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地层时序与属性语义的相邻钻孔地层连接与推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邻钻孔之间地层连接关系的判断与推理是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学建模的关键。相邻钻孔之间地层的连接关系可分为基于年代地层单位的时序地层关系和基于地层属性的岩性地层关系两种;地层属性及其语义关系是岩性地层关系判断和细节地层连接的基础。相邻钻孔之间细节地层的岩性连接有对应、包含和尖灭3种,基于地层属性及其语义关系的地层连接关系推理有6种基本模式,设计了相应的地层连接推理算法。以徐州地区两个邻近地质区域的寒武纪钻孔数据为例,在GeoMo3D平台上进行了地层连接与推理实验,验证了基于细节地层属性的语义关系进行连接推理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
45年间影响中国东海附近海区热带气旋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961-2005年有编号的热带气旋资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统计分析了影响中国东海附近海区(117°-131°E,22°-33°N)的热带气旋特征。结果表明,统计区域内的影响热带气旋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平均频数为8.6个,年频数与厄尔尼诺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厄尔尼诺年为影响热带气旋少频年;影响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6-10月,持续时间多在1-4天之间;影响热带气旋大多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关岛附近洋面,从统计区域的南侧和东侧进入,主要有西北、东北和转向3条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93.
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森林沼泽的特殊景观,提出了一套运含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技术,通过森林沼泽景观4个测区开展1∶ 50000和1∶ 25000地球化学测量及其他地质工作,其成果证明采用的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
2010年7月下旬甘肃省持续高温天气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时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诊断对2010年7月26~31日出现的甘肃区域性持续高温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上层青藏高压、中层大陆高压、低层高原暖脊、地面热低压是造成这次持续高温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青藏高压季节性北抬与东移,为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青藏高压与大陆高压相互叠加形成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由其引起的晴空区辐射增温和下沉绝热增温,是造成持续高温天气的直接原因;高原暖脊和地面热低压发展东移引起的地面气温上升,是造成这次持续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另外,大气湿度小,上层辐合、低层辐散、强反气旋环流并伴有下沉运动的空间动力场结构是这次持续高温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5.
96.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卫星遥感正射影像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学文 《测绘科学》2007,32(3):178-180,191
本文研究目的是根据云南省实际,研究和设计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中卫星遥感影像正射处理技术流程。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对云南省地形地貌进行实证分析,依照本文讨论的技术路线,对遥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纠正影像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几何畸变和像点位移。  相似文献   
97.
陕北浅埋煤层大规模、高强度开采诱发了严重的地面塌陷,造成大面积土地损毁、水土流失和植被死亡,导致表生环境出现退化。为掌握浅埋煤层开采地面塌陷裂缝发育规律,明晰其机理,提出适宜的治理恢复措施,实现“煤?水?生态”的协调发展,以陕北张家峁井田和柠条塔井田为研究区,采用实地调查、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浅埋煤层开采地面塌陷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浅埋煤层开采地表裂缝呈“O”型展布,静态发育特征与采高和地形地貌呈正相关关系、与采深呈负相关关系,且同一工作面切眼附近地表裂缝发育程度最高、巷道次之、面内最低;地表裂缝具有“先开后(半)合”和“只开不合”2种活动特征,整体活动时间为4~9 d,活动期间裂缝初始开裂宽度与最大发育宽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稳定宽度呈线性和指数2种正相关关系;黄土沟壑区下坡段开采地表裂缝活动与表土块体的稳定性系数有关,而稳定系数与坡角呈负相关的一次幂函数,与主裂缝间距呈正相关的一次幂函数。上坡段开采坡体裂缝“先开后(半)合”活动受岩块倒转和坡体滑移双重控制,面内沟底裂缝“先开后合”的活动特征受关键岩层运移控制。研究提出了黄土沟壑区沟底贯通型裂缝“裂缝填充+沟道恢复”、坡体裂缝 “裂缝充填+微地形改造”的治理方法和风沙滩地塌陷区的“三圈”修复模式。研究成果在陕北安山煤矿和柠条塔煤矿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8.
内蒙古伊克昭盟棹子山区域地层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棹子山在西部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第三区境内,约位于东经107°及北纬39°30′—40°之间。西临黄河,东界鄂尔多斯,南北倾没于沙漠。广义的棹子山,包括两条南北向的平行山脉。东部—脉,南段称为棹子山,蒙语名“稀里俄博”;北段称为千里山,蒙语名“贡格尔俄博”或“阿拉不素乌拉”,又统称棹  相似文献   
99.
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环境评价(SEA)初探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车秀珍  尚金城  陈冲 《地理科学》2001,6(6):554-557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1世纪初期,中国城市化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城市化进程中的SEA,即在城市化决策的各个层次前瞻性地考虑政策、规划、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城市化进程中SEA的概念、对象、评价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城市化进程中SEA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图形文件为例,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拓扑关系,并说明如何用关系数据表来描述和表达图素的拓扑关系,以及拓扑关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