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3篇 |
免费 | 329篇 |
国内免费 | 2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7篇 |
大气科学 | 230篇 |
地球物理 | 183篇 |
地质学 | 724篇 |
海洋学 | 22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11篇 |
自然地理 | 1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硅质岩的微组构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硅质岩是造山带内广泛发育的一类岩石, 该岩石的组成以SiO2为主,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经历过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影响的硅质岩, 其宏观组构和微观组构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它所遭受到的改造.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的宏观及微观组构特征分析表明: 该区硅质岩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特征.由于受到压扭性和张性两种性质的应力作用, 矿区在宏观上形成了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和北北东、北北西两组张性断裂, 微观上形成了微裂隙、微褶皱和压扁拉长的石英颗粒.矿区岩石发生了明显的变质作用, 除应力作用造成的动力变质作用外, 还发生了其他类型的变质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硅质岩中微量碳酸岩矿物的存在以及应力作用对矿床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其可以为金属硫化物热液提供运移的通道和沉淀成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63.
64.
白云凹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结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南海最具代表性的第三系深水陆坡沉积区。以穿过白云凹陷中部的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14s)为研究基础,采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分析了该区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勾画了白云凹陷的形态,并提取该测线相对应的重磁剖面数据,利用重磁资料和地震剖面进行了综合反演。以深剖面地震资料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所得的重力数据进行了研究深部结构的正演拟合,实测与计算值拟合较好,支持中生代俯冲洋壳存在的观点;同时结合地震资料对深部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区莫霍面由陆向海抬升,呈阶梯状变化,地壳厚度逐渐减薄,具有大陆边缘陆壳向洋壳过渡的特征。根据地质模型还进行了变密度综合反演拟合来分析基底岩性特征,该区基底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部分为变质岩和基性火山岩,岩石密度由陆向洋逐渐减小,磁性体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65.
66.
卡尔曼滤波在InSAR噪声消除与相位解缠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相位解缠作为InSAR技术中的关键步骤,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通常的相位解缠方法在相位解缠前首先必须进行噪声消除,而卡尔曼滤波将相位解缠问题转化为状态估计问题,实现了相位解缠与噪声消除一并处理,成为一种相位解缠新途径。并提出了卡尔曼滤波在相位解缠与噪声抑制中的一种新算法。 相似文献
67.
"十三五"期间, 公益性油气调查立足支撑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工作定位, 针对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选区评价, 相继在长江经济带页岩气、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气、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 以及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地质调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解决了一批油气基础地质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初步构建起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格局, 有力推动了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进程。优选的勘查区块有效支撑国家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 助推形成了多处油气页岩气资源基地。"十四五"时期, 油气地质调查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两大引擎, 突出大型盆地整体结构调查和综合评价, 聚焦非常规、深层油气, 优选优质勘查区块, 着力支撑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与矿产资源管理改革, 推动构建公益性与商业性油气勘探有效衔接新机制, 服务油气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8.
69.
70.
选取具有显著产毒差异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 SHG株与2XS株为研究对象,以2-13C-甘氨酸为示踪原料结合高分辨质谱方法,为腹泻性贝类毒素及其酯化态毒素合成与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两株藻共发现16种腹泻性贝毒及其酯化态毒素成分。对照培养条件下SHG株(大田软海绵酸毒素含量为7.88 pg/cell,鳍藻毒素1含量为4.35 pg/cell)的产毒能力高于2XS株(大田软海绵酸毒素5.70pg/cell),而甘氨酸作为氮源培养条件可显著提高两株藻的产毒总量(P<0.05)。13C-甘氨酸标记组与甘氨酸培养组单细胞产毒量无显著变化(P>0.05)。腹泻性贝毒被标记后其同位素异构体丰度发生变化,其中酯化态受13C标记的影响程度更高,二级质谱图清晰表示出其碎片离子及脱水峰的标记情况。该方法直观阐明了甘氨酸可作为P. lima标记原料的产毒供体,并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方法首次实现了酯化态的同步标记,有助于腹泻性贝毒生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