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1篇 |
免费 | 379篇 |
国内免费 | 22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9篇 |
大气科学 | 231篇 |
地球物理 | 186篇 |
地质学 | 729篇 |
海洋学 | 222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13篇 |
自然地理 | 1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本通过对鸭子河构造已钻6口深井的钻井评价,集合历年勘探生产及地质综合研究所取得的若干重要成果认识,分析了鸭子河构造的成藏背景及圈闭类型,并强调现今鸭子河构造不同段落,不同幅度的局部隆起与油气富集关系,最后指出,鸭了河构造牛石坡高点,隆丰高点具备大型气田的勘探规模,是深层须家河组油气勘探目标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2.
在青海南部曲麻莱地区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多属多种,系统建立了测区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序列;在巴颜喀拉山群中发现遗迹化石33属54种,为深海Nereites遗迹相的典型代表,反映出复理石相深水沉积特征;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分属周缘前陆盆地、弧前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第四纪地层中获得了6个年龄数据(7.02~225.81 kaBP),侵入岩中获得4个同位素年龄数据(169~130 Ma);系统的对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表明区内岩浆岩总体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区内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主体属低绿片岩相;并重新厘定了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53.
1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发展事实及分析《黑龙江气象》2003年第1期白人海黑龙江省气象台150030摘要应用实测的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黑龙江省近50a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用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距平和均方差所构造的“干旱指数”以及土壤相对湿度显示近50a来黑龙江省是向干旱发展的。1990年以来这种干旱化的趋势尤为明显。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中,气温的升高对干旱化的作用可能更重要。利用NCEP/NCAR的容积式土壤湿度计算了全球50a来干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50a干旱的发展与全球同步,是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4.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液体系;矿区晚期阶段矿化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及盐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与区内燕山晚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活动有关;主成矿阶段流体可能来自其后的花岗斑岩等类脉岩活动;成矿晚期阶段流体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5.
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类型,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根据潞城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现状及成因,进一步提出了防治措施,为今后能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6.
1黄河上游地面点源催化剂的扩散《气象科学》2003年第3期张加昆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810001摘要应用高斯地面点源催化剂质点扩散模式,分层考虑风向、风速垂直变化和逆温层、混合层顶反射,模拟估算了多云天地面点源发生的碘化银质点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分布。结果表明:从地面到2km的范围内,12时以前碘化银质点基本能扩散到距地面2km的高度,但浓度极值约100L-1。14时以后其浓度极值能达到250L-1以上,从地面扩散到1km高度并进入低云云体的时间约25min,到达2km高度的时间约48min,其浓度能达到人工影响降水的需要。2农田生态系统大气硫沉降通量的… 相似文献
157.
2011年11月16日,全同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总结暨地名公其服务体系示范建设会议在广州市召开,各省(区、市)民政厅(局)主管厅(局)长、处长等1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研究部署工作,推动地名工作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8.
159.
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太湖梅梁湾围隔内实验区实施了改性当地土壤技术,在研究其对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长效控制作用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对此技术的响应.研究发现:经过11个月的处理,相比对照区,实验区内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增长了124%和33.8%,底栖动物Margalef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增长了41.1%和18.5%.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叶绿素a、温度、溶解氧和总磷对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当地土壤技术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增加底泥表层溶解氧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底栖动物生境,提高其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