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7篇 |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67篇 |
地质学 | 57篇 |
海洋学 | 5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27篇 |
自然地理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GCRS与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与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是天文/测地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在基于春分点的坐标转换过程中,推导了瞬时天球中间极(CIP)在GCRS中的坐标表达式,它是基于非旋转原点(NRO)坐标转换的基础。根据选择的欧拉角,对J2000平天极相对GCRS的天极补偿和分点改正的概念进行了数学表述。同时给出了在基于春分点和NRO的坐标转换模型中引入的各种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2.
确定区分星点与背景的阈值是星空图像处理的重要环节。介绍了根据背景灰度统计特征确定阈值的算法,根据星空图像灰度直方图的走势,提出一种基于灰度直方图的阈值算法;通过对实际拍摄大视场星图的处理,基于统计的阈值容易将亮背景中的亮噪声误认为星点提取,而基于直方图的阈值能够滤除这些噪点;针对星图中星点亮度不一的情况,提出在全局阈值的基础上应用Bernsen算法计算局部阈值提取暗星点,实验证明该算法能较充分地提取暗星图像。 相似文献
123.
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的开发已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应我队在红层地区寻找地下水的成功经验,提出红层找水模式,供水文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四川盆地西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物源及其成因:来自重矿物和孢粉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早期印度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造就了巍峨高耸的青藏高原.然而,在其相邻的四川盆地,伴随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堆积的碎屑沉积物,最老仅能追索到晚新生代的大邑砾岩.因此,解读广泛发育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大邑砾岩成因对获取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古环境信息及理解相关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了对三个典型大邑砾岩剖面样品的重矿物和孢粉组合研究结果,试图从大邑砾岩的物源区和沉积环境来解读大邑砾岩的成因.大邑砾岩中重矿物种类繁多,表明相应物源区具有多种岩石类型.除极不稳定矿物外,大邑砾岩新鲜剖面样品的重矿物组合与现代岷江沉积极其相似,表明大邑砾岩是经由岷江通道输送到四川盆地的;富含石榴子石等远源矿物表明当时的古岷江已切穿龙门山,深入到松潘-甘孜褶皱带内.孢粉分析显示孢粉含量极低,为0.2粒/克,孢粉类型以高山黯针叶林成分为主,混有少量落叶阔叶林和草本植物花粉,显示了高寒的环境.结合已有的年代学结果,本文认为大邑砾岩是形成于2.0Ma的冰水沉积物,其形成反映了青藏高原第四纪早期的寒冷环境. 相似文献
125.
大多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工作模式都是“前端”采集地灾异常信息,再通过网络将数据发回后台的“终端”进行分析处理。联系系统“前端”与“终端”的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时,其功能和作用必将受到影响。将系统终端前置并创建不完全依赖通讯网络的新工作模式,是提高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功效的有效途径。四川省荣县“9·1”中型地质灾害中,因前置终端对地灾判断准确可靠、预警及时有效,使崩塌危害区域内的180多人成功避险,堪称崩塌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终端“前置”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对福建地区 5个台站 5套倾斜仪 1 0年的资料 ,统一用调和分析、差分分析、卡尔曼滤波和最大相关系数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处理 ,提取异常信息 ,统计分析对该地区有意义Ms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 ,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 :地倾斜固体潮M2波γ因子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 46% (P =5 4 % ) ,差分分析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率为2 3% (P =42 % ) ,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 30 % (P =34% ) ,最大相关系数分析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率为 1 9% (P =37% )。 相似文献
129.
地震层析成像板块构造及地幔演化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强有力的工具,也给人类展示了一片新的天地,使人类更加清晰地在两个层次之上(地球的层圈构造和内部横向不均匀性)了解地球内部,特别是对幔内部非均匀结构,从全球和区域的尺度上揭示出地球内部特别是地壳和上地幔横向不均匀结构。呈现出全新的地球,特别是地幔结构的三维图像框架,很容易理解,这一基本框架正是地幔演化热动力学过程的现代表现,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该框架去追溯、探讨全球构造特别是地幔构造演化的历史,从而深化对于我们这个星球演化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0.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各向异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华北克拉通是典型的克拉通破坏的区域,研究该区域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及其各向异性特征有助于了解华北克拉通的强度构造及破坏机制.我们根据空间分辨率为30″×30″的地形数据和由自由空气异常解算得到的完全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利用Fan小波分析方法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Forsyth理论和正交各向异性薄板模型计算了华北克拉通地区的岩石圈Te和其各向异性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 从各向同性Te分布来看,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鄂尔多斯地块、河淮盆地的Te值均较高;中华北克拉通、南北重力梯度带及鲁西隆起Te值较低,约10~25 km;郯庐断裂带两侧Te有非常大的差异,西侧的Te明显小于东侧,推测郯庐断裂带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从Te的各向异性来看,不同块体Te各向异性的大小或方向存在差异,并且研究区内地震大多分布在Te各向异性大小或方向转变的区域.(3) 从地震波SKS各向异性和Te各向异性的比较来看,在华北克拉通西部阿拉善块体岩石圈变形趋于垂直连贯变形模式;鄂尔多斯地区各向异性源自历史构造事件的"化石"各向异性;山西裂谷带地区Te的弱轴方向和SKS的快波方向平行,而在山西裂谷带南部的秦岭—大别区域,SKS快波方向和Te弱轴方向相垂直,这可能与地幔热物质上涌等作用有关.此外,Te各向异性与现今构造应力场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体现出华北克拉通复杂的构造应力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