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377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林泳恩  孟越  杜懿  王大洋  王大刚 《水文》2023,43(1):57-61
为了研究堆叠集成模型预报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以安墩水流域为例,选择支持向量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梯度提升回归树、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以及自适应增强算法作为基学习器,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多层感知机作为元学习器,建立多个堆叠集成模型,并基于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纳什效率系数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对各集成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堆叠集成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基学习器的数量无关,与基学习器的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元学习器选择也会对堆叠集成模型的预测效果产生影响。该研究可为利用堆叠集成模型进行径流预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32.
红树林信息精细化智能提取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当前,红树林提取工作主要依靠人工目视解译,提取效率不高、精度较差。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自然资源调查的红树林精细化智能提取方法,首先基于海量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多尺度优化分割技术,半自动化构建海量红树林样本集;然后结合语义分割网络,引入双注意力机制,优化训练策略,研发红树林自动化提取算法模型,经过后处理得到精细、完整的红树林提取结果。经过实验验证,本文方法提取可识别单颗红树林,有效区分易混淆的其他植被和水田要素,总精度高于90%,可有效应用于红树林专题信息的提取工作。  相似文献   
633.
针对目前众多学者主要针对夏季热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相对单一,且融合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针对不同季节相关分析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该文基于2017-2018年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济南市中心城区四季的地表温度,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和剖面法分析不同季节热环境空间分布变化;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针对地表遥感指标和热环境进行相关性和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中心城区除冬季,地表温度分布东高西低,与 自然地表、工业生产、人口活动等区位要素关联密切;气温骤降与骤增导致温度斑块割裂、聚合;水体、水汽与建筑的交互作用对春、夏、秋季的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水体与不透水面(交互因子:0.392 952)对冬季热环境交互影响最大;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受多因子影响,其中植被与水体(交互因子:0.379 927)、植被与水汽(交互因子:0.380 707)协同降温效应最优,建筑与植被(交互因子:0.278 922)协同保温效应最优.  相似文献   
634.
李琛强  娄宁  杨永崇  王涛  邢晓露 《测绘科学》2021,46(11):173-180,200
为深入研究路网变化与城市空间变化的相互关系,基于扩展空间句法(sDNA)理论,以路网数据为数据源,通过道路接近度变化定性描述路网结构时空演变,利用道路接近度与城市边界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相关系数定量探究相互影响关系,最后以道路密度为比较对象,反映道路接近度在表征城市空间变化方面的优势.结果 表明:2010-2018年间,西安市路网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前期路网骨架整体向外扩张,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后期路网骨架变化趋于稳定,变化主要体现在路网内部结构逐渐丰富;相比道路密度,道路接近度在反映路网变化时更直观、更准确、更全面,其与城市边界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该研究为扩展空间句法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635.
萱藻不同发育阶段形态学及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所设定条件下,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雌雄配子都可以自由放散,配子结合为合子后发育成为孢子体。孢子体在所设定条件下均可以生长,但其存在形式受到温度影响:在高温(20℃)条件下,孢子体主要以垫状体或类垫状形式存在,孢子体产生的孢子可以发育为新的孢子体;中等温度(13℃)条件下,孢子体以丝状体或类垫状体形式存在,可以产生单室孢子囊,放散的孢子发育为新的叶状体;低温条件下(9℃)孢子体主要以丝状体形式存在,发育缓慢。垫状体主要作为孢子体度夏及自我繁殖的一种形式存在。实验发现配子体的产生与发育主要受温度影响,受光周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36.
ŷ��Walferdange���������DZȶԹ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7??11????????Walferdange???????ξ????????????????????????????????????????????20???????????μ?????????ECGS??15??????????????????С??2.1??10 -8 ms -2??  相似文献   
637.
曾雅琦  王正海  邢学文  胡斌  刘松 《遥感学报》2020,24(12):1525-1533
在油气资源遥感探测中,通过烃渗漏引起的海表面甲烷气浓度异常来探测海底气藏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识别海表甲烷异常,提高遥感反演精度,对海表甲烷气含量进行定量光谱分析研究。设计室内甲烷波谱测试平台,获取海水背景下不同含量甲烷高光谱数据为数据,对光谱数据预处理及进行比值导数光谱法,并提取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对甲烷含量与光谱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甲烷含量的反演模型。比值导数光谱法确实抑制了海水背景信息,突出了甲烷特征。1650—1664 nm和2180—221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参数与甲烷含量相关性显著;其中,波谷、波深、面积、斜率与甲烷含量显著相关。基于2180—2210 nm波段范围建立的波谷、波深、面积、斜率四元回归方程y=-14.356 - 5931.796x1 - 4325.081x2+241.481x3+7531.973x4拟合效果最好,R2为0.9817;且在此波段范围内基于波深建立的单变量甲烷反演模型y = 2047.571x - 9.758,R2为0.9741,比基于其他变量所建立的反演模型效果要好。成功获取了和海水背景下甲烷含量线性相关显著的对应波段和吸收特征,可为利用多/高光谱遥感预测勘探海表面甲烷气浓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38.
日月食追逐者的梦想之一就是看到——或者成功拍摄——一年中所有的日食和月食。到目前为止,考虑到旅行的可能性,以及天气条件,这并非易事。于我来说,这个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题图是我在2017年拍摄的全部4次的日(月)食照片,包括2月份的月偏食和日环食,然后是8月份的月偏食与日全食。  相似文献   
639.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以锈蚀率(0%、5%、10%、15%和20%)为变量,对5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各试件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能力,分析钢筋锈蚀率对承载力、延性、耗能和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分析得到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的强度和变形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分析;混凝土开裂前,锈蚀构件的力学性能基本与未锈蚀构件相同,混凝土开裂后,构件的承载力、屈服荷载、极限位移、延性等均随钢筋锈蚀率的增大而降低;轻度锈蚀构件的滞回性能和破坏形式与未锈蚀构件类似,随着钢筋锈蚀率逐渐增大,滞回环的饱满程度降低,“捏拢”现象严重,滞回曲线由“弓形”逐渐发展成“反S形”,耗能能力降低,破坏形式趋于脆性破坏,位移延性系数、平均耗能系数等指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40.
2003年云南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解明恩  程建刚  范菠  高锡帅 《气象》2005,31(7):32-37
2003年夏季云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是自1961年以来云南最严重的夏季高温干旱天气之一,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仅次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进入气温偏暖期后的一次夏季极端气候事件,打破多项历史纪录。利用高度、OLR、TBB等资料对此次气候灾害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且偏强偏西,季风低压偏弱偏西,云南TBB值偏高,降水云系较少,OLR值偏高,对流活动抑制,云南正好处于东、西两个垂直环流圈的下沉气流控制区是形成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