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篇 |
大气科学 | 17篇 |
地球物理 | 127篇 |
地质学 | 133篇 |
海洋学 | 26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4篇 |
自然地理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浙江枝吻纽虫热休克蛋白70(DzHSP70)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DzHSP70cDNA全长2827bp,包括294bp的5’UTR、628bp的3’UTR和编码634个氨基酸残基的1905bp的开放阅读框。HSP70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以及细胞质特异性调控基序EEVD等特征元件在DzHSP70中高度保守。重金属离子Fe3+、Pb2+和Cd2+均可上调该基因的表达,其中Pb2+的毒理效应最强。研究结果表明DzHSP70可能参与了机体对于重金属的解毒过程。 相似文献
153.
何清魏路肖永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3,(5):81-90
近年来皖北平原地区地面沉降问题相对突出,区域地面沉降驱动力的量化研究尚且匮乏。为深入研究沉降灾害的发育特征,文章以亳州市为例,基于62景Sentinel-1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亳州市地面沉降主要驱动力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亳州市主体沉降速率为5~30 mm/a,平均沉降速率为5.7 mm/a。(2)最严重沉降区位于涡阳县公吉寺镇北侧,幅值为84.3 mm/a,沉降主要受煤矿开采所致;非采煤沉降区,最大沉降速率为25.8 mm/a,位于谯城区东北侧。(3)各驱动力因素对地面沉降的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深层水位变幅、中深层水位变幅、中深层地下水埋深、深层地下水埋深、单位面积GDP、松散层厚度、道路密度、人口密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4.
甘肃省肃北县东南的三个洼塘一带发育大量侵入岩体,其中出露规模最大的是三个洼塘岩体,该岩体南部及北西部侵入长城纪朱龙关群,北东侵入北大河岩群,岩体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组合类型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表明,三个洼塘岩体SiO2含量67.49%~71.61%,平均69.48%,Na2O含量3.47%~4.25%,K2O含量2.60%~4.44%,铝饱和指数A/CNK=0.99~1.32,稀土元素总量为100.75×l0-6~198.15×l0-6,(La/Yb)N=4.95~28.95,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图总体呈右倾型,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Eu异常不明显。上述特征表明三个洼塘岩体为过铝质钙碱性S型花岗岩,是上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通过与前人对该地区出露肃北岩体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构造位置、成因类型、稀土元素、形成环境等都存在很大相似性。因此,认为其应属同一构造时期的产物,经历了大致相似的演化过程,均为加里东期陆陆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5.
经对陕西省凤县铅硐山矿床原生异常的分带性及分带指数进行研究,认为铅硐山矿床原生异常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全向序列(从上到下)为:SHg—Zn—THg—Asn—Cd—(Cu—Ga、Ge)—Pb—Ag—As2、Au。分带指数具有明显变化规律,分带指数可用于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56.
157.
水体悬浮颗粒物主要组分的萃取分离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悬浮颗粒物中主要组分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采用选择性萃取法分离长春市伊通河和南湖悬浮颗粒物中的铁、锰氧化物,优化了萃取条件,测定了悬浮颗粒物中的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等组分中富集Cu,Pb和Zn的含量,分析了上述3种重金属在悬浮颗粒物主要组分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0.006 mol/L NH2OH.HCl 0.01 mol/L HNO3萃取30 min可以单独萃取悬浮颗粒物中大部分的锰氧化物,0.8 mol/L Na2S2O4(pH=6.0)萃取40 min可以同时萃取铁、锰氧化物,而对非目的组分的影响较小;悬浮颗粒物对Cu、Pb、Zn重金属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其中Cu主要结合在悬浮颗粒物的有机质组分中,Pb主要富集在铁、锰氧化物中,锰氧化物和有机质对Zn的分布起主要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58.
该文围绕“复式”论述曙光-欢喜岭油田的地质特征,其油源为沙四,沙三,沙一段和东营组,储层有太古界,元古界,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不同圈闭类型的油藏纵向上叠置,主力油层平面上圈闭类型也多样,该油田是一个复杂的复式油田,文章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曙光一欢喜岭复式油田的成因条件,曙光,欢喜岭地区早第三纪有3个构造旋回;(1)沙田,沙三段为湖盆张裂期和深陷期沉积,此为第一构造旋回;(2)沙二,沙一段为第二构造旋 相似文献
159.
160.
大震后区域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直接影响地震活动性速率的变化、主震断层外余震和即将失稳断层的发震概率的变化.利用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定律,结合2008年3月21日于田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性水平,定量计算了2008年于田地震后该地区周边断层发震概率的变化,着重解释了2014年于田地震发震的可能根源.此外,本文还对库仑应力明显变化的周边三条断层进行了发震概率的定量计算.贡嘎错断裂中段、贡嘎错断裂西南段和康西瓦断裂中段分别经历了发震概率先降后升、先升后升和先降后降两个阶段,充分显示了库仑应力的细微变化造成的周边断层的危险性的变化.这三条断裂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概率超越95%均需要500年左右;贡嘎错断裂西南段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大,而康西瓦断裂中段活跃度较低. 相似文献