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成矿深度测算对于矿床学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都有重要意义。经典的成矿深度“压力/比重”计算方法,缺乏考虑构造应力在成矿过程中的影响。前人按照“压力/比重”的计算方法,提出胶东蚀变岩金矿是6 000~8 000 m深的元古宙成矿,石英脉型金矿是深度在3 000 m左右的中生代成矿,并据此建立了金矿垂直五层楼的分带模式。依据该模式指导的深部预测勘查效果不好。“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是近几十年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个新方法,即先减去“构造附加压力”后再进行成矿深度测算。本文介绍“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的计算方法,指出其应用条件和预测意义。开展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需要以下条件:(1)确定成矿模式;(2)开展野外构造变形岩相测量;(3)测量岩石矿物应变,恢复成矿构造应力场,计算构造附加静水压力;(4)测算成矿深度。根据“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已经获得胶东多个典型金矿成矿深度的测算结果:(1)夏甸金矿成矿深度为-1 979.51~-3 014.72 m;(2)焦家金矿成矿深度为-1 632.4~-2 331.6 m;(3)大尹格庄金矿成矿深度为-2 775.4~-4 164.5 m;(4)新城金矿成矿深度为-1 781.29~-2 750.0 m;(5)玲珑金矿成矿深度为-720.55~-3 454.97 m。根据以上典型金矿成矿深度的测算结果,本文认为胶东金矿属于深-1 000~-4 500 m的浅成热液剪切带型矿床,由此推断胶东典型金矿矿体主要部分仍然赋存在深部。按照“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得到的成矿深度,结合地质、物探和化探信息,预测金矿发育“深部第二富集带”,已经得到胶东金矿勘查工作的证实。  相似文献   
82.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是对全球变暖响应敏感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变暖、多年冻土退化背景下,为了探明秋季冻融对多年冻土泥炭地无机氮时空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9—11月以大兴安岭三种多年冻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原位实验,分析了秋季冻融前、中和后期多年冻土泥炭地浅层和深层土壤无机氮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浅层和深层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土壤无机氮含量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多年冻土小叶章泥炭地(XY)、兴安落叶松-泥炭藓泥炭地(XA)和白毛羊胡子苔草泥炭地(BM)的土壤铵态氮(NH_(4)^(+)-N)含量变化范围:(1.00±0.00)~(20.60±0.20)mg·kg^(-1),硝态氮(NO_(3)^(-)-N)含量的变化范围:(0.02±0.01)~(14.64±1.11)mg·kg^(-1),且无机氮以土壤NH_(4)^(+)-N为主;秋季冻融后期无机氮含量明显高于前期。尽管水热交互作用对该时期无机氮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不同冻融阶段,无机氮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在秋季冻融前、中和后期浅层无机氮动态分别与浅层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相关,但在整个秋季冻融期间BM浅层无机氮含量仅对10~20 cm含水量存在响应(R^(2)=0.344,P<0.01)。研究表明,秋季冻融期内,多年冻土泥炭地无机氮发生初步累积,且浅层环境因子对无机氮响应程度最大。本研究可补充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秋季冻融对土壤无机氮影响研究的相关数据,并为多年冻土泥炭地响应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释放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3.
建设工程规划用地测量作为城市规划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基础保障性作用。其成果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科学规划高效实施的先决条件。通过借助现代化测绘工具,建立完善、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以及数据支撑,确保规划用地测量工作的准确、有序开展。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以及北京市规划委员关于规划用地测量相关规定,利用通州区城乡规划用地测量典型案例,来反映和说明规划用地测量的工作流程及作业方法,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测绘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盐渍土是气候、地貌、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工程地质灾害,本文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槽探、水样(水化学分析)、土样(土壤含盐量分析、土壤毛细水试验)等综合方法,分析了亳州盐渍土灾害的危害性及对农业生态系统、公路建设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人为和环境地质因素对盐渍土的影响,圈定了盐渍土的潜在威胁区,从而,预测了盐渍土的发展、演变趋势,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盐渍土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5.
隔振问题是绝对重力仪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在自主研制"小型mGal级绝对重力仪"过程中发现,除了需要克服地面振动的影响之外,系统自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最大能达到mGal量级。通过对研制样机实验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了系统自振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系统偏差与观测内符合精度的影响模式,并给出了改进方案,以消除"系统自振"的影响,提高研制仪器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86.
利用2009年3月-2010年3月大同国家基准气候站20m气象梯度塔的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的观测资料及PM10质量浓度数据、气溶胶散射系数数据,分析大同地区典型沙尘天气过程近地层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在沙尘暴、扬沙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较大,浮尘较小。气温在沙尘暴期间受冷空气的影响迅速减小,而在扬沙和浮尘天气条件下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长短波辐射的强弱和沙尘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相对湿度在沙尘暴期间基本上呈递增态势,结束后比发生前相对湿度增大,在扬沙和浮尘天气条件下,相对湿度与温度完全呈现出反相关关系,且相对湿度均较小。PM10质量浓度在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条件下依次递减。沙尘暴期间气溶胶散射系数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7.
河北省极值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立生  张婧  姚学祥 《气象》2010,36(8):26-31
利用河北省60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对全省近50年极值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最高气温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出,而极端最低气温线性升高趋势明显。低于-30℃的极端寒冷日呈线性减少趋势,而高于40℃的极端炎热日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呈多发的特点。最低气温出现偏冷段(-10℃)的天数呈线性减少趋势,出现在偏暖段(20~30℃)的天数呈线性增加趋势,在其他界限气温的天数变化趋势不明显。最高气温出现在偏冷段(-30~0℃)的天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在其他界限气温的天数变化趋势不明显。河北省无霜期、无冰冻期均呈明显延长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延长4.5天、4.6天。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都呈显著的线性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升高0.21℃、0.45℃、0.30℃,低温升温速率明显大于高温升温速率。日较差呈逐年减小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小0.25℃。空间上最低气温表现为全省明显升高,而最高气温升温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南部升温不明显,日较差大部分地区为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88.
填砾是水文地质勘探孔成井的一个关键工艺,该工艺的一个难点就是填砾过程的深度测量,因无法及时判断填砾面位置及填砾过程中出现的"悬空"现象,导致勘探孔无法止水分层或报废,特别是在细颗粒含水层区成井,因填砾失败导致井报废的实例很多。通过自然伽马测井利用裸孔和填砾前、后的曲线对比,可以测量填砾面位置,解决了填砾过程中砾面深度测量的困难;可以发现填砾成井过程中产生的不利现象,为成井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信息帮助,有利于保证成井质量。  相似文献   
89.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及早期沉积盖层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组成极为复杂,大多经历了较强的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一般达到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属变质程度较深的区域变质岩系,主要是各种片岩、片麻岩及变粒岩、石英岩、大理石及花岗片麻岩等;基底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区特征,可划分为北部、西北部及中南部三个大区,走向总体以北东向为主;从演化过程来看,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是华北克拉通形成过程中的太古宙微陆块之一,古元古代末可能是其与华北拼合为一体的关键时期。早期沉积盖层主要经历了长城纪陆内裂陷、蓟县纪边部沉降、青白口纪—南华纪整体隆升和震旦纪边缘拗陷4个演化阶段,沉积环境总体以海相为主,晚期局部具陆相特征,不同时期的沉积物特征有较大差异,可能主要受构造、气候环境的共同制约;早期沉积盖层整体上受基底结构和构造控制明显,越早期影响越大;盆地西南边缘一直是最活跃的构造沉降区,基底构造所处位置特殊可能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
目的:基于文献对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近10年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26.0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7篇,报道病例7368例,收集处方117个,涉及药物102种,其中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甘草、杏仁、麻黄、石膏、黄芩、川贝母、鱼腥草、桑白皮、半夏、陈皮;根据药物种类进行归类,发现化痰止咳平喘药应用最多(32.8%),其次为清热药(26.8%);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提取出7组常用药物组合,依次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黄芩、川贝母-桑白皮、陈皮-半夏、金银花-连翘、桔梗-紫苏、紫菀-款冬花。结论:目前中医辨治小儿肺炎以治痰、热为主,以治肺为关键,兼顾脾胃;治疗多以止咳平喘、清热化痰、解表散寒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