植被覆盖监测以匹配"绿色丝绸之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鉴于此,联合Landsat 5和Landsat 8卫星数据集,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地理空间数据云计算平台,估算了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共12期的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1)中亚地区植被覆盖总体水平较低,但也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多数区域植被覆盖趋势较为稳定,哈萨克斯坦丘陵、费尔干纳盆地等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乌拉尔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等区域植被覆盖趋势为负。(3)植被覆盖度时序特征上,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总体植被覆盖度累积增加3%,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植被覆盖分别增加3.96%和5.86%。(4)裸土区呈退缩趋势,面积总计减少25.9×104km2,低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范围在呈现出的振荡式增加。研究结合遥感大数据和地理云计算对中亚地区进行区域尺度的植被覆盖动态监测,能对中亚地区生态评估和演替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和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47.
根据野外考察,阐述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实际生态位动态特征,这是种群与种群,以及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亚热带次生林管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黑山峡出口段阶地特征与断层活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黑山峡出口地段夜明山 -长流水沟一带 ,黄河的河流阶地发育和保存的较好。阶地的形成不仅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第四纪以来地壳的 7次隆升过程的特点 ,而且阶地的空间展布及其特征反映了断层F8(7) 和F2 0 1活动的特点。详细的观测研究表明F8(7) 以南发育并保存有 7级阶地 ,而F8(7) 和F2 0 1之间及F2 0 1以北仅保存有 5级阶地。所有的阶地都为基座阶地。其中Ⅰ和Ⅱ级阶地前缘在区内连续展布 ,横跨断层F8(7) 两侧的Ⅲ级阶地前缘仍保持连续 ,但阶地宽度陡然变宽 ,Ⅳ级阶地前缘即Ⅲ级阶地后缘左旋位移 15 0m左右。横跨断层F2 0 1两侧 ,Ⅱ级阶地宽度由 2 0 0m急剧变宽为 710m ,Ⅱ级以上阶地前缘左旋位移均在 4 0 0m左右。断层F8(7) 和F2 0 1两侧阶地宽度的变化和阶地前缘的左旋位移记录了断层F8(7) 和F2 0 1第四纪晚期活动的时空规律 ,为断层的活动性评价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