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2篇 |
免费 | 375篇 |
国内免费 | 2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5篇 |
大气科学 | 217篇 |
地球物理 | 204篇 |
地质学 | 864篇 |
海洋学 | 190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129篇 |
自然地理 | 1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973.
青海五龙沟金矿田两种控矿构造识别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龙沟金矿田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区内金矿床主要受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三条含金构造破碎带控制。本文对这三条含矿构造带不同区段,通过对比断裂构造在几何特征、赋存地层岩石、主要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蚀变黄铁矿粒度等方面的差异,结合金矿化富集程度,识别出两种不同的控矿构造系统:一是以线性断裂构造带为特征的金矿控矿构造系统;二是与富含浸染状黄铁矿花岗杂岩体侵位有关、以多方向裂隙为特征的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系统。根据两种不同的控矿构造系统在矿田内的展布,结合相关蚀变特点,提出金矿田范围内金矿的进一步找矿方向是岩金沟带中段和南东段、萤石沟-红旗沟带水闸西沟-黄铁矿沟一线以东、三道梁-苦水泉带中西段;而岩金沟带北西段、萤石沟-红旗沟带水闸西沟-黄铁矿沟一线及其以西、三道梁-苦水泉带东段则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部分,而不会形成有规模的金矿化。该找矿新思路在龙潭沟一带2014年度找矿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974.
发育在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东南矿体下盘与西矿体底部小矿体的底盘的脉状铜钼矿化,切穿并交代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的下罗恩亚群底部岩层并切入矿化板岩(LOS)内。根据其穿切关系可划分出4组:Ⅰ组为石英-方解石脉(未见有矿化);Ⅱ组为石英-石膏-方解石(钾长石)脉;Ⅲ组为石英-钾长石(方解石)脉;Ⅳ组为方解石-石英脉均含斑铜矿和少量辉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Ⅱ组为(503.6±6.9)Ma~(508.5±7.1)Ma,Ⅲ组为(502.7±6.9)Ma~(505.4±6.9)Ma~8.0 Ma,Ⅳ组为492.1 Ma~(491.0±7.2)Ma~8.8Ma;表明矿化发生于晚寒武世,并可能持续了10Ma。谦比希铜矿床铜钼矿化年龄与中非铜矿带的其他矿床构造期后脉系的年龄一致,尤其是与赞比亚西北省的变质热液脉型铜金矿Kansanshi的成矿年龄一致。表明Damaran-Lufilian造山带中的矿床在约500Ma前后有一次重大的矿化叠加事件,可能导致了矿床的局部矿化富集,以及新的矿化元素的带入。 相似文献
975.
综合利用薄片、阴极发光以及地化资料,对四川盆地西部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有利储层为藻(残余藻)粘结白云岩、微晶—粉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含灰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藻格架孔、晶间溶孔、晶间孔、微孔隙为主。储层成岩作用具有多样性和多期性,主要成岩作用有7类,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及去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孔隙度降低、渗透率变差的主要因素,而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使物性变好的主要因素。根据成岩作用之间的先后顺序、矿物间的相互切割关系以及成岩环境的演化特征,初次总结出了彭州地区雷四段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976.
阿尔泰地区青河县西南片麻岩中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6,他引:17
有关阿尔泰造山带中变质岩形成时代问题,目前仍有争议。特别是中国-哈萨克斯坦联合地质科学考察队将其绝大部份均划为古元古-中元古代变质岩系后,更引起诸多地质学家的关注。本文研究的青河片麻岩出露在青河县西南地区,在构造上处于额尔齐斯剪切带。青河片麻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其原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应用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定年,获得该变质岩系中英安质片麻岩中锆石的年龄为281±3(2σ)Ma,代表其片麻岩的形成年龄。研究中未发现有任何前寒武纪古老锆石或相关的年龄信息,因此研究结果不支持该区变质岩为“前寒武纪”的观点。结合片麻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特征,说明该地区的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的时间范围在293±6Ma~271±5Ma期间。因此,该项研究结果确定了阿尔泰造山带发生在二叠纪早期一次重要地质热事件的可靠时限。额尔齐斯构造剪切带中青河片麻宕的锆石U-Pb年龄,以及各种变质岩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记录了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时期一次重要的构造、变质作用、快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为研究晚古生代古亚洲洋的闭合或大陆的回返时限提供了初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977.
978.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沿集宁—凉城—千里山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强过铝质花岗岩。与一般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其SiO,含量、A120卵i02比值(小于100)、Rb/Sr比值和Rb/Ba比值低,但CaO/Na2O比值高(大于0.3)。稀土元素复杂,正Eu异常、负Eu异常、Eu异常不明显均发育,大致可以分成2种类型:第一类具有中等程度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缓;第二类轻稀土特征与第一类一致,但其重稀土变化大。稀土元素特征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其源岩不同。LILE(K、Rb、Ba)相对富集,HSFE(Nb、Ti、P)亏损,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暗示该区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源区成分为杂砂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较深,其构造环境与澳大利亚拉克伦造山带—致,属高温型碰撞带,应为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和东北陆块古元古代碰撞峰期后岩石圈伸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979.
含盐土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室内试验表明, 含盐土的导热系数与其含盐成分(盐类)及含量有很大的关系. 同类土在含水量和干容重相同时, 在同一正温条件下粘土和砂土的导热系数是随氯化钠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随硫酸钠盐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在同一负温条件下, 无论何种土和含何种盐其导热系数均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小, 含盐砂土和含硫酸钠盐土减小幅度显著. 硫酸钠盐土在含盐量相同时, 导热系数在负温区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正温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硫酸钠盐土在含盐量和温度相同时, 其导热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80.
INTRODUCTIONThegenusPraebebaliawasestablishedbyRathbun ,1 91 1 .Itscarapaceisbroaderthanlongaslongasbroad ,orslightlylongerthanbroad ;theposteriorborderisusuallyarmedwithaspineortu bercleoneachside ,thehepaticandintestinalregionsaredistinctlyelevated ;theche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