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本文从胎体金刚石的侵蚀性,胎体对金刚石的包镶力,胎体的耐磨性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以Fe代Co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以Fe代Co的关键在应用于镀膜金刚石,即以金刚石表面的碳化膜隔绝铁族元素对金刚石的侵蚀作用,并以碳化物膜作为过渡层实现金刚石与胎体的冶金结构,而胎体的耐磨性则可从优化胎体配方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2.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岩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累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包括风化壳岩溶、构造岩溶和埋藏岩溶三种类型,可划分为四套。风化壳岩溶是轮南地区古岩溶的主体,也是本区主要含油气储集体。古岩溶表现为地震低速带,各类岩溶和岩溶带在约束反演地震剖面上都有明显识别标志。轮南古岩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岩溶体系的主体风化壳岩溶是在海进过程中形成的;(2)岩溶期后经过了挤压碎裂变形改造,形成地垒、断块林立的景观格局。它既不同于海退过程中形成的风化壳岩溶,  相似文献   
33.
新型日照计     
1.前言日照时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除作为天气指标外,还广泛地用于农业等领域。现在有康培尔式(即玻璃球聚焦式——编注)、乔唐式(即暗简式——编注)、双金属片式、太阳电池式等各种日照计。其中,国际上以康培尔式,日本以乔唐式日照计的观测为基准。这二者间的差约10%,其他各种日照计间的差约为20%。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冀北滦平盆地下白垩统西瓜园组沉积地层的实地考察,发现盆地内发育丰富的重力驱动作用沉积物。文中描述西瓜园组发育的滑动和滑塌现象,指出露头剖面中存在的挤压变形现象并非构造成因,而是由于滑动块体和滑塌块体前端的挤压应力环境造成的。在介绍西瓜园组重力流沉积发育环境的基础上,对露头中存在的若干重力流沉积进行了描述,并使用砂质碎屑流这一概念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成因解释。通过对滑动和滑塌(重力块体运动)和砂质碎屑流—浊流(重力流)沉积物研究,结合前人对该地区冲积扇—扇三角洲的研究成果,认为重力驱动作用是滦平盆地下白垩统西瓜园组沉积时期主要的搬运机制。  相似文献   
3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生命健康,风险评估和预测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IR模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动态评估与预测方法,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与人口、医疗、经济情况相结合,耦合危险性与脆弱性,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层次分析组合模型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动态评估。此外,本文建立了传染病传播动力学修正SEIR模型,将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拟预测与风险评估相结合,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变趋势的预测和风险的动态预测。2019年12月底的COVID-19疫情是一次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以欧洲10国COVID-19疫情为例,开展风险评估与风险动态预测研究,依据欧洲10国自疫情开始至2020年4月16日的疫情数据,预测了2020年4月17日—2020年5月10日疫情演变的趋势,进而实现了10国的疫情风险动态预测。本文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至2020年5月10日欧洲10国疫情形势仍然严峻,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拟合优度R 2大于0.92,预测结果与疫情真实情况基本一致,在此情况下,复工复产对于疫情防控仍然是不利的。本文提出的基于SEIR模型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动态评估与预测方法为疫情已然传播开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风险持续评估和预测的可能,为后期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可用于今后新的疫情发生时期或其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风险的应急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36.
祁连山造山作用与岩石圈地幔的特型结构构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祁连山地壳增厚与造山机制。提出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地块向北推进,其延迟的远程效应使祁连地块内4条断裂再次活动,特别是23 Ma以来,分阶段的活动使上地壳缩短了30%,40 km厚的祁连地壳增加到57km厚;并通过柴达木地块下地壳物质的挤入,使祁连地块地壳厚度增加到现今的60~74 km;地壳质量基本平衡表明其下部地壳物质横向迁移较小,即走滑断裂带走的地壳物质较少。依据INDEPTH-V新的宽频地震调查成果,提出祁连地块下岩石圈地幔的复杂结构,南部来的昆仑岩石圈地幔(双层结构)与北部向南俯冲的阿拉善地块下的亚洲岩石圈地幔在祁连地块深部相碰撞,而柴达木—祁连岩石圈地幔则被保存在昆仑岩石圈与亚洲岩石圈地幔碰撞带之上,共形成一倒三角汇聚区;在柴北缘与中祁连北缘岩石圈地幔各出现一条北倾和南倾的正转换震相,可能是老俯冲带残存岩片的显示;在祁连地块岩石圈地幔的两端地壳底部还出现有"双"莫霍"现象",地表见有多条榴辉岩带。以上结果构成了高原最具特色的构造区。  相似文献   
37.
正2014年5月21日,PNAS杂志在线发布题为《海洋生物圈的普遍与稀有》(Commonness and Rarity in the Marine Biosphere)的文章,研究者发布了他们突破性的发现,这些发现推翻了生物多样性中性理论。在过去的10年中,中性理论主导了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性理论的目的是解释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以及相对丰度,但是这个理论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它不能解释海洋生态中高度丰富物种的重要性。该理论认  相似文献   
38.
高学历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创新隐性主体,是城市发展不可忽略的一股新生力量。选取201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具有普通高等及以上学历的流动人口等相关数据,运用相关数理和空间模型探究高学历流动人口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高学历流动人口规模与城市创新能力呈现以上海为核心向周边城市等级扩散的“核心-边缘”格局;高学历流动人口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对城市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且区域创新格局复杂,两者在局部空间的集聚模式存在差异;高学历流动人口对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且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39.
基于2000~2009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了同期中国省级行政单元的夜间灯光遥感信息;将灯光遥感亮度信息与各省市GDP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灯光遥感数据区域亮度信息的GDP估算模型;以全新的视角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进行了中国省级尺度上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0.
针对阳泉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与阳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区范围上不一致的特殊情况,在保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本着用足用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原则,确保城镇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工业项目的用地供应,对缓解开发区用地供求矛盾进行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