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8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黑色岩系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除传统认识的陆源物质沉积成因外,火山物质沉积和热水沉积逐渐得到关注和认可。选取盆地东南缘瑶曲衣食村长73段野外露头剖面,进行系统观察和无间距采样,并借助显微镜、X衍射、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对黑色岩系沉积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剖面中一部分的“黑色泥岩”和“粉-细砂岩”分别是尘凝灰岩和粉-细砂级凝灰岩,在纵向和横向上发育规模显著; 2)热水沉积产物丰富,包括水铵长石+黄钾铁矾+黄铁矿、重晶石+非晶质SiO2、斜长石的钠长石化等矿物组合,它们与陆源碎屑沉积间互,受浅湖-半深湖相沉积、重力流沉积、远源火山碎屑沉积以及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的共同控制。上述特殊成因的黑色岩系既可以成为优质烃源岩层,也可成为优质储集体,对于油气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烃源岩及其古环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冯乔  柳益群  郝建荣 《沉积学报》2004,22(3):513-517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分布于马朗凹陷和条湖凹陷西南部边缘,主要由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组成,是盆地主力生油岩。碳酸盐岩、伽马蜡烷指数(GI)、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表明芦草沟组沉积于咸水-半咸水古水体环境中,其主要沉积中心位于盆地西南边缘东侧,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与区域构造延伸方向基本一致。芦草沟组时期的原型盆地范围比现在大,尤其是原型盆地的西南边界应位于现在边界的更西南部,从其碳酸盐岩厚度和伽马蜡烷含量的变化来看,三塘湖盆地与相邻的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呈相互独立分隔的状态。  相似文献   
93.
柳益群  袁明生 《沉积学报》2000,18(4):595-599
众多地质工作十几年的系统深入工作使吐-哈油田侏罗系的煤成烃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侏罗系煤系泥岩和煤岩成烃的潜能不足以解释目前吐-哈油田的油气藏形成规模,在吐-哈盆地西部科牙依凹陷三叠系中首次发现的厚层烛藻煤,具有类型好,品质高、生烃潜能大的特点,是该盆地最好的烃源岩类型,该类煤的发现不但对评价该地区前侏罗系生油前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侏罗系煤一类型多样化也具有启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烛藻煤即可能是台南凹陷前侏罗系油藏生烃物质之一,又可能对侏罗系油气藏有所贡献,在中三叠世时的科牙依凹陷和台北凹陷,早侏罗世时台北凹陷中部的丘东洼陷,早二叠世晚期的台北凹陷北部等地区均为炎热半干旱、半咸水、强还原的深湖环境,均可能发育丰富的烛藻煤等腐泥煤尖,它们与湖相泥岩共同对吐-哈油田的油气藏形成提供了生烃物质,吐-哈分  相似文献   
94.
三塘湖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出露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考克赛尔盖山、三塘湖乡、大黑山及淖毛湖一带,位于克拉美丽断裂带北侧.主要岩石组合为基性、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同源岩浆产物,其中的玄武岩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石炭系火山岩源于亏损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曾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并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过程.综合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三塘湖石炭系火山岩应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构造环境.利用锆石U-PbLA-ICPMS获得安山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328.9±1.9)~(331.3±2.3)Ma,该年龄代表了安山岩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内的地质记录、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准噶尔洋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在早石炭世已经存在,三塘湖火山岩形成于准噶尔洋早石炭世俯冲作用诱发的岛弧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95.
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湖相白云岩成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发育湖泊背景下的白云岩、灰岩、黑色泥岩、页岩及碎屑岩的互层沉积。白云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粉—泥晶白云岩,主要由含量约70%的泥晶白云石和含量约30%的粉晶白云石构成,白云石有序度为0.48,扫描电镜下主要有菱形、他形、球状和管状4种微形态,自形程度较好的菱形晶体多为含铁白云石;另一类为方沸钾长白云岩,主要由晶粒为0.08~0.35mm的细粒方沸石、泥晶钾长石(透长石)、泥晶白云石和铁白云石构成,个别为粗晶白云石,白云石有序度0.58。与粉—泥晶白云岩中的白云石相比,方沸钾长白云岩中的白云石以高的铁、锰含量为特征,扫描电镜下多为半自形的菱形晶体。两类白云岩中白云石的有序度均较低,且均为富Sr白云石,内部均缺乏次生交代证据。通过对两类白云岩成分、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差异性分析,认为尽管两类白云岩都形成于浅—半深湖相强还原沉积环境,但是它们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粉—泥晶白云岩具有原生沉淀白云石的特征,其中球状及管状的白云石可能与微生物吸附作用有关,而他形及菱形的白云石为直接沉淀的原生白云石;另一类方沸钾长白云岩中的白云石及铁白云石可能与湖底热泉的喷流沉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
对新疆东北部地区二叠纪构造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前人已经做过很多工作,但争议较大。本文通过对位于新疆东北部边缘的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火山岩常量、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及讨论,为恢复二叠纪盆地性质与古构造环境提供岩石地球化学约束。研究区内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安山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以及少量英安岩和流纹岩。显示亚碱性系列特征。玄武岩常量元素总体显示高Ti的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含量比值(LREE/HREE)在3.8和8.35之间变化,不同岩石类型均具有LREE富集的特征,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Eu异常不明显(8Eu=0.92~1.13):微量元素LILE富集,Nb、Ta相对于La强烈亏损,具有较明显“TNT”负异常,不相容元素丰度并不很高,判别图解投入板内玄武岩及火山弧玄武岩区域,总体上既显示板内的构造环境,又携带俯冲带地球化学信息,与“滞后弧火山岩”特征类似,但是缺少CFB端元。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前人的研究结果,新疆北部地区晚石炭世至二叠纪处于造山后期伸展裂陷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7.
报道了新疆三塘湖地区中二叠统基性火山岩的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采用镍锍火试金法结合ICP-MS测定了样品的PGE含量。三塘湖火山岩的PGE总含量低,其PGE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均向左倾斜,Pt呈正异常。整体上岩石的PGE含量随基性程度降低而减少。样品的Pd/Ir比值(5.8~15.5)、Cu/Pd比值(236×103~1 790×103)和Ni/Cu-Pd/Ir关系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形成三塘湖中二叠统岩浆岩的初始岩浆为MgO含量较高、PGE无亏损的玄武质岩浆,并在源区发生硫化物熔离作用,促进硫饱和的机制为地壳物质的加入。三塘湖火山岩的各铂族元素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指示其经历过深部硫化物熔离的残余岩浆在进一步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硫化物的分异作用,同时Pd/Ir与Ni/Cu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残余岩浆还存在橄榄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由于初始岩浆中的PGE在源区就随硫化物熔离出来,故三塘湖地区PGE成矿前景不大。  相似文献   
9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店头地区直罗组砂岩成岩演化与铀成矿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店头地区含矿砂岩的普通薄片观察、薄片染色、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全岩及粘土矿物X衍射、流体包裹体等分析,对研究区直罗组含矿砂岩成岩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了成岩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认为,直罗组砂岩成岩环境经历了由酸性到碱性再到酸性、由同生期氧化→浅埋期弱还原→短暂抬升期弱氧化→深埋期还原增强→大幅度抬升期氧化还原过渡的演化过程,该过程控制着铀离子的迁移、聚集以及最终的定位。该砂岩型铀矿形成于盆地埋藏成岩作用晚期(相当于表生作用阶段)相对埋藏较浅的氧化一还原过渡带。  相似文献   
99.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长期存在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的争议.近年来,全球不同大洋洋底热液衍生石油的发现,为更进一步探索油气成因提供了新的思考.在回顾有机生油假说和无机生油假说基本理论和二者争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热液衍生石油及其有机质的特点和研究进展.然后结合三塘湖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中热液喷流沉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