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期隆  辛奎德 《地质论评》1991,37(3):283-287
在1988年,羊八井地热田的北部水热蚀变区的一个地热孔在970m深度上测得温度为202℃此事实证明了羊八片地热系统具有从西北往东南的侧向地热流体的运移。本文叙述该地热田的地热系统、资源评价和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43.
新矿物—西盟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加辛 《矿物学报》1989,9(1):15-19
西盟石产于云南省西盟锡矿区,为低温热液交代产物,与磷铝铋石等共生。西盟石呈无色土状、变胶状、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六方晶系,一轴晶正光性,N>1.78,H_v=279-283kg/cm~2,D_c=5.534g/cm~3(干晶体),电子束下发黄绿色荧光。经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西盟石成分为:Bi_2O_376.34%,P_2O_522.92%。计算的化学式为:Bi_(1.01)P_(0.99)O_4,简化为BiPO_4。西盟石的X射线衍射分析较强线为:6.052(100)(73),4.420(101)(91),3.493(110)(88),3.024(200)(100),2.854(102)(65)。计算的晶胞参数为:a=6.9860A(16),c=6.4753A(28),V=273.68A~3Z=3,空间群为P3_121。文中还与人工合成的西盟石作了某些对比。  相似文献   
144.
145.
山西运城盐湖开发史及其古代制盐技术成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克勤  杨长辛 《化工地质》1993,15(4):261-268
  相似文献   
146.
周青  辛昌旺 《气象》1991,17(1):47-49
本文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探讨了酥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气象条件对糖分积累等生理过程之影响。结果表明。在诸项要素中,以日照时数和温差对糖分积累影响最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同两者对光合碳同化之促抑有关。  相似文献   
147.
苏里格气田西部的二叠系石盒子组8段(He-8)和山西组山1段(Shan-1)是主要的天然气产层, 是致密砂岩准连续型气藏, 气水关系复杂.本文通过岩石薄片、电镜扫描、生烃模拟、古构造恢复技术, 分析总结了盒8段和山1段的油气基础地质条件和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并将成藏过程分为4个阶段.结果表明较低生烃强度和东高西低的构造背景决定了现今大面积的含水局面, 区块烃源岩(煤层厚度)、储层物性(规模和非均质性)和山1段隔夹层主要控制了局部天然气富集区(甜点).晚期的新构造运动导致早期天然气藏中已形成的气水系统再分配、调整, 从而造就了现今盒8段-山1段气藏复杂的气水格局.  相似文献   
148.
临海浙江翼龙及长尾雁荡鸟化石赋存于浙东小雄盆地晚白垩世形成的地层中。通过对比化石骨骼结构及生态习性,结合对地质背景、古地理、古生态环境及化石产地剖面岩性岩相、沉积构造、化石赋存状态、古植物及孢粉组合等研究认为:小雄盆地继承了早白垩世晚期永康期陆相盆地的构造格局,晚白垩世小雄早期,盆地间分布众多残存的湖泊沼泽,它们是翼龙类和鸟类最后的栖息地。受间歇性火山喷发影响,空落相火山碎屑物导致的湖泊萎缩及沼泽化、水体酸化、气候干热等是造成生活在湖泊沼泽周边和翱翔于天空中的翼龙及鸟类集群死亡的主要因素。小雄中晚期,浙东地区经历了较大规模的酸性岩浆喷溢及火山喷发堆积,为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流纹岩地貌演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9.
针对伊拉克艾哈代布(Ahdeb)油田Khasib组早期的注水突破难题, 本文以地球化学资料及取心薄片分析为基础, 结合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 对储层演化及异常高渗层的成因进行了研究, 并将储层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 沉积同生期、低沉降速率浅-中埋藏期和快速沉降深埋藏期。沉积同生期具两层高孔段: 即受同生岩溶改造形成的以砂屑粒间孔为主的Kh2-2-1砂屑颗粒灰岩和以藻屑铸模孔为主的Kh2-3-2藻屑泥粒灰岩。在此基础上, 浅-中埋藏期产生以走滑断裂为流体的运移通道, 以深部源岩降解形成的有机酸为溶蚀介质, 以同生期后形成的高孔层段为溶蚀的载体, 以非组构选择溶蚀作用为特征的埋藏有机酸岩溶, 它与同生期岩溶作用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形成的孔隙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继承性。晚期地层快速沉降深埋藏期, 发生大规模烃类充注成藏, 阻止孔隙内水岩反应, 减弱储层内压实胶结破坏性成岩作用, 最终使得这两段具异常高渗透率特征。Kh2-2-1砂屑颗粒灰岩段以砂屑粒间孔、粒间溶孔、针状溶洞为主要孔隙类型, 以孔隙缩小型为主要喉道类型, 孔喉连通性好, 岩相区域分布稳定, 是造成早期注水突破的层段。总体而言, 本区异常高渗层的成因主要是: 优质储层的沉积基础及同生岩溶改造, 长期浅-中埋藏期有机酸溶蚀对储层的叠加和改造优化, 以及快速深埋藏期与烃类充注极好的耦合关系使其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50.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组织开展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已实施到第六阶段(CMIP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是注册参加CMIP6的模式之一。除CMIP6要求的气候诊断、评估和描述试验(DECK)以及历史气候模拟试验(Historical)外,CAMS-CSM还计划参加情景模式比较计划(ScenarioMIP)、云反馈模式比较计划(CFMIP)、全球季风模式比较计划(GMMIP)和高分辨率模式比较计划(HighResMIP)这4个模式比较子计划(MIPs)。文中通过介绍CAMS-CSM的基本情况和模拟性能,以及计划参加的CMIP6试验及MIPs,为模式试验数据使用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