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篇 |
大气科学 | 57篇 |
地球物理 | 22篇 |
地质学 | 125篇 |
海洋学 | 25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0篇 |
自然地理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工船礁铺设模式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人工船礁水动力学特征及优化组合方式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人工船礁的不同组合及其规模大小对于形成上升流与背涡流的效果、促进海水的上下混合与交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工船礁铺设方式优选模式。结果表明,从船礁的相对效果看,铺设模式以大型单体船礁为最佳;不同类型船礁组合产生的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0.05—0.15倍;随来流速度的增加,产生的上升流及背涡流影响效果显著增强,在不同来流速度下,上升流影响范围与礁宽之比为1.1—5.0,流影高度与礁高之比为1.4—2.0,背涡流流影长度与礁高之比为4.5—13.0;不同礁体及其组合对“冲淤”影响差异较大,船礁因流线型形状,其“冲淤”影响较小。文中建立的人工船礁铺设方式优选模式,可为人工船礁水槽试验和现场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洛川黄土剖面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Paleomagnetic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on 96 ariented loess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the Lochuan section in Shanxi Prov., the total thickness of which is up to 130 m and more. The results have provided evidence that the deposition of Late Pleistocene Malan Loess and Middle Pleistocene Lishih Loess in the Lochuan section took place during the Brunhes normal epoch. The lower limit of the Lishih Loess which represent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Brunhes epoch and the Matuyama epoch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silt bed, corresponding to a depth of 75 m. The Wucheng Loess, which recorded the Jalomillo normal polarity event, deposited during the middle-late period of the Matuyama reversed epoch. The upper limit of the Jalamillo is set at a depth of 100 m. and the lower limit at 110 m.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rotated remanent magnetization of the specimen resulted from AF demagnetiz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eliminated by means of magnetic clean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despite of the differences in magnetic stability and ages of various strata (loess, silt bed, buried soil and weathered beds) in the Lochuan section. 相似文献
93.
94.
黔西北五指山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中南部.在早古生代期间,受加里东构造运动(都匀运动)的控制与影响,在五指山地区发育了近东西向褶皱(五指山背斜)与东西向断层.钻孔与物探资料显示,在五指山北部矿区发育一条大型隐伏(盲)断层,断层面北倾,断层破碎带发育脆性破碎角砾岩,垂向厚度达28m,断层上下盘以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为特点.通过断层上下盘地层、岩性对比,尤其是通过上下盘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并将其与已知地层化学成分对比,确认了上盘白云岩为震旦系,下盘为寒武系,由此厘定了该隐伏断层为一条断面北
倾向南逆冲的断层,逆冲断距达300m.断层的发育与黔中隆起关系密切,在都匀运动期间南北向持续挤压背景下,在震旦系下部软弱层最先发生顺层滑动,然后为切层滑动,最后发展为大规模逆冲.现已查明,出露地表的近东西向断层在燕山期再次活动,对铅锌矿成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条大型盲冲断层的厘定,将会给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找矿带来新的启示与突破. 相似文献
倾向南逆冲的断层,逆冲断距达300m.断层的发育与黔中隆起关系密切,在都匀运动期间南北向持续挤压背景下,在震旦系下部软弱层最先发生顺层滑动,然后为切层滑动,最后发展为大规模逆冲.现已查明,出露地表的近东西向断层在燕山期再次活动,对铅锌矿成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这条大型盲冲断层的厘定,将会给黔西北五指山地区找矿带来新的启示与突破. 相似文献
95.
采用迦辽金有限单元法对龙口市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按当地设计的开采量预报 ,本区未来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有所缩小 ,地下水位负值区面积基本没有变化。只有采取如下措施 :增开新的水源地 ,充分利用地表水及加强水库工程 ,合理布局开采井 ,再生水利用及引进容水 ,方能达到最优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6.
最近十年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发展趋势的一例(丰宁北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荒漠化作为一个环境问题,在人为过度经济活动的干扰和脆弱自然因素影响下(如疏松的地面组成物质、气候的连续干旱多风或暴雨等),正在继续蔓延,其影响的范围日益加大,因而监测其发展趋势,掌握其动态变化的规律乃成为当前各国荒漠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等选择我国在生态上较脆弱,气候上较敏感的河北省北部丰宁县及内蒙东南的多伦等地进行沙质荒漠化发展趋势的研究,经过野外调查监测和室内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北 相似文献
97.
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当前,沙漠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文简略介绍了联合国机构、美国、苏联有关科学家对"沙漠化"概念的定义和内容解释,重点从我国的科学实践出发,从时间、空间、分布、成因、景观及发展趋势上探讨了"沙漠化"的内容,提出了"沙漠化"程度的判断指标、指征和辅助指征。对"沙漠化"概念的讨论,可使开发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以使沙漠化土地整治与恢复的实践能获取更为明显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朱震达 《地理学报(英文版)》1957,(3)
朱家川、县川河是从山西西北部黄土地区流人黄河的两条比较大的支流,流域范围大致北抵楼(?)山,东至黑驼山及吕梁山,南达岢嵐山地;两河流向大致平行,均发源于黑驼山,作自东而西的方向流入黄河。在此两河之同,尚有若干单独流入黄河的短小支流,如贾家峁沟、铁匠沟等等,总面积共计5122.4方里。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山西忻县专区的河曲、五寨、神池三县的全部及偏关、保德、岢嵐三县的一部。 相似文献
99.
达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9,(1)
通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招投标模式,并与中国的招投标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当前我国招投标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以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
碳酸盐矿物和碳酸盐岩天然热释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的天然热释光强度变化特征所表征的地质信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碳酸盐单矿物及其人工混合物和采自云南省三叠系个旧组的碳酸盐岩进行热释光实验研究,测定出①碳酸盐单矿物和碳酸盐岩的最优实验条件;②碳酸盐单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热释光曲线形态;③碳酸盐单矿物人工混合物的峰形和峰值大小与其物质含量有关;④同一剖面的碳酸盐岩的天然热释光曲线各峰的强度变化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