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3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对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内旁辛蛇绿岩中变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该基性岩为玻安岩,具有SiO2>53%,镁指数(Mg#)>0.6,难熔元素(Cr、Co和Ni)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Zr、Ti和Y)亏损等玻安岩所具有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旁辛蛇绿岩中玻安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不仅能与世界著名的玻安岩进行对比,而且也能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日喀则和得几蛇绿岩中的玻安岩进行对比。因此,可以认为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22.
郑来林 《地球学报》2002,23(3):229-232
对陕西略阳细碧角斑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全岩O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细碧角斑岩是海水与玄武安山岩的交代产物;交代作用初期岩石中的Na2O含量升高,而MgO、CaO降低;交代作用后期岩石中的MgO升高而Na2O含量降低,即在整个过程中岩石的Na2O含量是一个最大值,而MgO有一个最小值。矿物组合由钠长石、绿帘石、少量绿泥石组成,最终产物为绿泥石和石英。  相似文献   
23.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带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呈弧形连续分布,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变余辉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中,角闪石属富镁的镁角闪石、镁闪石、韭闪角闪石、浅闪角闪石等;单斜辉石为富镁的类型,成分相当于透辉石;橄榄石为典型的镁橄榄石;斜长石在角闪岩类中为中长石,是变质成因的。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出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t=500~650℃,P=0.75~0.8GPa,相当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7~47Ma左右。晚期经历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高压型的多硅白云母,时代为27~20Ma,与该区结合带边界阿尼桥断层和米林.鲁朗断层发生强烈走滑有关。地壳加速隆升、剥蚀时期形成的多硅白云母为中、低压型。  相似文献   
24.
墨脱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在传统的冈底斯岩浆弧中新发现一条时代为晚三叠世的迫龙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并查明中侏罗世杂色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该蛇绿混杂岩带两侧的地层之上,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中有一条印支晚期叠合的缝合带。查证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的空间展布和物质组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蛇绿混杂岩,呈向NE凸的倒U字型连续分布于南迦巴瓦变质岩系和冈底斯岩浆弧之间,主要由变质的超镁铁质侵入岩、辉绿一辉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该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和糜棱岩化作用,主期韧性剪切的性质为伸展拆离,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日喀则地区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基本相同。将南迦巴瓦岩群解体,厘定了该岩群原岩及变质峰期的时代。  相似文献   
25.
广泛分布在冈底斯岩浆岩带上的林子宗火山岩及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不整合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重要证据.本文对冈底斯中段谢通门地区林子宗火山岩年波组下段玄武安山岩中斜长石进行了40Ar-39Ar测年分析.结果表明,年波组火山岩形成于51.67±0.29 Ma,与林周地区年波组火山岩年龄基本一致,均为始新世.结合该区林子宗火山岩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出谢通门地区林子宗火山岩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  相似文献   
26.
普遍认为,扬子地台西缘前震旦系基底存在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的双层(或三层)结构,河口群作为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之间的过渡层位,其归属及形成时代仍存在争议.对河口群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扬子地台西缘基底结构的特点及演化过程.通过对会理县河口地区侵入于河口群中辉绿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测年,获得1710±8 Ma...  相似文献   
27.
对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内旁辛蛇绿岩中变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该基性岩为玻安岩,具有SiD2>53%,镁指数(Mg#)>0.6,难熔元素(Cr、Co和Ni)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Zr、Ti和Y)亏损等玻安岩所具有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旁辛蛇绿岩中玻安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不仅能与世界著名的玻安岩进行对比,而且也能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日喀则和得几蛇绿岩中的玻安岩进行对比.因此,可以认为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28.
冈底斯中段林子宗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泛发育在冈底斯岩浆岩带中的林子宗火山岩及其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不整合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重要证据.谢通门地区的林子宗火山岩早期以中基性-中性岩为主,夹少量流纹质凝灰岩,晚期以流纹质火山岩为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早期以钙碱性为主,带有较多陆缘火山岩特征,中期开始出现标志陆内活动的钾玄岩,晚期更多地显示了加厚陆壳条件下火山岩的特点,记录了由新特提斯俯冲消减末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信息.中基性岩浆来源于俯冲带的地幔源区,长英质岩浆形成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同位素年龄资料,可以认为林子宗火山岩中高钾流纹质火山岩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阶段陆壳缩短加压升温引起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29.
本文在区域地质、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和高精度磁测等方面对色药异常区的铜找矿前景进行初步分析。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编制异常图,发现区内Mo、Cu、Bi、Pb、Zn、Sb、Sn、W、Ag、Hg等元素均有不同规模的异常,且Mo、Cu异常规模较大。通过高精度磁测结果显示区内有3个磁异常,已知铜矿化点均位于磁异常附近。通过土壤测量数据研究元素间的组合关系,推断区内可能的矿床类型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并对区内已发现的1号铜矿化点进行重点研究,表明区内寻找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0.
藏东南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藏东南南迦巴瓦峰地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呈弧形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分布,出露宽度2~10km。带内岩石变质、变形强烈,按产状可分为两大类:基质和岩块(片)。岩块(片)包括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岩、辉绿岩墙和辉长岩,石英(片)岩,大理岩和两侧老基底片麻岩等。岩块(片)大小不一,大的延伸可>50km,小的仅约0.5m;基质是塑性变形十分强烈的绢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等岩石组合。变质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蛇绿混杂岩带可能由形成环境不同的“碎片”组成,包括弧前扩张带、岛弧、弧后盆地及洋岛等环境,是典型的消减带环境的蛇绿岩(SSZ)。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说明蛇绿岩可能在200Ma前形成,比原认为距今110~120Ma要早得多,这一结果与该带其它地段的研究成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