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9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毛景文  赫英  丁悌平 《矿床地质》2002,21(2):121-128
胶东地区发育有两种类型的金矿床,以玲珑,焦家,三山岛,乳山为代表的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以大庄子,蓬家夼为代表的胶莱盆地北缘滑脱破碎带内的角砾岩型金矿,本文选择了两种类型中的玲珑,三山岛和大庄子金矿床进行碳氧氢同位素测定。初步认为两类金矿属于同一成矿系统,它们形成于120Ma左右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上涌期间,岩浆流体和地幔脱气与胶东世界级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在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矿石中可见深刻的地幔流体和岩浆流体的“烙印”。形成于滑脱破碎带中的角砾岩金矿流体与中生代大气降水和海相碳酸盐岩发生了强烈的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铵含量和氮同位素对成岩成矿环境的示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衡  毛景文 《地质论评》2002,48(6):634-641
在自然界中除氮气和硝酸根外,氮通常呈化合物铵离子存在,除部分有机质裂解生成的铵以游离吸附状存在于土壤、岩石及热水溶液中外,大部分深源和有机质裂解生成的铵,以固定铵的形式置换钾、钠、钙、铷和锶等存在于矿物中,在成岩成矿以及变质作用过程中,铵均可以进入矿物的晶格。铵替代钾、钠等的数量与岩石形成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氮同位素分馏程度较大,在不同环境中分馏程度明显不同,δ^15N具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因此铵含量和氮同位素成为水-岩反应,岩浆来源和结晶,壳-幔相互作用过程和判别成矿物质来源的有效示踪剂之一。  相似文献   
103.
Re-Os dating on copper-nickel sulfide ores from the Baotan area, Guangxi, yielded an ore-forming age of 982 ± 21 Ma (2σ),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copper-nickel sulfide deposits and their related mafic-ultramafic rocks occurred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with the ophiolites in northeastern Jiangxi. Both of them are the products of collision-convergence between the Cathaysian plate and Yangtze plate and the subsequent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Calculation of the γOs of the 982 Ma copper-nickel sulfide or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Re/Os indicate that injection-type massive ores display lower γOs values (-15.6 to -8.2) and lower Re/Os ratios (0.32 to 0.43), while basal liquation-type ores have γOs-27.9 to -7.3 and Re/Os=5.36 to 11.24. This suggests that these copper-nickel sulfide ores and their related mafic-ultramafic rocks were derived from a Re-depleted mantle source and that contamination with some crustal material occurred during their intrusion.  相似文献   
104.
测试了华北克拉通周缘胶东、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北祁连山西段和张宣大型矿集区内几个典型矿床及个别与矿床相关花岗岩中钾长石和绢云母的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 经过与以往地幔岩、花岗岩、变质岩和矿床的氮含量和氮同位素对比, 认为尽管华北克拉通周缘金矿围岩有前寒武纪变质岩、显生宙沉积岩、镁铁质火山岩和花岗岩, 但其氮同位素都显示出与花岗质岩石的密切关系, 此外地幔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参与了成矿系统. 这一结论与以往的氢、氧、碳同位素研究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05.
东天山马头滩金矿成矿流体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ICP-MS方法对金矿中磁铁矿-黄铁矿-绿泥石-石英成矿阶段(第Ⅱ成矿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第Ⅲ成矿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元素测定,发现第Ⅱ、Ⅲ成矿阶段流体中的REE组成具相同的Eu亏损和相似的右倾斜分布型式。与矿区火山岩和侵入岩的REE组分对比分析,认为成矿流体的REE组成主要继承了火山岩和侵入岩(早期岩浆热液)的Eu亏损和右倾斜特征,但前者的LREE更加富集、分布曲线更加向右陡倾斜,反映与晚期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后,成矿流体中REE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6.
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的卡林型金矿床.含砷黄铁矿是该矿床最主要的载金矿物,脉石英是最显著的热液蚀变作用产物.含砷黄铁矿、脉石英及其包裹体具有相同的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7.95~31.77,(La/Yb)N:8.97~40.49);轻稀土有一定的分异((La/Sm)n:3.20~5.29),曲线右倾程度大;重稀土分异不明显((Gd/Yb)n:1.41~3.35),曲线平坦;负铕异常明显(δEu 0.59~0.71);微弱的铈负异常(δCe 0.97~0.98).代表成矿流体特征的脉石英包裹体稀土配分型式及特征值与区域上不同时代的幔源基性-超基性岩差别较大,而与矿床围岩、矿石、含砷黄铁矿及其包裹体稀土配分型式及特征值十分相似,具上部地壳普通沉积岩的特点,反映成矿流体主要不是来源于地幔,而是以壳源为主.Eu负异常反映了偏酸性(富CO2)、还原性的成矿环境;微弱的Ce负异常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以沉积水和热脱水为主的盆地流体.  相似文献   
107.
西石门铁矿是河北省南部邯郸.邢台地区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对矿石中与磁铁矿共生的金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样品的坪年龄为133.1±1.3Ma,相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3.6±2.5Ma,表明西石门铁矿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宁芜玢岩铁矿和山东莱芜、金岭等地矽卡岩铁矿形成时间一致或相近,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岩石圈大规模减薄。  相似文献   
108.
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导致了成矿理论研究的重大飞跃,促进了对板块边缘成矿体系和成矿机制认识的深刻变革.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质学家们主要围绕大陆边缘和洋中脊,就板块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成矿模式和理论,如在洋中脊提出了下渗海水由深部岩浆房驱动再回返上升而形成SEDEX矿床的成矿模式,在大陆板块边缘提出了大洋板块俯冲诱导岩浆活动而导致斑岩铜矿形成的模式等等.应该讲,这些模式和理论的提出推动了地球科学和找矿勘查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的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和构造控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矿区构造线主要分为近NS向、NW向和NE向3组,其中NW向构造线控制了矿区的构造格架。构造变形主要经历了同生期裂陷、造山期挤压、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和岩石圈伸展等4个阶段。盆地裂陷期间(D2-T2)形成的同生断层为后续的构造活动提供了最初的构造薄弱面,并成为主要的热液通道;造山期挤压期间(T3)形成了矿区最为明显的近NS向和NW向大型倒转褶皱和逆冲断层以及配套的NE向右旋走滑断层;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J1)形成走向NE的叠加褶皱,并在F2-F3"X"型断裂系上形成近EW向的拉张区,矿质沿着拉张的空间沉淀就位;燕山期(J2-K)岩石圈伸展,形成小规模的近水平逆断层。上述4个主要构造变形阶段与右江盆地的裂陷-闭合-坍塌的发展演化历史相吻合,成矿发生在由挤压向拉张过渡的构造体制转换阶段。造山期逆冲作用形成的构造闭圈和后碰撞造山期间挤压向伸展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局部张性构造环境是矿质得以大量聚集、沉淀的主要构造控制因素。构造成矿作用是锦丰(烂泥沟)金矿单一矿体垂向延深1000m以上的主要制约因素。构造成矿的观点将为在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带的深部找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新疆蒙库铁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蒙库铁矿床是一个以下泥盆统斜长角闪变粒岩(原岩为火山岩)为围岩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矿物组合为辉石、石榴子石和方柱石,退化蚀变岩的组成矿物为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磷灰石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矽卡岩矿物中单斜辉石以透辉石为主,仅存在少量普通辉石;石榴子石端员组分以钙铁榴石为主,伴以少量钙铝榴石和锰铝榴石;角闪石属于单斜角闪石中的阳起石。蒙库铁矿床的矽卡岩与正常的矽卡岩矿床形成方式不同,不是中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地层接触交代的产物,而是由热流体沿裂隙交代火山变质岩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