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沟子的侏罗系中发育了一种特殊的软沉积变形构造,与类双重构造和双曲构造有些相似,但又明显不同,除了叠片外,还有软变形褶皱及微型断层,这三者构成了滑叠构造的主体,我们把这种构造称之为“滑叠构造”。滑叠构造的主体是叠片,多呈直片状,少数呈“Z”形,有的尾部发育了燕尾构造或变形结。叠片的平均倾向301.2°,平均倾角54.71°。滑叠构造与软斜歪变形褶皱、砂岩岩脉、包卷层理等十余种软沉积变形构造一道产出。滑叠构造产在一套河道细砾岩、河道间炭质泥岩(页岩)、浅水三角洲砂泥岩、浅湖钙质泥岩、滑积岩和浊积岩序列中,其底部为棕红色的浅湖钙质泥岩和炭质泥岩,顶部为滑积岩,其成因密切与滑动牵引有关。结合其它共生、伴生构造认为滑叠构造是由地震引起的三角洲前缘半固结性沉积物沿滨浅湖沉积底层强力滑动牵引形成。滑叠构造的产状经过校正后平均倾向358°,倾角48°,指示滑动方向是自北向南,与目前阿尔金山的位置关系很匹配,也说明了侏罗纪是阿尔金山(可能是古隆起)就已经存在了。阿尔金山的造山作用在持续加强,并常常伴随地震作用,是滑叠构造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 滑叠叠片主要为分选很差的长石岩屑杂砂岩,有微弱变质, 层面可以见到绢云母. 滑叠构造产在一套河道细砾岩、河道间炭质泥岩 (页岩) 、浅水三角洲砂泥岩、浅湖钙质泥岩、滑积岩和浊积岩序列中, 其底部为棕红色的浅湖钙质泥岩和炭质泥岩, 顶部为滑积岩, 其成因密切与滑动牵引有关. 结合其它共生、伴生构造认为滑叠构造是由地震引起的三角洲前缘半固结性沉积物沿滨浅湖沉积底层强力滑动牵引形成的. 从滑叠构造的产状推测, 滑动方向是自北西301.2°向南东121°, 与目前阿尔金山的位置关系很匹配, 也说明了侏罗纪是阿尔金山(可能是古隆起)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502.
地震震源运动学参数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从简单到复杂的各向同性点源模型、质心矩张量模型、有限矩张量模型和有限震源滑动分布模型4种震源运动学模型,概述了相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3.
在北京城区的一栋钢筋混凝土建筑(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简称RC)中,进行历时两天的地脉动和地铁振动观测.介绍了利用地脉动和地铁振动信号研究RC建筑结构响应的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两种分析:(1)对连续的地脉动背景噪声,采用H/V谱比法;(2)对经过...  相似文献   
504.
滇西镇康芦子园矿床是保山一镇康地块上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蔷薇辉石呈团块状、脉状出现于距地表近200m处,往深部数量增多,结晶颗粒变粗。铅锌矿与蔷薇辉石在空间上关系密切。蔷薇辉石越发育矿石品位愈高、厚度愈大。已有研究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矿床成因争议较大,从而影响成矿模式的建立和确定未来找矿方向。本文就对该矿床的成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的蔷薇辉石进行了专门报道。将对认识矿床成因和指导矿区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5.
冀中坳陷石炭—二叠系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产气烃源岩,也是华北油田当前主要的天然气勘探区。为了使得本区天然气的勘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根据区内已钻井的岩电组合特征、岩心观察结果、沉积旋回、古生物特征及分析化验资料,并结合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对区内石炭—二叠系的沉积体系、及沉积古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该区沉积体系发育有滨海潮坪-沼泽相、河控三角洲相和河流相三大沉积体系,其沉积环境可归纳出缓慢沉降的陆表海沉积环境、缓慢抬升的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和快速抬升的河流沉积环境3种类型。  相似文献   
506.
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大安寨段可划分为三个亚段,主要由暗色泥页岩、结晶介壳灰岩、泥质介壳灰岩三种岩性构成。暗色泥页岩形成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是主要的烃源岩,滨浅湖高能滩相结晶介壳灰岩一向被认为是主要储层,其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露头地质调查、岩心和薄片观察、物性资料及试油资料的分析表明,浅湖—半深湖较低能滩相含有机质泥质介壳灰岩是主要的储集层和产层,单层厚度薄,但累积厚度较大,分布面积广,常夹于暗色泥页岩中,源储一体,更有利于成藏。这类泥质介壳灰岩的壳间孔构成了主要的储集空间,壳间孔平行于壳体的长轴方向排列,并常见黑色有机质充填。认为四川盆地大安寨段的油气勘探方向可由结晶介壳灰岩向含有机质的泥质介壳灰岩拓展,浅湖—半深湖较低能滩沉积相带可成为新的勘探领域。初步预测大安寨段上部的一亚段新增有利勘探面积6 100 km2,中部的一三亚段新增有利勘探面积6 600 km2。  相似文献   
507.
根据原国家计委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和国土资源部有关项目实施管理的文件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施工单位要依法通过招投标来确定.通过招投标确定监理和施工单位有利于选择具备资质、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好的单位参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在选择施工单位过程中发生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508.
509.
危岩稳定性计算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福 《地质与勘探》2018,54(4):791-800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中,危岩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稳定性计算模型体系不够完善。本文在五个常用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后缘有贯通陡倾裂隙的滑移式、双结构面滑移式、后缘无陡倾裂隙且形似悬臂梁的坠落式、上缘岩体抗拉强度控制的坠落式四个新的计算模型,形成了危岩稳定性计算模型新体系。依托工程实例对后缘有贯通陡倾裂隙的滑移式危岩新计算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运用验证,即:基于刚体力学的极限平衡法计算求出不同工况下危岩单体的稳定性系数,再基于FLAC3D运用摩尔-库伦模型对该危岩单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求出其在两种不同工况的稳定系数,两种方法相互印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510.
根据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古近系碎屑重矿物组份及稳定性组合研究,将研究区古近纪构造演化分为稳定重矿物阶段和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其中,稳定重矿物阶段对应始新世(沙三期),此时,稳定重矿物组合占优势,稳定系数、ZTR指数、稳定重矿物组合锆石和氧化钛矿物平均值分别为80.54%,45.88%,44.1%和14.79%;而不稳定矿物组合和较稳定重矿物组合含量低,指示此期构造活动平缓。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对应渐新世(沙二期—东营期),此期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组合占优势,均值分别为绿帘石20.39%,辉石+角闪石3.87%,石榴石19.48%,说明该时期构造活动强烈。从始新世到渐新世稳定系数和ZTR指数逐渐降低,其所指示的构造运动逐渐增强,沙二期是两期构造运动的重要调整期。重矿物纵向分布规律与辽河坳陷构造演化呈对应关系,稳定重矿物阶段又分为沙三早期构造活动平缓的伸展沉降期和沙三晚期构造运动强烈的上升回返期;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分为沙二期构造运动平缓的伸展沉降期、沙一期构造运动逐渐增强的上升回返期、东营早中期构造相对平缓的伸展沉降期和东营晚期构造活动强烈的右旋走滑期。根据砂岩中自生矿物赤褐铁矿的分析,认为含量较高的沙三上、沙二段、东二段沉积期气候较干旱,而含量较低的沙三下、沙一段以及东三段、东一段沉积期气候湿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