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2篇 |
免费 | 563篇 |
国内免费 | 4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5篇 |
大气科学 | 437篇 |
地球物理 | 340篇 |
地质学 | 948篇 |
海洋学 | 377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120篇 |
自然地理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58年 | 6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18年一次罕见早春飑线大风过程演变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2018年3月4—5日,华南、江南等地发生了一次大范围强对流过程,发生时间早,落区范围广,多地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剧烈对流天气,尤其飑线在江西境内造成了严重大风灾害。基于大气环流和雷达回波发展演变特征,将该次过程分为初始、发展和减弱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西风槽前西南急流造成的低压倒槽为强对流提供大尺度触发条件;发展阶段对流活动位于槽前暖区中,飑线在江西造成极端大风;入夜后,冷锋南下,对流进入减弱阶段。环境场及对流参数诊断表明江西中北部低层高温高湿,中层干冷,温度垂直递减率大,有利于产生雷暴大风。南昌探空长时间序列分析表明温湿要素气候态异常,与历史同期比,低层明显偏暖偏湿,中层偏干,有利于极端对流天气发生。综合多源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中小尺度特征,本次江西飑线过程特点及成因包括:(1)受引导气流和前向传播共同作用,飑线移动速度快。(2)自动站分析显示飑锋后雷暴高压强,与锋前暖低压作用造成强密度流,有利于产生大范围直线型大风;(3)通过对比飑线弓状回波南北段回波结构差异表明,飑线后侧中层干后向入流促使降水粒子相变,剧烈降温形成的强下沉运动(下击暴流)是导致极端大风的主要原因,后部层云区下沉气流增强雷暴高压加之动量下传作用对雷暴大风有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8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污染物浓度及AQI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夜间常州持续11 d的强浓雾和严重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污染重。(2)中纬度地区高层持续纬向环流控制、中低层暖脊稳定存在,地面持续受均压场或弱倒槽顶部、弱冷锋前部影响,是这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重要天气条件。(3)边界层内弱辐散、负涡度及弱的下沉气流是此次雾-霾天气得以长时间维持、发展的动力因子。近地层长时间水汽饱和且维持小风速利于雾-霾的长时间维持。(4)近地面高强度的贴地逆温长时间维持和持续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是此次雾-霾形成、发展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热力条件。雾比霾的平均混合层高度明显偏低且霾等级越高混合层高度越低,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先于能见度变化,对雾-霾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弱冷空气渗透、风速适当增加、混合层高度的先期快速下降、负净辐射曝辐量绝对值的明显增大是雾爆发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GPS精密定位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利用NAO99b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中国部分IGS站的海潮位移改正,并将海潮位移改正应用到GPS数据处理当中。在GAMIT软件的解算过程中,分别按加入和不加入海潮位移改正,对GPS基线分量和测站坐标分别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潮位移改正无论是对GPS基线分量还是对测站坐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88.
89.
利用与反映冰雹云发展强度直接有关的最大雷达回波顶高、回波最强中心强度和40 d BZ回波强度顶高等雷达回波参数特征,采用物理统计学方法,针对2004—2005年新疆天山西部昭苏盆地和北疆沿天山东部的五家渠垦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两地人工防雹作业效果显著性水平α分别为0.077和0.01。一般α=0.05为显著。因此,两地人工防雹作业效果分别为接近显著和十分显著。人工防雹作业有效率分别为38.9%和75%。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