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683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41.
通过几年的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经验和结合规范的程度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工作内容及合理程序。以内蒙古第一高楼———内蒙古大厦为例说明,该工程2003年秋天开始施工建设,总高度150.38m(建筑物高130.83m,装饰针高19.55m),地上31层,地下2层,建筑物总占地面积4011.9m2,建筑物总面积52587.19m2。该建筑位于首府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新华广场西。该大厦集银行、写字楼、酒店、餐饮于一体,内部设备设施复杂、多样化给防雷的设计带来了很大挑战,本着为大楼内部设备、人员安全考虑,内外兼顾的原则,对设计提出了较多意见和建议。一、设…  相似文献   
942.
为探究不同遥感水深反演机器学习模型的差异,以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与实测水深数据为数据源,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及支持向量机模型开展水深反演实验,对4种水深反演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反演水深,具有一定精度,平均相对误差(MRE)可优于20%。4种模型中,同为集成学习模型的随机森林模型与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在两个实验区域,反演水深的RMSE值、MRE值与R2值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更好的浅水水深反演效果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43.
土地是最基本和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土地问题的形势却十分严峻,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及城镇迅速外延扩展,给土地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目用地和管理失控现象,将不能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也会妨碍城镇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对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4.
梅梁湾是太湖北部最大湖湾,也是太湖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对太湖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然而对其生态状况演变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基于长期监测及文献资料,获得1980s以来太湖梅梁湾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数据,分析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的时空变化,应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随机森林(RF)分析群落结构演变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梅梁湾1980—2019年共记录到44属(种)底栖动物,以摇蚊幼虫和软体动物为主,总丰度年际变化显著,40年来底栖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优势种经历了由较敏感的软体类为主到以耐污寡毛类、摇蚊幼虫等为主的转变。综合NMDS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演变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80s及以前,物种多样性丰富,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等大型软体动物为优势种;1990s—2007年,底栖动物群落快速退化,以耐污种占优;2008—2016年,水生态略有恢复,河蚬等清洁种略有回升;2017—2019年,耐污种优势度和丰度反弹。近40年来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变化主要受底质氮磷、有机质和水体营养盐、蓝藻水华等环境因子变化的影...  相似文献   
945.
于2014年冬季和夏季调查太湖全湖116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分析其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记录底栖动物55种,隶属3门7纲18目27科52属,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05.5 ind./m2和146.6 g/m2.优势度分析表明,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太湖大螯蜚(Grandidierella aihuensis)、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和拟背尾水虱属一种(Paranthura sp.)是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基于环境因子聚类分析,可将全湖分为3个区:敞水区、水生植被区和富营养区.方差分析表明各湖区间环境因子差异显著.统计分析表明,3个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低,差异显著.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深、总氮、总磷、铵态氮、水生植物、溶解性有机碳和沉积物中值粒径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K-优势曲线、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从水生植被区→敞水区→富营养区,营养水平增加,底栖动物多样性逐渐降低,生物量逐渐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水平、底质类型以及水生植被的分布是决定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46.
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对西湖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沉水植物的重建是湖泊富营养化修复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利用在杭州西湖进行的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工程,应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及分子克隆等手段,研究种植菹草和苦草对水体中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未进行沉水植物生态修复的湖区细菌以Bacteroidetes(42.9%)、Betaproteobacteria(30.8%)和Verru-comicrobia(14.3%)为主.而种植菹草和苦草后,Bacteroidetes所占的比例分别减少到12.7%和5.3%;Betaproteobacteria则分别提高到52.4%和59.5%;Alphaproteobacteria由4.4%分别提高到19.0%和12.8%.种植菹草后Verrucomicrobia所占比例大幅降低,而种植苦草对Verrucomicrobia的影响不大.沉水植物修复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水体中细菌的多样性,改变细菌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947.
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72,自引:11,他引:72  
用ICP方法分析了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含量,以太湖宜溧河口下层沉积物作背景样品,用均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综合指数计算,并根据划分的污染等级对宜溧河水系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宜溧河及其入湖口沉积物平均呈轻污染状态,北部支流未受污染,南部支流和太湖沿岸呈轻污染,干流河段污染最为严重,呈偏中度污染水平,在个别测点综合评价已达到重度污染状态。全水系Cu,Zn,Cd和Pb的污染指数略高。其中仅有Cd含量高出我国土壤一级自然背景值,表现为Cd污染型,其原因能与该地区水泥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的污染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948.
文章通过对2012年锡林郭勒盟春夏季降水分布和主要天气过程分析,结合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降水天气系统对人工增雨作业效率的影响分析,对飞机增雨作业和火箭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由于2012年系统性稳定降水天气过程较多,增雨效果显著,为旱情解除发挥了重要作用;降雨天气系统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便于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把握时机,虽然因空域管制影响了作业次数,但作业时间长,火箭发射量大,同样取得了很好的增雨效益。2012年是近年来增雨效率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暖季降水资源分析,讨论了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的分布特征.人工增雨作业方式受云、降雨性质影响,根据降雨性质和降雨日变化,阐述了飞机增雨和火箭增雨适宜区域和作业时段.结果表明:西南部和中东部偏南地区稳定性降雨多,是飞机增雨适宜区,北部和东南部对流性降雨多,是火箭增雨适宜区;飞机增雨易于早晨作业,而火箭增雨易于下午和晚上作业;受天气条件和飞行条件影响,锡林郭勒盟飞机可作业次数少,而火箭可作业条件多,但地域面积大,作业点少,易于集中作业.  相似文献   
950.
利用山西省地质环境中心提供的1956-2004年间32个区划县由气象因素诱发的354例地质灾害和山西省气候中心提供的与354例突发性地质灾害相对应的当天、前14天逐日24 h的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降水累积量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地质灾害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川,集中发生在6-9月.日降水量>50 mm时,发生滑坡的概率为65.5%;连续15天累积雨量>100 mm时,发生滑坡的概率为81.3%.此外,分析地质灾害与影响天气系统关系发现:副高西进北抬往往导致单发性地质灾害,东退南压则往往导致群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在副高外围5840和5880 gpm线之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