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543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苏鲁皖地区现今地壳垂运动及郯庐断裂带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苏鲁皖地区1953-1995年多期精密复测水准资料,以及地质地貌构造背景,研究了苏鲁皖地区的地壳垂直运动及郯庐断裂中南段现今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992.
1990年初夏,在古城小巷旧书摊获见旧摺扇一件,扇骨佚缺不全,书扇中间有蛀洞四处,幸未殃及背面画作。据摊主称一面是名画家樊少云的字,另一面不知画家是谁。你若喜欢,可便宜些拿去玩玩。我细审扇上的字画,书法确是樊少云的墨迹;又面《苍虬》图上署名款“俞绍爵”,可知该扇书画俱出名家之手。因此当即购下,收藏至今已十年有余。 书扇作者樊少云(1885-1962)名浩霖,字少云,崇明(今属上海市)人。他长期寄居苏州,系清末民初名画家陆廉夫(恢)  相似文献   
993.
994.
新疆阿斯喀尔特似伟晶岩型蓝宝石-绿柱石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天人 《矿床地质》1996,15(Z2):38-40
  相似文献   
995.
996.
中国主要玉石类型及产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7.
港口建设与腹地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长江口的苏南和杭嘉湖地区,经济发达,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建有商港发展对外贸易,而一江之隔的江北地区,却反差明显。因此,本文建议在苏北沿海,开发吕四港;建设洋口港;开辟长江口北支深水航道,建设港群;加速扩建南通港,用以振兴苏北经济。  相似文献   
998.
中国近期垂直陆地运动的几个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我国三十多年来积累的近三十万公里精密水准复测资料,研究了我国近期垂直陆地运动的主要特征,即:(1)我国陆地构造性垂直运动的主要特征为“南升北降”“东弱西强”;并且与地形地貌具有一定相关性,表现为清晰的继承性运动性质,从运动量值及等值线的展布方向来看,我国大陆明显地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控制,以印度板块的作用为最强烈;(2)内陆地区中强地震(Ms≥6.0)以上的地震形变的主要特征为,地震形  相似文献   
999.
江苏吕四小庙洪淹没性潮汐汊道的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喻国华  陆培东 《地理学报》1996,51(2):127-134
运用沉积学、地貌学和海洋动力学方法,对小庙洪水道进行了历史演变、现代动态及稳定性分析,提出淹没性潮汐道的稳定性。淹没性潮汐道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汊道自然演变规律,并考虑其内部稳定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以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为研究区,从土地、人口、经济三方面构建农村空心化的测度框架及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农村空心化进行测度,揭示农村空心化的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长株潭地区土地空心化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外围逐渐减小的特征;人口空心化呈现出中部核心区高,北部低的特征;经济空心化的高、低分布与人口空心化的低、高分布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特征。(2)综合空心化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分布由中心城市向东西两侧的外围地域逐渐减缓的特征,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对空心化等级的空间分布具有较显著影响。(3)农村空心化是区域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民收入提高及区域经济发展、农村人口数量及就业结构变化是农村空心化的主导与直接影响因素,土地利用方式及效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空心化程度的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