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吸附理论为基础探讨多组分体系的吸附,并通过实验建立溶解油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关系——吸附等温式;尝试用实测的吸附等温线和溶解油突破曲线确定阻滞系数,从而可以把地下水中反应性石油污染物的迁移和相间转移耦合起来。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施加营养修复石油污染海滩的3个典型实例。Exxon Valdez溢油生物修复的研究中发现,以藿烷为内标,施加营养的生物降解速率比石油的自然清除速率快将近5倍。美国特拉华州的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中维持初始N浓度为1~2 mg/L可以使降解率接近最大值;海滩上N的背景浓度很高时,即使不添加任何肥料,石油烃的生物降解也可接近最大值。英国对细颗粒沉积物的生物修复试验结果显示:在被石油污染的区块上施加营养物质使石油降解菌的数量增加了10倍,石油烃相对于藿烷的比值在施加肥料组和控制组中有显著的不同。此外,还对海滩石油污染生物修复过程中孔隙水中的最佳营养浓度、营养的施加频率及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3.
滨海地区咸淡水界面上含水介质水敏感性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和研制的实验装置,在大沽河下游采集砂土样品,采用有机玻璃土柱进行咸水和淡水驱替试验,并通过盐浓度的突变和渐变来研究咸水-淡水界面的水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淡水驱替咸水时,含水介质的渗透性降低64%;但是,随着含盐量逐渐降低,渗透性降低缓慢,其降低幅度为50%;盐度降低越快,其渗透性降低的的速率越大。此外,观测到渗透性随着时间明显降低,而且这种降低是不可逆的。由于流入液含盐量的迅速降低,从含水介质释放的黏土颗粒(伊利石、高岭土和绿泥石)产生运移和截获,最后导致渗透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沙滩水体中溶解性石油烃的降解及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水体系和海水-砂体系作为对比,研究了沙滩水体中溶解性石油烃的降解及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d内海水中石油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砂的快速吸附作用,3d以后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逐渐占据优势。两种体系中降烃菌数量及石油浓度的变化曲线表明,砂对油的快速吸附显著降低了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浓度,使得海水含砂体系中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远高于海水体系。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当含砂体系中砂的粒径不同时,石油污染物降解的半衰期可由海水体系的31.9d缩短到22.4d和19.5d。系统中砂的存在有利于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有约20%的石油污染物被吸附到砂上,然而这种去除是物理去除。  相似文献   
85.
辽河口湿地芦苇叶片蒸腾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郑西来  伍成成  李琴 《湿地科学》2011,9(3):227-232
于2009年8~10月,在辽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地,采用野外培养箱土培模拟实验方法,人为控制水位,用PM-5型稳态气孔计测量了不同水深条件下芦苇叶片的蒸腾速率,研究了芦苇叶片蒸腾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深条件下,芦苇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差异明显;当控制水位在地表以上10 ...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详尽研究了山东铝厂碴场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基础上,将地下水含水介质概化为一组矿物的集合体,把地下水和含水介质间的作用用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来加以描述。然后,根据“能量最低”和“物质守恒”原理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用单纯形法计算出了地下水和含水介质间的物流量。  相似文献   
87.
基于MapInfo的大沽河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沽河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Maplnfo建立缓冲区功能来划分评价区域。并以MapInfo强大的地图查询运算能力和目前常用的DRASTIC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脆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沽河地下水库大部分地区约60.8%属于脆弱性中等区域,25.0%是属于脆弱性较强区域,另外还有10.1%属于脆弱性较弱区域。总的来讲,大沽河水库库区是相对脆弱的,今后应尽量避免兴建污染性强的项目,减少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8.
地下水有机污染处理的渗透性反应墙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方法(渗透性反应墙),具体包括渗透性反应墙的布置形式、介质选取、反应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在工程实践中,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墙的布置形式来有效地截获羽状体.与传统的抽出-处理系统相比,渗透性反应墙具有处理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特别对高密度非水溶相液体(DNAPLs)形成的污染羽状体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9.
地热系统中冷水和热水的混合作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它伴随在地热流体循环的整个过程之中。研究混合作用,对认识地热水的形成条件及其化学成分的演化规津、对评价地热田的开发潜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混合地热水的主要标志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混合作用的水化学效应.最后对冰岛Hrisey热田的混合作用实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0.
海湾水库蓄水初期底质与淡水盐分交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现场调查和钻探的基础上,采集了沐官岛水库库区3种典型底质(粉质粘土、泥质粉沙和中细砂)的原状/扰动土样和地表水样,然后分别采用静水土柱和动水水槽试验测定盐分的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定量计算出不同底质盐分的释放通量,从而为该海湾水库蓄水初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土柱试验表明,在分子扩散作用下高盐分区主要集中在水-沉积物界面之上7.5 cm的范围内,7.5 cm之上的水体盐分较为均一,底质盐分释放通量按粉质粘土、中细砂、泥质粉沙的顺序递减,盐分释放通量符合负的幂指数形式,而且抽排界面之上高浓度水体对降低水体盐分含量效果显著.根据水槽模拟试验,风的吹拂会影响到界面之上水体盐分的分层,有利于海湾水库中盐分的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