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543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地震引起的地壳形变和地面振动可通过地表沉积层的固结、固体岩石的破裂、含水层的变形以及裂隙填充物的清除改变河流和井水位。虽然局部条件会影响反应的类型和幅度,但报道水文对地震反应的观测报告说明,出现河流和井水位变化的最大距离与地震震级有关。地震引起的河流变化可在距震中几十到数百千米的区域内观察到,而井水位的变化可在距震中几百至几千千米的区域内出现。  相似文献   
52.
PCVSAT小站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云  邹安华  张青 《气象》2004,30(3):56-57
从省级气象台到县级气象台(站)及气象系统外的相关用户,卫星单收站(PCVSAT)小站肩负着下行资料收集及接收多媒体广播信息的重任。PCVSAT小站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气象台(站)的预报及其它服务。本文依作者在维护中的体会,阐述PCVSAT  相似文献   
53.
邹光源 《气象》2004,30(3):39-42
建立了二维准弹性对流云模式,利用其对百色、河池两地区1971~1998年期间的冰雹天气进行事后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桂西北地区冰雹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4.
ATEM-Ⅱ型瞬变电磁系统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TEM-II型瞬变电磁系统在矿产普查、大型矿山潜力资源探查、地下水勘察、城市工程勘察和地下活断层调查、矿井透水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5.
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将其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区,从多重分形理论出发,应用“元素含量—面积”模型方法,对各区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质构造背景和化探元素富集的成因机理不同,各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场具有两种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模式:只有两个无标度区的简单多重分形模式和有两个以上无标度区的高丛集多重分形模式,具有相同成因的元素组合具有相似的多重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区元素的成矿富集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划分了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经检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6.
基础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基础地理信息在地理信息产业中的作用、基础地理信息的各种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地理信息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57.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核心与对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地球化学是地学与土壤学、农业、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学科,是地球化学领域新的发展方向。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针对影响流域/区带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元素异常而开展的一项评价和研究工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海量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可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背景值、为土地的质量和生态管护提供地球化学依据;调查还发现了一系列影响流域生态安全性的元素异常,针对异常元素分布特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将开展异常元素追踪和成因甄别、生态效应评价和生态系统安全性的预警预测等项评价和研究工作。文章论述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介绍了区域地球化学评价的思路,阐述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58.
基于福建省龙海市4类典型成土母质的垂向土壤剖面样品分析数据,研究了常量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及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强烈,Ca、Mg、Na、Si、K淋失贫化,含量明显低于全国均值,Al、Fe则相对富集,风化淋溶系数(ba)和硅铝铁率(Saf)值远低于全国土壤,土壤风化程度达到脱硅富铝铁阶段,花岗岩类成土母岩区风化作用尤为强烈;剖面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微量元素含量与成土母质密切有关,九龙江口冲海积成因(剖面1)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剖面;多数微量元素垂向分布受常量组分的控制,As、Cd、Cu、Hg、Pb、Zn与土壤中Fe等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因表层土壤中细粒黏质组分随地表径流淋失或下渗迁移,导致表层土壤低Fe、Al和重金属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为污染的影响下,Hg、Cd、Pb、Zn等在表层土壤呈富集特征;多数重金属元素的相对富集系数小于1.0,且表层土壤无明显富集特征,认为除Hg、Pb等少数重金属元素外,其他元素受人为污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9.
昆山W-Mo-Cu矿床地处赣北九岭矿集区南部,距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床狮尾洞矿区仅3 km。矿床目前处于详查阶段,已探明钨达中型规模,同时伴生中型钼矿及小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昆山矿床矿化样式较为单一,W-Mo-Cu矿体以石英脉形式产出,主要赋存在燕山期侵入岩顶部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的外接触带,具有"上钨中钼下铜"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大湖塘矿床矿体主要产在燕山期侵入岩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内外接触带,具细脉浸染型白钨矿、热液爆破角砾岩型钨铜矿及石英脉型黑钨矿"三位一体"的矿化特征。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昆山W-Mo-Cu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矿区内呈岩株状产出的似斑状花岗岩的年龄为151.7±1.3 Ma,晚期花岗斑岩脉的年龄为136.6±2.5 Ma;利用辉钼矿Re-Os法,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1.0±1.3 Ma和150.0±1.0 Ma,厘定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且与似斑状花岗岩有关。结合前人所得高精度成岩成矿年龄数据,认为赣北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具多期性,可分为160~150 Ma(塔前、朱溪钨多金属矿床)、140 Ma(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和125 Ma(香炉山钨矿),主要集中于150~140 Ma。晚侏罗世,华南地区全面进入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赣北地区燕山期成岩成矿可能与这一构造背景有关。昆山矿床具"上钨中钼下铜"的分带模式,其成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邹艳红  刘雯  黄望 《江苏地质》2016,40(3):372-383
针对深部找矿过程中地质勘探数据增加和动态三维地质建模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版本管理的矿床地质勘探数据库增量更新方法。在分析矿床地质勘探工程数据与三维地质模型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时序版本和建模版本作为矿床勘探数据增量更新版本标识。针对矿床地质勘探数据库增量更新的版本管理,提出了一种扩展的有向无环图版本管理模型,设计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版本管理方法并探讨了其实现过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床地质勘探数据为例,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建立了实例矿床地质勘探版本数据库,以C#编程实现了实例矿床勘探数据库的版本管理,包括版本的建立、查询与显示等功能,通过勘探工程增量更新版本数据建立了三维矿体的动态修正模型,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